吴子祥,雷 伟,胡世颉,李志奎,黄亚渝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临床医学本科生应用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吴子祥,雷 伟3,胡世颉,李志奎,黄亚渝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发展趋势,但是双语教学仍是制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如何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医学双语教育中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该文针对我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希望能够促进临床医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双语教学;临床医学教育;教育国际化;教学模式
目前,教育国际化是各个院校追求的目标,双语教学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教育国际化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于医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应用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使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语言熏陶,为学员能够应用英语进行学习交流,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双语教学存在以下几种方式:外文主导型双语教学、中文主导型双语教学、渗透型双语教学等。如何有效地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成为医学双语教育中一个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也是军队医学院校目前面临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双语教学在军队院校中的开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目前开设双语课的目的是通过营造医学英语的学习环境,让学员逐渐熟悉医学英语。医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在于:句法文法通常较为简单,大量的生僻的医学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更为困难。因此,与公共英语相比,医学英语应当更偏重于让学员熟悉掌握专业单词,而不是教英语。用英语来上课就叫做双语教学的观点是片面。其实通过朗读书写专业单词,并让学员能够运用相关医学术语解释这些单词,就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过多地采用英语原文授课,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我们的学员常常反映,过多采用英语原文授课,常影响到学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员花相当的精力去理解分析英语内容,对专业知识学习有很大影响。这与国内其他地方院校的调查分析结果有共同之处[223]。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以来推荐主张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受体,学员的实际语言状况是影响双语教学的最基本的因素。在我们既往课前调查中,多数学员没有接触过专业英语单词,而且学员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公共英语的听力都没有过关,听医学英语更是难上加难。我们将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中的第一门课程——物理诊断学中有关症状部分的专业名词选出,然后在学员中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多数学员仅能认识其中的15%左右的名词。不同专业,其英语平均水平也是有所差异。因此,我们认为授课教员应该对学员的英语水平有所了解后,决定医学英语内容的比重以及采取讲授方式是以英语或汉语。而对于整个医学双语教学课程安排中,可以参考分级模式,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员,应用不同比例的英语教学,避免突然接触双语教学,导致教员和学员接受困难,甚至出现抵触思想[4]。
目前双语教学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学校不同教员选材不一,教授方式不一,考核形式不一。国家也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要求双语教学以何种方式进行,达到的何种目标,因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双语教学的真正作用[5]。我们在教材选择方面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由于国内外医学课程分类及讲授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选择教材时,难以获得与现有教学大纲相同的外文教学资料。以外科学为例,国内教材主要是针对各个病种分类,主要介绍症状、诊断及处理原则,而国外教材则穿插更多的病例及手术方法,实践操作性更强。所以,在需要兼顾教学内容时,难以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只能多本英文教材中进行裁剪选择,导致内容系统化程度明显下降。如何将国内外教材内容有机结合,使内容互有补充、相宜得彰,是教材选择方面的难点问题。国内学者提出[6],以原版教材为蓝本进行双语教材的本土化建设是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即,以我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为准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再以原版教材作为资料编写“地道英语+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通过这种模式,在保留原版教材中地道的语言描述、精美的图片和丰富的素材的同时,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本土化。这一模式也更符合现阶段军队医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教员英语的水平是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工作成败[7]。在国际上,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聘请本族语教员。在我国不可能大量聘请外籍教员来讲授非语言学科,军队院校尤其如此。现阶段我们的师资英语水平不可能达到国外英语教学水平,要求老师用地道英语上课有较大难度。此外,对于一门医学课程来说,其涵盖内容较多。以外科学为例,包含有多个专业内容。每个专业又细分为多个亚专业。以外科学中骨科为例,又包含骨肿瘤、骨创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等等。每个亚专业之间差别很大,专业词汇也是“隔行隔山”。这使得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各个亚专业的教员进行授课,因此,教员队伍较基础课程的更为庞大。如此多的教员,均要求双语教学,实践操作困难很大。而目前又缺乏由大专院校双语教育专业培养的“专业性双语教员”。绝大多数双语教员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多数是定期出国提高自己语言能力、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因此,如何培养一支具有过硬英语授课能力的师资队伍,也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与瓶颈。
总之,医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双语教学使医学生能够利用外语在医学领域进行思维、学习、工作和交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医学最新动态并发表学术成果。在医学高等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实现新旧教育制度与教育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培养目标与学生专业诉求之间的接轨。在军队医学高等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必将促进学生在语言的应用上、学科的学习与研究上以及语言的思维方式上极大的进步。但是,军队医学教育担负着为部队基层医院、卫生队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临床医学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员今后的职业水平和我军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作为医学教育关键环节的临床医学,如何合理有效运用双语教学模式,在确保学员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员专业英语水平,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双语教学在军队院校中的开展仍任重道远。
[1]曾 明.高等学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211 (1):48249.
[2]任 为,黄 文.临床外科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利弊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2):1552156.
[3]易本谊,张 敏,刘海军,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双语教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9(2): 1082110.
[4]于建云,姜润生,杨明娜,等.西部医学院校双语课程教学分级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2008,12:89291.
[5]王亚蓉,李文江.医学双语教学实践的现状与反思[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072509.
[6]陈鸿雁,喻志英,罗天友.医学双语教学发展瓶颈及其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492451.
[7]马琦琳,黄 澄,周 顶,等.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2010,20(8): 127821280.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clinical medcine
WU Zi2xiang,LEI Wei,HU Shi2jie,et al
(Xijing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710032,Shaanxi,China)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 trend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ilingual teaching is still a signifi2 cant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of education.At present,the way to develop bilingual teaching in clinical course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has become the broad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medical bilingu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bilingual teaching process being carriedout in the school.It may be helpful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clinical teaching success2 fully.
bilingual teaching;clinic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teaching mode
G424
A
1002-1701(2012)09-0064202
2011211
吴子祥,男,博士,讲师,从事外科学教学工作。
3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2.0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