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莉董 兰徐加平
1例口服稀硫酸中毒的急救和护理
沈 莉1董 兰2徐加平2
目的探讨口服稀硫酸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口服稀硫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我院对该患者重点做好预防自杀的心理护理、严密的观察病情的变化,加强用药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同时做好消化道、口腔黏膜及口唇灼伤后的护理。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救治和护理,患者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发生,7d后治愈出院。结论对稀硫酸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合理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稀硫酸中毒;急救;护理
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它不仅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国民经济部门。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刺激上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接触或溅入硫酸后会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肌肤接触硫酸后会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严重者胃肠道穿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硫酸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和有针对性的合理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我院于2009年9月对1例口服稀硫酸中毒的患者实施急救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陈某,男性,年龄 21岁,情绪不佳,入院 2h前因口服实验室用稀硫酸约30ml。服后即感咽喉部,食道灼痛,眼部刺痛,畏光流泪等典型的硫酸中毒体征,并出现频发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0min后呕吐咖啡渣样物约800ml。伴头晕、胸闷气促、心慌,被人发现呼救 120入我科急救,既往身体健康,青霉素过敏。入院后检查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0/60mmHg,急性痛苦貌,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眼脸肿胀,结膜和咽部充血,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侧瞳孔 0.25cm。光敏。口腔黏膜呈深褐色,胸廓正常,双肺散在中、细湿啰音,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现模糊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符合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或支气管肺炎改变。心率110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偶见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氧饱和度95%,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上腹部胃区深压痛,稍感肌紧张,肠鸣音正常。脊柱与四肢正常,病理征未引出。白细胞总数 13.4×109/L,血小板284×109/L,血红蛋白162g/L。
1.2急救
该患者入院时较为烦躁不安,给予安定、杜冷丁注射镇静止痛。牛奶200ml+思密达粉6g或生鸡蛋清60ml,交替口服15~30min 1次,共6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因硫酸刺激导致呼吸道病变,出现继发性缺氧。吸氧可增加肺泡内氧浓度,改善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本病例持续给氧 3d,流量2~4L/min。经治疗3d后,胸闷症状基本消失,停止给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静脉滴注2.5%氧化镁溶液制酸,2mg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20ml止血,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30mg/d,预防、减轻消化道瘢痕狭窄。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80ml,3次/日或口服石灰水上清液200ml。合理应用光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头孢哌酮2~3g/d静脉滴注,采用糖皮质激素,机械抗炎。给予能量合剂,进行支持治疗,保护心、肝、肾等功能防治休克。经抢救6h缓解病情平稳。为保护消化道粘膜还可服用鸡蛋清60mg或牛奶200ml,也可服米汤、面糊、淀粉糊。之后服花生油或芝麻油100~200ml,以利排毒。急救中注意,禁止催吐、洗胃,以免发生胃穿孔,不能服碳酸氢钠,以防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引起胀气引起穿孔[1]。
2.1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及肺部体征变化,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环状况及肾血流情况,肺部体征变化也可以表明有无肺水肿发生,肺水肿常发生在伤后12~24h。注意有无喉头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行为、意识等,此外,还要注意输液速度[2-3]。本例患者口服硫酸时,硫酸溅落至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结膜损伤,因眼和呼吸系统的刺激症状,使病人严重不适而精神紧张,除做好急救工作和心理安慰及疾病知识教育外,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2.2用药护理
患者病情平稳后仍然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运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肺泡壁和肺毛细血管的渗出,从而有效控制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的发生[4]。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可给予泌漱平,氨茶碱静脉滴注,并辅以速尿静脉注射、能量合剂及口服祛痰药物。肾上腺素药物用地塞米松,遵医嘱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时加强巡视,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及患者的情绪状况,依据病情该患者应用4d。
2.3氧气雾化吸入
因硫酸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腐蚀作用,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黏膜组织损伤、脱落、肺泡渗出,呼吸道损伤,出现继发性低氧。合理氧疗可缓解硫酸中毒患者低氧的症状,氧疗可增加肺泡内氧浓度,改善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该患者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5L/min,及时更换鼻导管,以防止分泌物堵塞鼻导管换,并观察鼻导管有扭曲、折叠和无脱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有效供氧。雾化吸入可使药物在中和气道表面及局部毒物,解除减轻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支气管痉挛,减轻毒物对黏膜的损伤,解除支气管痉挛,同时可减轻咽充血、喉头水肿,稀薄痰液,便于清除,使呼吸道通畅。采用5%碳酸氢钠15ml+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50ml行氧气雾化吸入,2次/d。
2.4消化道护理
硫酸属于一种刺激性的酸,其进入消化道,致使上消化道黏膜损坏、糜烂、穿孔及出血,甚至危急生命。严禁催吐和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严禁口服碳酸氢钠,以免因其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胃穿孔[5]。在运用牛奶、生鸡蛋清起效后,予胃管内注入氢氧化铝或口服,予胃黏膜保护剂西米替丁0.8g+5GS500ml中静脉注射。该患者胃内有少量出血,用去甲肾上腺素的,2mg+生理盐水20ml,3次/d,采用左侧卧平卧右侧卧的体位,使药物与胃内出血面充分接触而发挥止血效果。注入前先抽尽胃液,注后夹管30min,然后吸引出,每4~6h重复使用,护士要严格掌握使用时间、药物浓度、调好滴数或流速,最好使用输液泵。
2.5眼部护理
该例硫酸中毒患者口服硫酸时,硫酸溅落至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结膜损伤,为减轻酸性物质对眼的继续刺激,先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后,用1%碳酸氢钠冲洗眼结膜,并嘱患者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持续冲洗30min;冲洗时掌握好力度和距离,远距离4~6cm为宜、近距离2~3cm[6],该患者眼睛有所疼痛,在冲洗液中加0.2%丁卡因,然后用2%碳酸氢钠中和液湿敷双眼,以后用氯霉素、氢化可的松、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2h交替滴眼1次;因患者畏光,用无菌沙布湿敷于眼部,避光,室内尽量不开灯,以保护角膜,防止感染。
2.6口腔护理
该患者喉头水肿、吞咽困难的症状。口唇灼伤给予生理盐水、2%碳酸氢钠交替漱口,以中和水解出的硫酸,2次/d,入院24h内禁食,早、晚口腔护理1次,以预防口腔感染,观察口腔黏膜变化。
2.7预防感染的护理
患者由于支气管、气管、肺泡受到有毒气体腐蚀,黏膜受损,所以易导致细菌感染。病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干燥,定期开窗通风,早、晚用紫外线灯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静脉滴注头孢地嗪2g+生理盐水100ml,1次/d,该患者无继发性感染[7]。
2.8心理护理
该患者有因情绪不佳而口服硫酸中毒,有明显的自杀倾向,入院时,注意稳定患者的情绪,尽可能使家属回避,避免家属的指责,有针对性地安慰、疏导、解释、暗示、鼓励、劝告等,操作轻柔,减轻患者的痛苦。待急救后,对患者尽心防自杀的心理教育,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不失时机的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消除其抑郁情绪,使其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患者的自杀原因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取得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服毒自杀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杜绝再次轻生[8]。
该患者住院5d后全身症状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和缓解,呕吐、腹泻次数明显减少、食欲增进、体重渐增、肌肉转丰、舌红苔薄、脉沉细,7d后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感染现象发生,随访半年,恢复良好,无再次自杀倾向。对稀硫酸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合理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更为重要,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化学产品日益增加,化学品中毒时有发生。急诊医护人员要熟悉有毒气体中毒症状和诊治方法;对中毒气体不明的,应及早进行现场调查。对于化学中毒患者对症治疗中的主要手段是及早、足量、短程应用激素及抗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治喉头水肿、肺水肿及气道黏膜脱落引起的窒息。硫酸中毒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如流泪、眼部刺痛、畏光、视力下降、鼻咽干痛,皮肤损伤、流涎、呛咳或胸闷气促。对该中毒患者的救治要及时、早期、足量的应用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同时做好预防自杀的心理护理、严密的观察病情的变化,加强用药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同时做好消化道、口腔黏膜及口唇灼伤后的护理。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韩培信,李梦妮,王传民.常见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0-41.
[2]李密颖,翟瑞成,李春甲.硫酸二甲酯致鼻咽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中西结合耳鼻喉杂志,2007,11(3):115-116.
[3]丁俊峰,魏德忠,刘时华.91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诊治[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8):92-93.
[4]常桂玲,贾云玲,高明静.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8,2(3):203-204.
[5]陈佩娟,程琼,魏红云.群体性急性上消化道强酸灼伤急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26(5):595-596.
[6]蔡嘉励,梁美思,丁小珍.洗眼液温度、压力、pH值对眼部影响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9,15(12):33-34.
[7]慈杰元,张慧泉,杨荫寿,等.硫酸二甲酯的遗传毒效应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22(2):75-76.
[8]岳毅,贾公孚,刘海明,等.化学性灼伤兼中毒的诊疗[M].青岛: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化工劳动保护编辑部,2007:125-126.
1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233
2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