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2012-01-28 14:59:53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病区医患人性化

刘 静

浅谈实施人性化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刘 静

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

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临床工作。患者对医疗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治疗机体疾病,还希望在获得治疗性护理的同时享受人性化、个体化的护理服务[1]。现代医疗护理模式已成为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与人文护理于一体。为适应患者因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对护理需求的差异,护理工作必须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关怀和照顾,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完成单一的治疗性护理,还要注重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自从2010年以来,我科病房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先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科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的分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18~83岁。患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家庭环境、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疾病的种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

1.2.1改善病区环境

安静的环境能减轻患者的不安,使身心得以充分的休息,为控制噪音污染,医护人员在病区应做到关门、走路、操作、说话轻,对易发出噪音的座椅、门窗、器械定期维护。保持病区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时开关门窗,维持室内的清洁通风、病区为无烟区,引入室内充足的阳光,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创造良好的心境。创建优美的病区环境,改变病区原来的白色环境,采用浅蓝色的墙面,减轻患者的陌生感,为患者营造家庭化的医疗环境,拉近与患者的关系。增设电视、热水器、饮水机、吹风机、微波炉、会客室等人性化的便民设施,制作各种温馨、简明的路标、提示卡,定时更换床单、被褥、病区有污物时及时清理,保持环境的干净、清新。

1.2.2转变服务理念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要求,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护理人员不再是简单执行医嘱,还要关注患者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人性化护理的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当患者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提前为患者考虑到。变过去被动的护理为主动,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给病人提供温馨的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伦理、社交、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使护理人员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并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才能提供贴近患者内心需求的护理服务。

1.2.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建立的特定人际关系,目前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或很少沟通,医患之间的信任降低,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且逐渐转变为以非医疗过错为主的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以真心对待患者,将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将自己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倾注于患者,是改善与患者关系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知识的普及,患者对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只有时刻关注护理技术的先进理论,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以娴熟、优质的护理技能服务于患者,赢得患方的信任和尊重,与患者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2]。

1.2.4保护患者隐私

由于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是与生命健康相关的特殊服务,在医疗活动中与患者的人身密不可分,因此医护人员很容易涉及到患者的隐私,若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就容易侵犯到患者的隐私[3]。在护理工作中,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被侵犯,树立尊重患者隐私的思想意识。在未经过患者本人同意时,不得向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床头卡包含了患者的姓名、年龄、所患疾病、护理等内容,无形中泄露了患者信息,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些患者不愿让陌生人知道本人的信息。尤其患有生理缺陷、有损个人名誉的疾病时更是引来患者的反感,也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1.3资料收集

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时间定在出院前 1天进行,原则上由患者本人填写,本人不能填写时可委托家属依本人意见填写。

1.4统计学处理

所用结果均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当结果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人性化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 120例(120/120),满意率100%,无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57例(57/80),满意率71.3%,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也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内容,改变过去的生物模式,视患者为一个心理、生理、社会结合的完整个体。转变护理服务模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热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温馨的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伦理、社交、人际沟通技巧的培训,改善与患方的沟通,以真心对待患者,将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将自己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倾注于患者,关注护理技术的先进理论,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以娴熟、优质的护理技能服务于患者,赢得患方的信任和尊重。定期进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对护理工作建议的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建议,并根据患方的要求及时整改护理工作,改变过去患者只能被动接受医方给予的护理,变为主动关注患者的需求,当患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改善医患关系。

[1]王毅,张德辽,刘成霞.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J].重庆医学.2009,38(6):685.

[2]李慧莲.在护理实践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冷思考[J].中外妇儿健康,2011,7:325.

[3]汪皓.浅谈患者隐私权的保护[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0:112.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简阳 641400

猜你喜欢
病区医患人性化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