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的规范化建设

2012-01-28 14:59:53黄孝容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妇产科纠纷规范化

黄孝容

浅谈妇产科护理的规范化建设

黄孝容

近几年我国医疗体制进行改革,新的医患关系要求妇产科护理做出新的调整。妇产科护理行为和服务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探讨,对妇产科护理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妇产科;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也是妇产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1 影响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因素分析

1.1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

对于妇产科工作而言,通常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隐患多、风险大。一些护理人员工作中马虎大意,制度章程执行不力,对护理对象的具体症状、体征观察不仔细,对待突发、异常情况的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或是出现用药错误、孕妇跌到或婴儿滑落、坠床、沐浴烫伤等,孕妇请假离院,离开后分娩;产妇预产期不准,病情突发等等的危险情况。不尊重病患的知情权,不履行对病人的告知事项,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时,不能和家人做出及时的沟通,护理人员自身又缺乏法律知识,医疗护理纠纷和事故发生率比较高。

1.2专业能力低,服务意识差

由于近年来年轻的护理人员的年轻化,大多数低年资人员学历低,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临床护理实际经验不丰富,加上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对相关仪器不熟练,操作水平相对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专业技术达不到护理要求。

1.3护理人员短缺,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普遍存在工作琐碎,劳动强度大,负荷重等问题,特别是节假日、中午班、夜班及抢救治疗多的工作集中时间,工作繁忙时。护理人员短缺,出现中午不能午休,饮食不定时,连续当班的问题,导致护士处于疲累工作状态。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仍处于经验管理的状态,大多数护理质量控制检查中的季查、月查,存在检查中有薄弱、遗漏环节的现象。

2 妇产科护理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2.1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制教育

医院应以《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为依据,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要求每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苗头时,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人人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懂法,能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业务技能

妇产科的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必须不断钻研业务、强化提升业务技能,力求对知识的更新与巩固以及对业务的熟悉。通过组织护理人员交流讨论、可以请经验丰富的年长护理人员对新加入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经验传授与指导,相互观摩等方面钻研业务,强化护理技术的规范操作,改正不当的护理行为。

2.3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树立护士自身形象,提升综合素质

护理理念由传统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到人性化护理的转变,以“视病人如亲人”的理念做好人性化护理服务,时刻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注重病人的疾病,同时重视病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更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能够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立场进行思考,切身体会到病人就诊时的焦急与不安等心态,从而合理地为病人解决问题,使患者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

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修养,统一规范护理人员的装束、优化日常用语以及工作行为仪表。体现护理队伍特有的外貌美,并实行热心接待、细心计划、耐心治疗及暖心沟通。体现护理人员的内在美,给病人创造了良好的温馨氛围。关心、尊重病人,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和愉悦感,让病人倍感亲切,舒适与安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而进行。

2.4完善妇产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科室通过认真学习、讨论,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加大人力资源配备,改革排班方式,简化护理文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位护士,促使护理人员的主动管理、护理人员的自我约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调动护理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有检查、有监督、有整改、有追踪,互相监督,通过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使护理质量有预见性、连续性、环环相扣,及时堵塞漏洞,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3 结论

妇产科护理的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妇产科护理安全,提高质量,消除隐患,促使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道德品质、精湛的专业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营造和谐的就医氛围。

[1]席淑华,周立,严爱萍,等.加强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预防护理纠纷[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48.

[2]叶寿惠.新医改形势下的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重庆医学,2008,37(8):887-888.

[3]张荣贵,展咏,王玉红.知情同意防范护理纠纷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8):56-57.

[4]冯玲珍.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7(7):58-59.

[5]何满红.运用危机公关理论处理护理纠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55.

[6]赵东升.关于医院护理纠纷产生原因及对策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9):36.

四川省兴文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400

猜你喜欢
妇产科纠纷规范化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