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整合阅读的优势例析*

2012-01-28 18:52孙渊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6期
关键词:阅读者黛玉文本

孙渊

(广州市华颖中学,广东广州 510655)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整合阅读的优势例析*

孙渊

(广州市华颖中学,广东广州 510655)

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之一。优化网络环境、整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实践网络环境下学生阅读模式的探索,是解决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耗时长、效率低的优选策略。

网络环境;初中语文;整合阅读;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专题读书网站、数字化图书馆等网络阅读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成熟,多元路径的博客、“空间”等网络交互性读写工具的不断强大,使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发展的深广空间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依托。

一、在网络环境下整合阅读的方式和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整合语文阅读教学,较之常态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利用好网络上无限丰富的阅读资源,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阅读文本跨越时间、空间的任意整合;加之信息技术对文本编辑的巨大支持能力,也使网络阅读整合变得自由无拘。在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下,可以灵活实施对文本的剪裁、剪接、重组、编辑等任意操作。网络阅读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极大地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缺失。

1.片段连缀式整合

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将一些有某种意义联系的文本切分、提取并加以分类整合,即为片段连缀式整合。例如,为指导学生赏析鲁迅先生的“写景艺术”,可利用网络环境,打破文本分册的限制,整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雪》、《故乡》等篇目中的写景片段,重新编辑组合在同一文档内,发布到共享性网络空间 (博客、日志等),作为学生主题性阅读的范本。这种阅读,较之于纸版印刷物,更环保,更方便,易于学生对文本进行现场对比、分析、归纳和提炼,实现教学目标。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文本阅读具有开放性和永久保存性,利于学生灵活操作,反复回放,即时温习。

2.对接延伸式整合

为深化教材文本的教学目标,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采用文本对接延伸式整合阅读。例如,人教版教材《香菱学诗》一文中,多次写到黛玉的“笑”,表现黛玉性格中热情、率真的一面。为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审视黛玉的性格,可以对接《红楼梦》中集中描写宝黛爱情的几大典型故事情节——第二十、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五等回中的精彩篇章,编辑成阅读文本并发表在网络空间,以此指导学生阅读品析。这种对接文本,延伸了人物性格的多层次呈现,使学生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研习揣摩,品味探究,从而理解黛玉在对待自己的恋人、亲戚和朋友等不同对象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态度。以更深刻地理解黛玉超越于世俗印象中孤僻自傲、多愁善感的性格之上,所具有的单纯善良、坦率活泼和心胸宽阔的美好品格。充分运用网络环境的便捷性,笼罩于一个教学目标之下的多个文本链接,拓宽了教材内容,克服了教材文本的孤立性和单一性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局限,因而也就拓宽了学生的思想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情怀。

3.拓展增益性整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在“前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里谈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时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此而实施的拓展增益性整合阅读,在网络环境下,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学生精神食粮的来源。大量的经典名著,都可以在免费阅读网站获取资源。基于教材文本的拓展链接式整合,对于哺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意义非凡。例如,教读《孤独之旅》,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草房子》,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人生,理解 “成长”;教读《塑造生命》,指导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懂得何谓“自强不息”;教读《大雁归来》,指导学生阅读《沙乡年鉴》,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然伦理观和社会观,是难得的好“教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21世纪,若能充分开掘拓展阅读的途径和意义,必将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和美好前景。

二、在网络环境下整合阅读教学的实践模式及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整合阅读教学,当避免散漫、随意、大而无当的阅读形式,务必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统摄下,建立方向性、方法性、目标性的发展型阅读模式,以期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益,对修炼学生的素养有益。

1.方向性——优化网络阅读资源,支持共享性阅读

作为对语文课堂教学补充和延伸的网络阅读,教师必须“告诉”学生 “读什么”,清晰规划学生的阅读方向,而非随意浏览、不加筛选,良莠不分。因此,优化阅读资源,实践共享性阅读,即可真正发挥网络整合阅读的优势。

优化资源,即优化文本素材——得当,优化文本质量——文质兼美,优化文本与教材的有机联系——关联紧密,优化文本对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例如,教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端午的鸭蛋》一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端午的鸭蛋》节选于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故乡的食物》——汪老散文精品之一。因此,为学生下载《故乡的食物》全文,发布到共享空间,指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阅读,那么,学生的阅读将从一章拓展到全文六章,从“端午的鸭蛋”一种食物扩展到 “炒米”、“焦屑”等16种食物。作者在“故乡的食物”中所寄予的乡思乡愁,作者平淡语言中所蕴藏的韵味、趣味和情味都会得到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体悟和思考。因此,优化文本,是优化学生阅读效益的前提。

2.方法性——体验感悟,独立写作“评论”,催生个性化解读

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呆滞扁平,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潜心探求的意识和发表观点的愿望正日益泯灭。网络环境下的自主阅读,给了学生一个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优质平台。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空间的“回复”或 “评论”功能,独立写作阅读“评论”,能激发兴趣,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独立思考和创意发现。

以笔者指导学生网络阅读《红楼梦》“宝黛爱情篇”为例,在评论黛玉性格过程中,很多学生写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例如:

a.黛玉葬花既是一个悲剧,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展现了黛玉天真的情怀。

b.多愁善感并不是黛玉唯一的性情,她也很爱笑,就好像《香菱学诗》里面的情节一样,很多神态都能表现出黛玉天真活泼、热情率真的一面。

c.“黛玉便翻身坐起来,笑道:‘谁睡觉呢?’”这是黛玉最可爱的一面——淘气。她叹的那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被宝玉听见了,宝玉走进去发问,黛玉便害羞起来,她便假装睡觉。可是当两个婆子请宝玉离开时,黛玉便立刻坐起来,可见她内心是多么盼着宝玉的到来,这是一种真切的爱!

d.从黛玉教香菱学诗中可以看出她的耐心、细心,她没有因为香菱的第一首诗去责备香菱,反是指出优点和缺点,并且指出做得不好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作为教师最大的优点。并不敷衍了事,这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在《香菱学诗》中,我看到的林黛玉是一个真诚、开朗、明亮、善良的女孩子。而在她和宝玉吵架时,我又看到了不同的另一个林黛玉,她其实是内心很感性、很敏感的人,他会因为生气而掉眼泪,因为宝玉遭难而掉眼泪,会为宝玉担心忧愁,凡此种种都让人看得心酸。黛玉葬花,这个情境我想用“凄美”来形容,好像黛玉葬的不是花,而是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辛酸、自己的眼泪。黛玉,我觉得她更是一个坚强、执著的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尽管在《红楼梦》中读到她哭哭啼啼的,但依然觉得她很坚强。例如在她和宝玉的爱情上,虽然双方都知道会很坎坷,但是她还是很坚强很执著地去守护爱情,这不就是最简单最透明的心吗?

这些宝贵见解,是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而凝成的个性化的思想结晶。有益的方法指导,必将激发阅读感悟的新创意和新发现。

3.目标性——达成对文本理解的“入境”和“出境”,推动阅读鉴赏、写作能力的养成和提升

如前所述,网络整合性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写作 “评论”,意在促进学生不断深化、细化文本阅读,推动阅读者走入作者的心灵世界,走进文本的深层境界,此为“入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思沉浸,手脑并用,自觉展开与作者、文本的积极对话,终会锻造出审美鉴赏的高尚品格;读写同步,使阅读者及时捕捉自己思想的火花,不断深思、反刍、提炼精华,就能优化实践写作的思维路径,激发阅读者的创新思维,提升写作技能,此为“出境”。例如,一个学生阅读《故乡的食物》所写的“评论”,已经完全超出了感受文本的层次,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写作活动了——

……“食砗螯”引出了我的回忆,记得那年的中秋节,那一晚夜色真好,心情也格外好。我们在阳台上摆一张大桌子,阳台高,能欣赏到更大的月亮。我们在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芋头、柚子、菱角、柑橘,西瓜,等等。当然,还有我所喜欢的美味的炒田螺……

当阅读者真正自觉地成为阅读的主人,其创新阅读和实践写作能力也会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在网络环境下整合阅读营造互动交流平台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交互性的特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探讨、质疑和评价活动,凝聚成互动交流的强劲激流。在人机互动、阅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的基础上,阅读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多向与多层次对话,是将网络整合阅读引领到更高境界的阳光之路。这也是网络环境作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显著优势之一。因此,教师运用网络环境整合阅读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催醒学生互动交流的神经,让活泼的生命、活泼的思想跃动、交融、凝聚,构成完美的对话珍珠链。

1.互动交流的启迪作用

仍以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故乡的食物》为例,探究《炒米和焦屑》一节时,学生评论中有一个循环式对话链:

a.“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这一平淡的句子让我有很多感受。

b.为什么一个柚子壳会用一辈子呢?

c.嗯,表现了祖母生活节俭啊!

d.“很多感受”,是什么感受呢?

a.哦,我想“柚子壳用了一辈子”,除了写祖母艰苦和节俭,还表达出作者对祖母深深的思念!

在上述对话链里,很显然,a、b、c、d四名学生的发言起到了彼此启迪的巨大作用,达成了“语言品味”走向准确和深刻。

2.互动交流,激励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同样是对《故乡的食物》的品析交流,对话链如下:

a.《炒米和焦屑》这篇文章中,作者多用动词造型,例如“抓”、“掏”、“执”、“磨”、“铲”、“卷”、“钻”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炒米时那种热闹情境,让读者体会到作者怀念儿时生活、热爱故乡的情怀。

b.对呀!我特喜欢作者描写“吃炒米”那一段,它使我想到了我家乡的炸油粿,外面一层脆皮,现做现卖,热乎乎的摆在你面前,特别诱人……

c.真的,读了作者写的这些食物,真的让人想到了故乡的食物和童年的滋味……

d.……夏天回家乡的时候,外婆总是会煲好一大锅绿豆沙等我们吃,外婆每次都会下“香草”,味道特别好闻,那绿豆沙的甜香,我吃过一次再没有忘过!

a的发言激励了 b、c、d展开丰富的生活联想,使阅读的视角不断外化和延伸,阅读的感受演变成生活的感受,阅读者的情感由文本迁移到生活的世界。

3.互动交流,分享阅读体验,砥砺思想和智慧,提升语文能力,升华网络对整合阅读的意义

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分享阅读体验、深化阅读感悟的过程。用脑、用手、用口、用心来阅读和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彼此促进,在交流中激励启迪、协作发展,对锻炼学生思维、凝聚思想元气、积淀情感底蕴、培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大有裨益。互动交流,使网络整合阅读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网络整合阅读覆盖面广,层次深厚,既能深化课堂教学,又能为丰富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积淀学生素养、提高能力,推动大语文教学发展创造优越条件。运用网络环境,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新天地,创新实践,任重而道远。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2)06-0053-03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初中阶段学生阅读与写作模式研究》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阅读者黛玉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品潇湘妃子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阅读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