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学生美术兴趣和审美意识培养路径探析
王英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活动,学习兴趣和审美意识是美育取得良好实效的基本前提。通过艺术感受与体验,再造现场想象,完善艺术心理构成,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带领学生感知和领会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美育教学实效的提高。
美育;美术兴趣;审美意识;学生
美育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汉末魏初,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公元170-217年)就提出“:美育群材,其犹人之于艺乎?”。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出“美育”概念的人,比席勒等人提出并系统论述相关概念早了1570多年。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必须包涵美育的内容,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但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的美术教育。学校美术课的质量状况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其智慧,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审美意识差的现象,甚至可称之为艺盲,更谈不上高水平的审美修养。艺术教育薄弱是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学生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三和高三阶段,出于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普遍不重视美术课。部分学校,出于追求升学率的需要,教师和学校更是在课程设置及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全面倾向于中高考所考的所谓教学主课,美术课居于某种可有可无的地位,被主课占用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应成为美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美术教育者应该从自身做起,将美学的各种哲学理论融入学校教育中来,从课堂抓起,完善艺术心理构成,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教师要对自己的美育事业负起责任,必须要对教育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全面发展,与时俱进。面对自己的学生把最好的、最现代的艺术信息传达给学生。教师要提供给学生的是思想的启迪和对知识的理解,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避免在教学中出现教条主义,结合开放的心态来获取最终的结果,培养学生对艺术现象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美术欣赏是重要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忽视对审美感官的训练。现代的审美要和生活密切相关,要随时分析生活的动向,了解学生的审美需要。艺术的审美是以人为本的,在高速发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思想感情也是快速发展的,审美教育者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需要,将审美渗透在感性生活领域。审美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就要好好认识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向。[1]教师要帮助学生看到审美的真谛,捕捉身边发生的审美现象。审美是快乐的,是可以超越时代和超越现实的,但要用心去感受,提高学生对审美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艺术审美正朝着休闲、娱乐和通俗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不懂艺术的审美群,用低俗的所谓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抒发情感,一味地追求享乐主义。这些审美现象对生理与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罩上了一层浮华的迷雾,使他们的双眼失去了对真正艺术的审视,导致他们在心灵上缺失、理性中沉沦、情感上表达错误,使他们成为了“审美”的受害者。这个时候,审美教育者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美术教师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对艺术进行鉴赏,还要懂得如何审美。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师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审美需求,要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社会又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学校又能为学生提供什么。
好的审美教育者,不是讲得多么深奥,而是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更快地了解艺术知识,学会运用审美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审美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完善艺术的心理构成,从而促进美育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艺术作品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协作找寻答案;可以用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艺术审美的兴趣;可以运用美学的观点对诗词进行通俗解释、开展讨论和再造现场想象。
学生通过绘画所描绘的眼中的世界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结合体,只有随着年龄增长,审美意识、技巧的提高,才能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对于学生作品,不能以太高的标准来评价,而应该看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构图是否有新颖的表现。观念的转变是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美术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教师要转变观念,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使之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鼓励欣赏学生有个性的作业画面,支持与众不同的画法,唤醒潜在的审美感觉。教师的鼓励与表扬能给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审美想法。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态度可使之辉煌也可使之熄灭。这点点闪光就是学生充满个性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引导可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审美创造行为,并充分地显示和发挥学生的天赋素质达到其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例如,某个学生随手画了一片树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启发鼓励他再画上更多的树叶和果实,最后画成一棵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大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创造得了到巩固和发展。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同时,学习他人的艺术创作经验,提高美术课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激发全班学生的审美创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术兴趣,如穿编丝线、撕纸和贴纸等行为,各显所长,能者为师,增长才干。这种艺术行为的结果往往是一些精妙的工艺品,而这个过程便是绘画的创作素材,对这些亲身体验的素材学生们表现起来得心应手,画面就显得生动活泼,而学生也乐于积极主动地进行这样的审美创造,建立自己的画册和工艺品集,在老师的帮助下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展览,给学生巨大的鼓舞,使其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美术课应适时走出狭小的课堂,亲近自然,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走进社区,看看社会的变化,这些无疑对学生情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有意识的支持学生的艺术兴趣,这并不是要其成为艺术家,究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创造,而创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家长从小学起甚至更小,就应积极培养、支持学生的美术兴趣。因为,学生有了美术兴趣,才可能有个性化的审美意识,进而会有审美创造。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
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意识是要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实现审美过程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美术实践,打破孤立的审美教育模式,精心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估等,从而完善艺术心理构成,培养美术兴趣,提高审美意识。
[1]安娜·莎莉文.最伟大的教育[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181.
王英,女,辽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
G715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17-0042-02
[责任编辑 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