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伟东 那志敏 何 旭
胫腓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
宋伟东 那志敏 何 旭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牡丹江 157009)
探讨影响胫腓骨骨折难愈性伤口愈合的因素和防治的有效措施。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难愈合的24例患者进行潜在因素的分析。所有24例患者伤口都愈合,15~32d为愈合时间,平均21d。若患者吸烟,则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27d。不吸烟患者较吸烟者更快,感染率更低。正确评估患者应在护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时进行,随后护理措施的选择应合适,必要时进行支持治疗,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及相应的伤口分泌物细菌培植观察,促进患者伤口的早日愈合。
胫腓骨骨折;难愈性伤口;影响因素;护理
难愈性伤口是指愈合时限延长、自愈功能不能正常实现而需外力协助方能愈合的伤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胫腓骨骨折术后伤口发生感染及伤口的延迟不愈。现观察及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胫腓骨骨折术后造成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的病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共24例。18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为21~58岁,平均42岁。
1.2 评估与护理 ①对患者进行全面正确评估,涵盖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个人习惯、手术方式、伤口的长度、感染状况出现的手术天数、药物使用和凝血功能等情况。②合适的伤口敷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要求。③支持治疗应在必要时及时给予。④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伤口愈合后跟踪以及健康教育。对护理评估予以记录。⑤进行2H的面罩吸氧,氧气浓度为40%。
2.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伤口完全愈合,上皮彻底覆盖下层组织;好转:伤口清洁,渗出液逐步减少,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良好,伤口逐日缩小;无效:疮面没有变化,部分伤情甚至恶化,存在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伤口未出现肉芽组织生长或生长迹象。
2.2 治疗结果 所有24例患者伤口都愈合,15~32d为愈合时间,平均21d。若患者吸烟,则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27d。不吸烟患者较吸烟者更快,感染率更低。
3.1 创面护理注意要点 ①必须使用对伤口愈合过程没有损害的伤口冲洗液。现已证实,所有表面消毒剂都具有细胞毒性,如碘伏和双氧水等。针对严重感染的伤口,选择合适的消毒液清洗前应建立分泌物培养结果分析,再用与体温无差异的的生理盐水将残留液彻底冲净。冲洗伤口是为了减少伤口细菌、宏观和微观颗粒污染和降低伤口感染,采用温的生理盐水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可以使血管收缩而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足的情况得以避免。②由于没有皮肤软组织、钢板的影响、局部的感染等因素,创面常因此不可能快速愈合,换药时务必要无菌操作,避免因换药而造成伤口感染,也能够提高伤口愈合的速度。
3.2 给氧 应在高氧分压下进行伤口愈合,局部低氧血症是限制血管断裂、伤口愈合的关键因素,通过氧输入补充以纠正存在的低氧血症对围术期患者的伤口愈合有明显益处[1]。蔡振鑫[2]的实验说明给氧可以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本组资料表明,术后正确给氧可以提高组织的氧浓度,促进纤维细胞分化增殖以及胶原蛋白的合成,最终提高上皮组织生长增殖,促进伤口尽快愈合。
3.3 戒烟 有足量的临床数据[3]证明如下信息:①小动脉收缩会受到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的影响,血流会因此而减慢;血小板黏附增加,血栓形成,微循环遭受堵塞;白细胞、红细胞、纤维原细胞的生成受到抑制。②氧化酶系统和细胞间氧的传送是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它们受氰化物抑制。③血红蛋白会与吸入的一氧化碳竞争性地结合,血液携氧能力因此而下降,伤口组织的氧供给因此受到影响。吸烟者伤口的愈合因这些因素而被延缓。所以不吸烟患者伤口愈合速度较吸烟者更快,感染率更低。
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胫腓骨骨折术后伤口愈合时进行着,愈合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或干扰,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部分潜在因素的发生[4]。本研究证明,首先正确评估患者应在护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时进行,创面的护理需求被确定后,随后护理措施的选择应合适,如给氧、戒烟等,必要时进行支持治疗,如湿性愈合理论的指导等,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及相应的伤口分泌物细菌培植观察,促进患者伤口的早日愈合。
[1] 洪涛.术后难愈性伤口的处理及护理[J].广东医学,2002,23(1):1224.
[2] 蔡振鑫.再论伤口愈合中氧疗的主要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 31(3):181.
[3] Custilo RB, Mendoza RM, Williams D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I (severe) open fractur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e I open fractures[J]. J Trauma, 1984,24:742.
[4] Bonatus T, Olson SA, Lee S, et al. Nonreamed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open fractures of the tibia[J]. JDin Orthop, 1997,(339):5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1-048
1672-2779(2012)-01-0087-01
(本文校对:苏玲 收稿日期:20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