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2-01-28 14:59:53黎长征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血常规病患分析仪

黎长征

血液常规检查影响因素的研究

黎长征

目的了解及掌握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进而确保检验的质量。方法以我院检验室2010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集得来的50份不同病种的病患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XS-SysemexI1000SR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这100份不同病种的病患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最后分类总结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生理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对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有较大影响。结论为了确保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的质量,必须要加强检验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妥善保管检验仪器,这样才可以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血常规检验属于临床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血液常规检查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检验指标。保证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质量,才能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可靠依据[1]。所以,现阶段有必要及时了解及掌握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有关因素。本文以50份不同病种的病患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现做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选用的标本均是来源我院检验室2010年上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收集得来的50份不同病种的病患血液。

1.2临床方法

仪器和材料:XS-SysemexI1000SR全自动血液分析仪、EDTA-K2抗凝管、压脉带以及5ml针管等。检验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对50份血常规标本应用全自动分析仪展开检测,分析并分类总结相关的影响因素级控制措施。

2 结果

以 100份血液常规检验的结果为根据,分析并总结得出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的因素如下:病患自身生理因素占40%(20/50),检验人员自身因素占16%(8/50),检验设备因素占24%(12/50),试剂因素占20%(10/50)。

3 讨论

血液常规检验指的是对血液中的红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量和质展开检测和分析。在人体中,血液流动于循环系统之中,并参与到机体的每一项代谢活动以及功能活动,所以血液对确保机体的功能调节以及新陈代谢、内外环境三者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血液中,只有任何一种有形成分出现病理变化,均会对全身组织器官产生直接影响。同样的,组织或者器官所发生的任何病变也会导致血液成分出现变化,所以血常规检验分析以及其的分析结果都会对疾病程度及临床治疗产生极大影响。

3.1病患自身生理因素影响

病患的性别、年龄、活动情况、服用药物以及血液采集的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例如正常人每日各种类的血细胞都有一定波动;在严寒或者暴热天气也会导致WBC的总数增加;病患在剧烈运动之后,血液会由于发生浓缩导致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等等[3];所以在采集血液之前,应该严禁剧烈运动。在冬季,应该在病患暖和之后再行采血;在采血时,要详细询问病患以往是否服用会对检验产生干扰的药物;若非急诊病患,应该固定一个合理时间再行检查。

3.2检验人员自身因素影响

检验人员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标本采集以及保存两个方面。首先是标本采集方面,一般用静脉采血法以及末梢采血法。通常末梢血的重复性以及准确性都比较差,所以血液常规检验一般应用静脉血。在采血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①在采血之前,要仔细检查针头以及注射器,避免由于连接不紧导致空气混入,形成泡沫造成溶血;②最好应用真空采血管来采集标本,这样不仅利于收集、运送以及保存标本,也利于预防血液发生交叉感染;③药选好采血部位,确保采血部位皮肤溃烂、发绀、水肿以及烧伤等;④重点观察标本抗凝不理想、溶血以及稀释等现象;⑤在采血时,要确保定位准确,禁止针尖在静脉之中多次穿刺,以避免标本溶血以及血肿[4];⑥在末梢血的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展开,首滴血不用;其次是标本保存、输送以及测定的时间方面,应明确标记病患标本,确保和医师的申请单一致;在运送标本时应专人专送;在完成标本的采集之后应,应在第一时间送检和检测,尽可能缩短运送及存储的时间。主要是因标本保存时,标本的血细胞会进行代谢活动、化学反应以及微生物降解之类的活动,这些均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保存好标本。

3.3检验仪器设备因素的影响

血细胞分析仪仅能用和仪器相配套的校准物展开仪器校准,部分血细胞分析仪没有相适应的校准物,在这样的情况下,检验室一般用通过二级标准的血液分析仪又或者是规范操作得来的新鲜血液作为校准物,并对仪器展开校准。这样就容易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不准确。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笔者认为有多部分析仪的,可以先对其中的一部展开校准,进而再以新的全血来校准其他部分析仪,应每半年做一次校准[5]。如果有多部血细胞分析仪,为保证不同仪器之间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加强仪器的室内质控以及仪器校准。除此之外,还应定期采用新鲜标本对不同型号仪器展开结果比对。

3.4检验试剂因素的影响

血样在进行检验之前,必须要经过抗凝剂的抗凝处理,EDTA盐是目前众多抗凝剂中,对白细胞的形态以及血小板的影响比较小的一种抗凝剂,尤其适用血液的常规检验。通常血样质量主要取决血液以及抗凝剂两者的比例。若血液得比例太高,因抗凝剂不足,会导致血浆中形成微凝血块,致使微凝血块堵塞分析仪,进而影响检验的结果。若血液得比例太低, 会由于抗凝过剩导致血细胞的形态以及体积发生改变, 造成检验结果不够准确。血液通过EDTA进行抗凝处理之后,白细胞形态则会改变,这和时间和EDTA的浓度相关。通常EDTA的浓度应保持在1.5mg/mL最佳,若是血样少,则EDTA浓度会达2.5mg/mL,使得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以及分叶消失,同时血小板也会发生肿胀及崩解,形成大量血小板的大小相同的碎片,这些均会影响血液常规的检验以及血细胞的计数,进而得出错误结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临床上有较多因素会影响到血液常规的检验结果,要确保血液常规检验所得的全部数据可靠、准确,必须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质控工作。除此之外,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到影响血液常规检验的各种因素,并通过采取对应措施加以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确保血液常规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从而保证临床各项治疗工作的有效展开。

[1]贾利军.标本采集不规范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01).

[2]张裕珍,任思伟.关于血常规检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

[3]俞胜琴.室温环境中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WBC RBC Hb Plt的影响[J].医学动物防制,2011(01).

[4]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4).

[5]吴红霞,戴金莲,权玉玲,等.4种不同状态下静脉采血对血常规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0(03).

广西大化县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30800

猜你喜欢
血常规病患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流程工业(2022年3期)2022-06-23 09:41:06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血常规解读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2:38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