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摭谈

2012-01-28 12:44丁长永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诗词

■ 丁长永(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自然、风俗、历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与之相应,各地中考都加强了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但在教学中,很多师生的表现都与《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主要表现在:

首先,学生限于阅读能力和迫于各科考试的压力,对此无心欣赏。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注重讲解分析,而忽视学生的诵读与体悟,这样就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由于教师细致地咀嚼与过多地灌输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学生相应地就失去了更多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机会,只见一隅、不见全貌,不能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感知和把握。这样既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鉴于此,我在教学中大胆地打乱教材顺序,安排诗歌鉴赏专题。研究各地中考古诗鉴赏考点,同时大量补充课外诗词,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一些赏析古诗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实际,我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

一、关注诗词的结构形式

根据“格式塔”理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一首古诗,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自足的“格式塔”。我们当然要遵从《课标》的要求,“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古诗的阅读,则更加应当“涵泳体悟”,以把握作品的内蕴。但我们也应看到,对整体的把握不可猝至,从诗词的外部结构形式入手也许是不错的办法。

如杜甫的《望岳》,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中泰山的山势,二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泰山的巍峨雄奇,三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特写镜头,写凝视之景。已见归鸟,可知时至日暮,登山不可得,就自然引出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也同样是循此由远及近、结尾抒情的写法。王一川教授说:“意义是被语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从形式的角度研究内容,把内容置换在形式中,从形式中更清晰地看内容的风貌。”结构形式清楚了,诗的大致内容也就明白了。

二、咀嚼诗词的语言

古人论诗,有“一字立骨”之说,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红杏枝头春意闹”“海上生明月”等,莫不如是。但我们更要注意那些表面上看起来通俗易懂、语言浅近的作品。古诗中许多语词语句,表面上看似浅显,实则意蕴颇深。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形容月光皎洁,二是点明季节寒冷,三是寓示客旅艰辛。由于寒透衾枕,思乡而难眠,才会将月光误认作降霜。又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二字看似平常,其实不凡,草色可爱,莺啼动听。然著一“自”字,一“空”字,意趣全变。庭草自春,无人观赏;黄鹂空啭,无心聆听。古圣先贤,早已作为灰烟不可得见。自己饱读诗书,但壮志难展,唯有空怀惆怅。“自”“空”二字,实为情语。这种写法就是古人所谓“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韩军老师教《隋宫》,抓住“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六个词,把原本有些生涩的古诗教得活色生香,也是紧紧抓住了语言咀嚼这个要素。

三、依“法”读诗

萧涤非先生说:“《关雎》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由此可见写作技法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的作用。诗词表现手法中,有几对关系要特别注意。

1.景与情(志)。我国古典诗歌多是抒情的,有时也言理。其方式多为借景抒情(言志)。明白了这个道理,才不会在读诗词时将注意力放在景物表面。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是节气名,但此处已不是单纯说节气,而是以露水的清冷来表现诗人此刻凄凉的感受。又如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借咏梅花,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追慕高洁的情怀。

2.虚与实。对主观情绪较浓的内容,诗人往往作虚为实。如“愁”是抽象的,本来很难言明,不容易让人具体感受到愁绪深浅、大小多少。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则可触可感。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正与反。如《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全用正反对比,告诫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发,写得很鲜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同样也用正反对比,矛盾尖锐、发人深省。

其他技法如“渲染烘托”“动静互衬”等,也很常见,兹不赘述。

四、品析韵律、音调和节奏

语音和韵律本身也传递信息、创造意义。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韵为“q”与“i”,读者一上口就有冷的感觉,同时用双声叠字,似有所思,很恰当地表现了李清照的国破家亡之愁。而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押“ɑnɡ”韵,热情饱满、酣畅淋漓,不愧为诗人“生平第一快诗”。

对语言节奏的分析则更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李白《蜀道难》起首几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头连用三个叹词,石破天惊,如渔阳鼙鼓,节奏急促。“危乎高哉”虽是感叹句,但中间用“乎”字一顿,语气舒缓了些。“蜀道之难”,再变为陈述句,节奏又慢了些,看似渐缓,实则蓄势。至“难于上青天”,陡然一起,音调和情感都在瞬间达到了最强,形式和内容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课的宗旨就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自会作文”,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初中学生限于年龄、知识、阅历,对于古诗词的体验肯定很肤浅。教师应少一点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把重点转移到指导和帮助学生“感受、领悟、运用”上来,教会他们鉴赏的方法,让他们大量接触文本、涵泳体味。最终,使学生拿到一首古诗(词)时,能读得朗朗上口,分析得头头是道。如此,方不至入宝山而空手回。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