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丽娟 杨良山
2011 年,桐乡杭白菊鲜花收购价格跌入了谷底:胎菊从开价时的12 元/公斤,跌至最低5 元/公斤,朵花价格从5 元/公斤跌至1 元/公斤;全年胎菊平均价格7.26 元/公斤,朵花1.88 元/公斤。据监测数据推算,2011 年杭白菊平均亩产值3192 元,亩效益2132元,扣除劳动用工成本的亩效益为负值。享誉江南的“千叶玉玲珑”卖出了“萝卜价”,跌价的背后是菊农的声声叹息,不少菊农甚至宁愿让菊花烂在田里,也不再采摘。人们禁不住要问,桐乡杭白菊如此跌价到底为哪般?
有人分析了杭白菊跌价事件发生的种种原因:一是扩种,由于2010 年杭白菊的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不少农民经不住高价诱惑,扩大种植杭白菊;二是质量,2011 年杭白菊采摘季节遇到阴雨天气,导致采摘下来的杭白菊质量不佳,价格也受挫;三是竞争,外地低价菊花涌进压低了桐乡杭白菊的收购价格,但上述因素很快被一一否定。而业内人士关于“企业杭白菊的加工能力不足才是价格暴跌的关键”的观点则得到了认可,该观点认为,“新鲜的杭白菊如果不及时加工,很快就会变质。以前很多菊农采摘杭白菊后会自己烘干,但2011年由于碰到连绵的阴雨天,菊农没有烘干菊花的条件,所以只好在采摘杭白菊后,直接卖给了中间商和加工企业。而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有限,只能收购一部分,自然导致价格下降。”基于此,当地政府提出的应对策略是“重点加大对杭白菊加工企业烘道、冷库等加工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提升企业的自身加工能力”。
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理论经常被用来探讨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出的决定过程。笔者借用这一理论对2011 年桐乡杭白菊收购价格跌底事件做一个演绎研究。往常,很多菊农采摘后运用传统工艺将杭白菊熏蒸、晒干,如遇连续雨天,则用烘笼炭火烘干。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价格可以接受,菊农就会出售他们的产品;如果市场价格不理想,菊农就会惜售而选择继续持有。在供求双方博弈过程中,形成了供给—需求的均衡,最终实现均衡价格,即供给方和需求方能够达成一致的价格。总结来讲,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桐乡杭白菊收购能够实现均衡价格。它的前提是,菊农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出售手中的产品(菊花供给是一种弹性供给),更进一步说,当市场价格不理想时,菊农是否有条件加工并保存自己的产品。
近年来,随着杭白菊工厂化加工工艺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短缺、新农村建设中搬进新房等原因,菊农逐渐放弃了对鲜菊花的传统加工,越来越依赖于加工企业直接收购鲜菊花。目前大约有九成以上鲜菊花依靠企业收购和加工。然而,2011 年菊花采摘期的连绵阴雨天使广大菊农猝不及防,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已经没有加工工具和条件),菊农无法对采摘下来的鲜菊花进行加工和保存,阴雨天气下只能尽快卖给中间商和加工企业。往常情况下杭白菊实现均衡价格的前提条件被打破。短时间内大量的鲜菊花供给,加上菊农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菊花只能烂在自己手里),导致鲜菊花的供给曲线变成一条完全缺乏价格弹性的曲线,菊农缺乏了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导致了菊花收购价格跌底。
与此前观点所不同,从这一分析结果得到的结论是:广大菊农的加工能力丧失,而非企业的加工能力不足,导致了2011 年天气事件影响下桐乡杭白菊的价格跌底。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提高了企业的加工能力,仍然不能改变菊农由于丧失加工能力而在市场交易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当然也不能改变桐乡杭白菊卖出“萝卜价”的命运。企业工厂化集中加工替代千家万户式的传统加工,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表现,但2011 年的天气事件暴露出了其中的隐忧:随着广大菊农对菊花加工能力的逐渐丧失,带来菊花供给曲线由柔性向刚性的变化,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市场经济条件下桐乡杭白菊最终将难以走出“萝卜价”的宿命。
因此,从2011 年桐乡杭白菊价格跌底事件来看,扶持加工企业扩大加工能力的政策并不是有效的应对之策。笔者以为,在菊农和加工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的情况下,应积极帮助菊农恢复和提升自身的菊花加工、贮存能力。针对加工设备成本高、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应主要扶持有条件的菊花专业合作社自建现代化加工设施、购置烘干设备等。另外,从菊花延伸到其他具有刚性供给特征的农产品,如叶类蔬菜、难以保存的水果等,也应着力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产品加工、贮运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此类农产品的“卖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