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条件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2-01-28 08:28倪义福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治安警务公安

□倪义福

(三明市公安局,福建 三明 365000)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置于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内涵是指处在第一线维护社会治安的基层公安机关,依法对城乡社会治安进行控制、管理,并为公安各类专业部门提供基础服务,起到根本性、长效性支撑作用的工作,具有综合性、群众性的特性,所谓“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其外延是围绕做强基层、做实基础所必须具备的各种保障条件,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警力编制、警员素质以及经费、装备和工作机制的外部保障。在信息化条件下应特别注重基础工作信息化和信息工作基础化建设,把传统基础工作与信息化工作基础有机结合,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提供后劲、支撑的基础效应。

当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面临基础不实、基础松动滑坡与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的严峻挑战,做强基层、做实基础成为公安机关的普遍共识。在信息化条件下创新发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加快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发展步伐,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信息化、综合化三个方面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机制,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实力,增强基础潜力,增强工作能力。

一、注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社会化创新发展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亦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群众化,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中心环节。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群众是最大的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加强基础管防,减少发案,提高群众安全感,是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公安基础工作社会化面临不少障碍,群众工作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问题,过去经过多方努力建立起来的群防群治组织,不少地方已经网破人散,新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还缺乏必要的实现途径。群众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必须在服务群众、组织群众两方面开拓创新。

(一)着力打牢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的群众根基。群众基础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最大基础。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在福建视察调研时指出:“人民是大地,群众是亲人”,“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只有扎根于人民之大地、群众之亲人之中,才能鱼水相融、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心中装着群众,树立群众观念,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从点点滴滴上去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去改进使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其次,必须做优上门服务。公安户籍、治安、交通、消防、出入境等窗口单位要进一步做优服务办事事项,最大限度地改进服务举措,以及时、便捷、主动、热情的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到警察作风的转变、警民关系的融洽、警察服务的真诚。再次,必须关注群众需求。大力倡导实施查破小案件、调处小纠纷、平息小信访、消除小隐患、解决小难题的“五小”民生警务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排群众之所忧,通过一点一滴的真诚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警察的无私和奉献,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打牢群众根基。第四,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互联网络开展服务。适应信息化发展形势,在互联网上建好用好公安公众服务平台,开通警务官方微博、QQ 群,利用公安边界安全接入系统,开办网上警局和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证、网上查询等现代服务模式,探索应用网上全流程办事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同时,加强网上警民互动,接受群众网上监督举报,虚心改进工作不足,赢得群众满意。

(二)积极开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社会蕴藏着大量的治安资源,关键是要运用有效的抓手和载体,善于梳理发掘利用这些治安资源,广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在当前人财物大流动的形势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会化的实现途径面临新的课题:一是如何把过去已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并且写入宪法、有法律保障的治保会重新整合起来,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好群防群治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如何适应不同社区、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更多、更新的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在有偿和义务的互相作用下推进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三是如何完善社区安防软件和硬件,构筑适应不同层次社区需求的安防设施,以达到增加作案难度和犯罪成本之目的。当前,公安基层基础社会化应从“大”和“小”两方面把握:一方面,从大治安角度总结各地群防群治成功经验,把已经成熟有效的群防群治模式固定下来,加以完善规范,并予以法律或制度的确认,使之推广普及产生更加显著的群防群治效应。另一方面,从“小”环境着手,借鉴三明市公安机关“1+N”社区警务模式,把各种社会综治资源整合到警务室联勤联动,通过每周例会和每月“相约警务室”活动,开展警民互动,通报治安警情,布置群防群治任务,抓好管防协作配合,共同构建矛盾纠纷警民联调、治安“黑点”警民联治、流动人口警民联管、区域治安警民联防网络,并将分散在各单位的电子视频监控设施整合到警务室设立视频监控中心共享共用,构筑起社区安全屏障,不断提高派出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本领。此外,要发挥公秘结合的作用,在各行各业积极物建治安、维稳信息员和治安秘密力量,加强社会动态掌控,提升治安警情社会化预警预知预防水平;用好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测评和治安综治考核杠杆,引导社会各行各业自觉参与治安共建。

二、注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信息化创新发展

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深入推进,打破了传统基础工作的局限,使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便捷、也更为紧迫。福建省公安厅率先提出信息资源“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的建设理念,在省一级建立各种信息资源库,集成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的应用效率。这一实践启示我们,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构筑基础信息源头“管道”,随时随地、实数实效地采集应用基础信息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把人、地、事、物、场等基础信息从“口袋信息”、“脑袋信息”、“台账信息”变成信息系统“管道信息”,随时随地采集应用,服务现实斗争。全省警务应用综合平台等信息系统整合了各种基础信息资源,特别是对接了户籍人口信息、流动人口信息、旅馆业住宿登记信息和网吧上网信息等,这些信息就像通过输油管道一样随时随地、源源不断地在公安信息网络中采集、流动、碰撞、共享、应用,改变了过去人工检索信息的低效率方式。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的作用,就是保证这些已经建成的信息系统“管道”不空载、不堵塞,保持畅通安全,实名、实数、实时、实效地运转。基层民警的基础工作就是从源头上加强对这些“管道信息”的维护、检查、更新,保证各种基础信息的实时、准确、畅通传输,坚决防止在“管道”源头出现信息杂质和信息断流。因此,要不断加大公安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拓展延伸信息“管道”的采集应用领域,把基础信息“管道”建得越来越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扩展基础工作信息化的应用阵地。

(二)对无法构筑信息“管道”的行业领域,加强经常性“提桶”采集信息资源。对动态社会各种情况的收集、资料的积累、信息的分析是公安工作的基础。在社会信息资源尚无法全部做到连接公安部门信息“管道”的情况下,必须注重加强定向、定期“提桶”式采集信息。比如,对流动人口信息,比较难的是对租住在出租房屋的流动人口信息进行实名实时实数采集。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创新信息采集方法,围绕“住”这一环节,强化以房找人、以房管人以及分层次管理法等,在管理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让更多的流动人口自觉接受管理。同时,把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个派出所民警,建立起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追逃、抓获流窜犯罪嫌疑人等方面加大责任倒查力度,强化基层民警基础管控责任的落实。福建省公安厅为方便群众自主申报流动人口信息,开通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互联网、手机短信、固话语音三大社会化申报采集平台。但由于一些领域信息“管道”源头不畅,仍需要加强“提桶”式采集,定期、定向地收集各种信息。随着公安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应不断缩小“提桶”采集信息的范围和领域,加强信息采集“管道”的修筑、延伸,使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公安信息化“管道”中,为现实斗争服务。

(三)继续加强基础信息的人工采集管理,把握信息的全面、鲜活和有用性。信息的人工积累是信息网络化管理的基础,无论基础工作信息化发展到何种程度,都离不开基础信息的人工积累。要利用好警务基础管理优势,大力开展信息基础建设,抓好“信息夯基工程”,在采集录入基础信息的真实性上下功夫。一要提高管理利用各种基础信息资源的认识。把善于管理利用各种基础信息资源看成公安工作的优势所在,克服单纯管理和不善利用的通病,进一步增强有价值信息的利用率,为社会治安服务。二要提高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坚持靠制度抓管理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层次,减少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如人口管理要突出重点人口和流动人口,对重点人口要列全管住,掌握动态;对流动人口要把握出租房这个关键,以房找人、以房管人。三要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养成利用的习惯,学会利用的技巧,把死信息变成能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有用信息、有价值信息,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并在利用中发现管理的疏漏和不足,增强管理的实效。

三、注重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综合化创新发展

当前,福建省公安机关正在深入推进以派出所为落点、以“网格布警、综合用警”为核心的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其好处是可以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综合化管理实效,提高基层民警一警多能、综合执法执勤素质,把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一根针”的承载由派出所下沉到每个民警,承接上面“千条线”的穿行,进一步拓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综合化。

(一)警务运行的综合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奉行单一用警传统模式,结果造成社区警务只是社区民警的警务,而且社区民警只管基础,不从事接处警、执法办案、交通管理职能,带来基础工作与现实需求的脱节,加之社区民警少、管辖范围大、人口多,基础工作难以做实。在派出所实行综合用警,打破了警种之分,每位民警既管治安又管交通,并从事社区管防基础工作,过去1 个人管的社区变为2人搭档1 个警组、甚至多个警组共同管辖,每名民警的人口管辖量明显减少,对管区内各种治安要素的掌控率明显提升,社区警务真正成为整个派出所的社区警务,成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综合性警务,开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新局面。创新警务运行方式,必须积极构建以信息化为主导的现代警务机制,积极探索社区警务与信息警务有机融合的综合警务运行模式,科学实施错时勤务和弹性勤务,把更多的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时段、防范薄弱时段、便民服务时段,并坚持警情为导向,全面推进动态警务控制,变以往被动型接处警为主动型、发现型、控制型接处警。同时,依托网络信息和数据平台,加强警情分析研判,科学确定警力投向和投量,精确制导打防管控,把街面、路面、社区作为基层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提高动态指挥能力和用警效率,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全天候覆盖、分时段勤务,实现勤务运行的快(快速反应)、全(全时覆盖)、实(基础扎实)。

(二)治安管防的综合化。过去社区民警管辖范围大、人口多,对基础工作治“标”欠缺、治“本”不力。实行综合警务运行模式,不仅增加了社区警力,而且使每个民警具有综合执法职能,可对治安乱点和薄弱点实施打防管建的综合整治,既治标也治本。三明市公安机关探索出的治安“黑点”治理模式收到明显成效,其运作原理就是将辖区疏于防范、发生案件、治安混乱或管理不到位、存在隐患等治安问题和部位列为治安“黑点”,组织排查,立项挂牌,运用“1+N”机制,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开展打防管建综合治理,起到增大治安安全面、减少治安不和谐点,积“小安”为“大安”的治理效果。这一治理模式改变了过去虚浮不实的整治弊端,把治安“黑点”挂牌立项、制定治理方案,落实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期限,组织治理督导和评估,建立治理档案,形成了项目化、有形化、机制化治理特色,值得借鉴。

(三)基础考评的综合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一直被看作“软任务”,不少基层民警在基础工作上存在惰性、懈怠情绪,造成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虚浮不实,难以为公安工作起到支撑、保障作用。因此,要通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综合考评来推动基层民警自觉夯实基础工作,促使基层民警不因基础工作任务“软”而懈怠,不因基础工作任务“杂”而无所适从。对基层民警的综合考评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考核基层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二是考核基层民警对各种治安要素的掌控率;三是考核基层民警综合执法能力。要转变考评思维方式,发挥考评导向作用,科学合理设计考评指标,特别是要根据基础现状确定阶段性基础工作目标,防止考评指标设计不切合实际。要通过树典型、作示范与亮“黑牌”、鞭后进等正反激励措施,抓“两头”带“中间”,提高基层民警开展基础工作的积极性。

(四)基层管理的综合化。确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形成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必须从硬件和软件、制度和保障上激发基层活力,推动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必须将基层基础工作要求内化为广大基层民警的动力,自觉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适应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新要求。一要为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政策上、机制上支持基层、保障基层,想方设法增加基层装备、经费,充实基层警力,优厚基层待遇,科学调整警务运行机制,坚持科学用警,保证基层民警休息时间。二要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建设机制。把总结巩固原有成功经验与勇于开拓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激活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机制。重点把握三个环节:第一,抓点。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面工作的开展,使试点中的好做法起到示范效应,产生以点带面效果。第二,激励。善于运用正反激励措施,该奖得奖、该惩得惩,奖惩结合、综合施用,达到激活、激发工作的目标和效果。第三,求实。从思想认识上、工作机制上、管理考评上倡导实事求是,打压弄虚作假歪风,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监督和跟踪监测,加强宣传教育,使基层民警养成严谨务实的作风。三要通过挖潜提升基层队伍的素质。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必须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有机结合、完善配套。按照“提高规格、精简整编、统一高效”的原则精简机关,采取下派挂职、锻炼的方法,推动机关警力向一线下沉,保障基层警力占总警力的85%以上。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优化基层窗口单位的办公秩序和内务环境。针对基层基础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业务用语和勤务特点,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形成一整套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基层基础建设管理标准,并在基层基础建设的各个环节形成相应的量化指标,使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注重选好基层所队一把手,加强基层民警的教育训练,建立制度化、经常化的练兵机制,提高基层民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科技素质和警务技能。树立以警为本理念,旗帜鲜明地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树立警威,增强民警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结语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公安领域的社会管理基础创新。在信息化条件下大力发展创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社会化、信息化、综合化上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不断夯实信息化基础,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落点放在做强做实基层派出所和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机制上,从战略高度抢占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制高点,提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治安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Me & Miss Bee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我校举办枫桥式警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19年“平安浙江”论坛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