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一新论断确立了科学、文明的文化发展观,也揭示了建立经济强国必须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视野。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这一论断,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建设成就与其先行先试的文化建设须臾不可分离,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东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广东特点的文化发展思路和实施路径。总体而言,着眼于科学文化新崛起的广东文化建设以文化科学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和提升广东文化先进性的目标,充分利用从建设“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大跨越的历史契机,顺应文化经济互动和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趋势,积极调动多方力量,通过文化思想解放和文化实践创新,破除体制障碍和难题,在文化的功能性定位、生产力建设和民主化进程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极大提升了广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从而立起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新坐标。早在200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任务,从而带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建设和繁荣文化的热潮,为广东文化建设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7月,《建设文化强省,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署名文章,阐述了省委、省政府的新谋划。2010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文化建设提上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会上出台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是广东文化科学发展的重大思想和实践成果。首先,这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响应党中央对广东殷切期望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实现了文化建设的新探索、新飞跃。其次,《规划纲要》明确了广东文化科学发展的具体功能和目标,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达到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水平,把广东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及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这一定位,无疑为广东文化的科学大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多重含义,文化强省既是目标,又是动力;既是广东建设文化及其产业意义上的强大省份,也是通过建设强大的文化及其产业,推动广东成为强大的经济、政治、社会强省。
文化的科学发展表明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变量。随着转变发展方式意识的深化,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一个基本共识。比如,省委和汪洋同志率先在全国提出构建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和推进区域形象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突出了现代文明的先导性、成长性,也突出了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标志着珠三角以文化为载体的文明建设,进入一个产生质的飞跃的新阶段;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扎实开展珠三角地区文化共建共享工程,珠三角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初见成效;全省各地市也把文化建设作为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城市形象品牌升级的重要武器。
文化的科学发展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奠基性、枢纽性工程,更加凸显广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文化的科学发展总的目标就是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充分彰显文化对经济社会整体提升的战略地位。在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下,广东财政从2011年起在未来五年内将投入250亿元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这里既有体现时代文化视野的大手笔、大工程和大战略,也有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更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素质工程以及具体办法、举措、规定,等等。
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文化建设,最大的特点是要顺应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彼此融合、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趋势,着力提升文化的精神诉求,并将文化生产融入到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中去。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既是广东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成为广东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科学发展新优势的强大推动力。
文化产业引领和推动广东文化加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工作着力点。广东文化产业的规模总量、增长速度和市场份额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长水平;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占GDP比重5.6%,占全国文化产业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除了规模优势和传统优势竞争性产业如报业、广电和印刷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也令人欣喜,动漫产业、会展业、无线音乐、电子出版以及高端印刷业等都占据业界领头羊的位置。文化消费市场活跃,如城市电影院线市场的票房、观众人次及放映场次三项指标的增长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成为中国电影院线的主力市场。文化产业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标杆性的文化名企。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在凸显,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门类,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充分发挥了战略带动和牵引的作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将传统产业有效地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粤东、西两翼把文化产业作为增强地区特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取得新进展。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主要的国有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并积极推进有关单位的股改上市工作。文化投融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相继成立,这些都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壮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一样,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并被定位为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在这一文化发展的战略视野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科学转型的战略支撑要素和有效抓手,主动出击,大胆破题,冲破体制障碍,力争形成广东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社会主义文化的民主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支柱;推动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生活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要求。十七大以来,广东的文化科学发展始终把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创造浓郁的文化环境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和保障广东文化民生的重要途径。
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是保障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基础与条件。广东的文化民主建设,首先把公民的素质教育摆在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培育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质成为文化强省建设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广东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都获得长足进步,与其他省市相比,广东的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较大的优势。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达10605所,在校生约468万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7%,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第一大省。
健康的人文环境与浓郁的人文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社会动因。广东的文化科学化建设提出,文化建设必须从内涵上由单一道德文明创建活动向政治文化、知识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和人文关怀,包括德智体美劳乐综合建设转变;提出了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中率先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传播的创新,率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广东的城市建设、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提出传承和弘扬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当代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再造文化各领域、产业各门类,创新岭南文化思想内涵和文化品牌,创造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推进中国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文明文化,塑造底蕴深厚、兼容并蓄、开放大气的广东区域新形象。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文化需要、把文化民主落到实处的基础平台和有效途径。广东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体系为目标,积极推动各项人事、管理、审批和执法改革。2010年,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明确改革任务,启动厅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努力实现厅属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文化行政的效率;初步形成了“大文化”的行政管理格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在构建覆盖城乡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广东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入手,已经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扶持东西两翼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达345个,大大加快了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进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加快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创新,不断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总之,文化的科学发展内在地推动了文化民主建设进入广东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不断加快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东人民早日实现文化民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历史征程中,广东省委、省政府用科学的文化发展观来审视未来发展,文化建设将主要由政府大包大揽、缺乏活力转变为一个新的大格局,即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把党政军民、农工学商,各行各业、各界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推动文化建设的社会化、文化服务的公共化和文化关怀的慈善化、义工化。然而,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和创新要素的价值尚未在经济社会层面大规模显现,文化创新与社会的整体进步尚未有效衔接,离文化民主的全面实现任重而道远。因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广东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双向互动,文化发展速度结构和质量并重,继续完善文化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不断谱写广东文化科学大发展的新篇章,增强广东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创造广东文化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