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沈阳110004
处理好科技期刊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的关系
高飞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国际儿科学杂志》编辑部,沈阳110004
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责编审稿与专家审稿共同承担着稿件审理和质量把关的重大责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了解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加强责编与审稿专家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审稿质量,进而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科技期刊;专家;责编;审稿
审稿是科技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组成部分。专家审稿的重点是对稿件进行学术上的把关,帮助责编完成对稿件专业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审查,给编辑部提供参考[1]。专家审稿是责编审稿的延伸和辅助,责编应根据刊物的实际情况,在尊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稿件修改进行再斟酌,重点关注初审时疑问之处和专家审稿的结论性意见,以求将专家意见转化为审稿共识,代表编辑部对稿件做出全面评价并提供给作者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
责编审稿和专家审稿各有侧重,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总体而言,专家审稿意见是编辑部意见构成的主要依据,责编审稿意见则是多方意见和编辑规范的综合[2,3]。
1.1 责编的审稿特点 (1)全局性。责编要从稿件的整体质量,如稿件的结构、书面文字的表达、书写格式的规范化等方面加以综合审核。每本期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办刊宗旨,责编宏观上要审查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基本要求,微观上还得根据稿件的具体学术内容给出细致的修改意见,同时还得客观地预测出稿件的远期影响,包括对本专业的影响和对期刊的影响。责编的审稿标准应该是全方位的。期刊是各类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载体,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这就要求责编要有一定的眼光和洞察力。(2)职业性。审稿是责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责编的日常事务,这个职业身份要求责编必须作好文稿的鉴审和选择工作。(3)协调性。责编是整个审稿流程的组织者,稿件三审的程序都是在责编的具体策划和安排下进行的,这个过程需要责编协调好编辑部和审稿专家的关系。一个稿件可能要送审几个专家,几个专家可能对稿件的取舍或修改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就要求责编有一定的协调和组织能力,综合并全面地考虑不同专家的意见,最后代表编辑部给出最终的修改意见。因此,责编是稿件审理过程的主导者,并对稿件最终是否刊用有着决定权。在行使决定权时一定要本着对读者负责、对期刊负责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4)局限性。责编自身专业学术的局限性是其毋庸置疑的劣势。现在的编辑大多是文科出身,对学术性很强的稿件给出既全面又专业的审稿意见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在编辑的实际工作中,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
1.2 专家审稿的特点 (1)学术性。审稿专家是编辑部根据其在学术界的声誉和影响而聘请的,目的是协助编辑部做好稿件的审理工作。专家的特长在于“专”,由于其在特定的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所以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学术性是审稿意见权威性的基础和保证,也是衡量期刊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指标。专家对学术稿件的评审意见具有权威性,比较容易让人信服。因此,专家对稿件在学术上进行把关,是编辑部最需要和最看重的。(2)辅助性。专家受聘于编辑部而进行审稿,是编辑部工作重要的辅助人员。他们以幕后英雄的方式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把关,一般情况下,专家对稿件的审理只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经历给出的建议,并未被赋予稿件取舍的责权。当然,如果稿件质量实在太差,专家也会直接建议退稿,但这种情况很少,因为太差的稿件在初审时可能就被责编处理了。 (3)兼职性。专家的审稿只有在接受编辑部的邀请后方可进行,具有临时性。专家不是编辑部成员,他们有自己工作职位和社会身份,即使是编辑部的编委会成员也只是其社会兼职的一种。责编可以选择不同的专家进行审稿也说明专家对编辑部而言具有兼职性。正是这种兼职性使有些专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审稿工作中,送审的稿件经常被延误,责编也不得不催审。(4)分歧性。每位专家对学术性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有相似见解的人就形成了一派。就学术观念和方法而言,专家审稿更容易接受与其基本观点类似的稿件,结果导致某种程度上的排他性。因此责编对专家的审稿意见也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4]。
2.1 责编审稿中存在的问题 (1)依赖专家,不敢负责。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化,稿件中深奥的学术问题容易让责编望而生畏,少数责编因自身学识的不足和经验的欠缺,面对学术稿件有些力不从心,只得处处依附专家。他们不能或不敢表达自己对稿件的看法,忽视了自己是审稿的主导者。所以在审稿过程中,有的编辑直接将专家意见用“复制”的方式“粘贴”给作者,以此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自己只做文字编辑。依赖专家是编辑身份缺失所致,是责编鉴审职能的萎缩和退化[5]。要杜绝此现象的发生,首先要明确编辑的职责,正视自身在审稿工作中的作用,真正做好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审稿意见的转化;其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多关注学术前沿,多向专家请教,争取做一个学者型编辑。(2)架空专家。这种情况较上一种情况少见,但也确实在某些编辑部存在。有些老编辑自恃多年的编辑经验和工作积累,对自己在审稿中过度自信,在审稿时滞、发稿期限等压力下产生架空专家的想法,他们或随意指认专家人选,或轻率地对待专家意见,无视编辑出版的基本制度和流程,长此以往必然扰乱编辑部的正常工作秩序,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编辑部要严格规范编辑审稿制度,并定期检查汇报,多与专家进行沟通,做好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
2.2 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自信。专家对稿件的学术鉴审是责编取合的重要依据,这种审稿制度使一些专家颇有优越感,他们自恃是学术界的权威,对稿件有一定的处置权,轻率发落稿件。我刊实际工作中曾发生过作者稿件被拒退稿,但作者改投上一级杂志而被录用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专家过于自负而对自身审稿职责不清造成的。该事件的发生对我刊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应当引以为戒。(2)时有欠缺。一般情况下,权威的专家能给出比较权威的审稿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有一份专家审稿意见是完全符合编辑部的要求的。专家审稿较编辑审稿粗疏一些,他们对稿件的把握多是粗线条的,评价也是从大的方面去考虑,关注的问题主要是稿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学术价值如何、现实意义怎样、有无刊用价值等,而对细枝末节则忽略不计。理想而完美的专家审稿实际上并不存在。鉴于专家审稿存在的疏漏,责编既要考虑稿件的政治导向问题,又要在稿件在变成铅字的过程中对所有的编辑加工问题仔细琢磨,不能有半点疏忽[5]。
专家审稿是学术期刊审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的所长在于学术,他们对稿件的学术评价比较深刻而全面。专家审稿是为了弥补责编审稿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以保证期刊的学术权威性。责编作为稿件的第一审稿人,应在审稿全程中负责,择优选用稿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专业化,任何编辑都无法独自完成学术稿件的鉴审,编辑部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弥补责编自身学识的欠缺。编辑部对所选定的专家和其提出的审稿意见要予以充分的尊重并表示感谢。但尊重并不意味着盲从,重视也并非依赖。从双方的审稿特点来看,专家的长处恰恰是责编的短处,而责编的优势又正是专家的不足,彼此应合力互补、扬长避短;从审稿的策划和组织流程来看,责编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专家审稿是责编的辅助和依托。作为主导者,责编必须在审稿中发挥协调、控制和引导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尊重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加工、调整和提升。可操作性、可读性、亲和性是适度加工的原则,补充、简化、调整、润色是适度加工的方法[6]。
总之,专家审稿意见是编辑部意见的重要组成和权威参考,责编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期刊的立场和作者的立场为出发点,将责编审稿意见和专家审稿意见进行有机地整合,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编辑部的修改意见,充分发挥审稿效应,使期刊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1] 曹小春.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的职责.编辑之友,2006,(6):62-63
[2] 朱大明.浅论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主导作用.中国编辑,2009,(2):41-43
[3] 陈斌,李伟.如何使审稿工作中的学术评判尺度适当.编辑学报,2007,19(1):23-24
[4] 丁建平.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的关联性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3):146-148
[5] 邵凯云.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意见.编辑学报,2011,23(4):323-324
[6] 王银平.科技期刊编辑对专家审稿意见的适度加工.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113-115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