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1)
历史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良传统,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积累经验、运用经验的历史。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找到了解决时代新课题的方法,推进了理论的不断创新。认识和把握十六大以来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实现路径,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同时对于进一步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推动理论创新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又是辩证逻辑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行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1]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作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可以说,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始终从时代、实践的需要出发,通过及时总结新鲜经验,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富有时代内涵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核心成果之一,它的提出反映了当今的世界潮流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进入攻坚阶段的现实需要。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和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这既给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也同时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之后,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个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和贫困问题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而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发展”为实践主题的经验总结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一时代难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重要问题,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把握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时代特征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三农”问题较以往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党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村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农业不再为工业发展提供利润,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关系将得到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在工业化的中期,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当下的中国状况来看,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农村建设方针、举措。例如,提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等等。这些新方针、新举措真正破解了当前“三农”问题所遇到的时代难题,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要求人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毛泽东曾在其著作《矛盾论》中详细地阐发了这一方法,指出它“主要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2]将辩证思维方法运用于考察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中各个方面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的一个鲜明特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为“十个结合”,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典型例子。所谓“十个结合”,是指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3]“十个结合”的经验实质上是要解决十大矛盾的经验,不能孤立地来看待矛盾中的各方,要在矛盾联系中统筹矛盾双方,使双方协调平衡、互相促进、互相制约,进而使得矛盾双方均得到解决。比如,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上,传统的思维方法是各自解决问题,即第一个问题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个问题主要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会导致将两个问题割裂开来,无法形成矛盾联系。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既没有针对性,也没有有效性,因此应该强调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显然,这比仅仅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更有效、更具针对性。像“十个结合”这样,把相关的两个问题“结合”,形成矛盾统一体,然后通过矛盾双方的互相作用、共同发展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党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来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新创造。
十六届六中全会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辩证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否认矛盾斗争,而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防止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或者要使对抗性矛盾转化成非对抗性矛盾。在处理矛盾的方法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眼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把矛盾双方的斗争控制在一定程度,使矛盾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消极性得到遏制,矛盾的解决使得双方互相适应、互相平衡,从而巩固和推动矛盾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以这样的方式认识和解决矛盾,充分体现了一种辩证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一个政党总是代表特定阶层的利益,并为该阶层的利益而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阶级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把能否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分析问题、制定发展策略的出发点。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价值导向来衡量工作中的成败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方向和内涵。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综合国力增强了,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财富增长较快,但还有部分人并没有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国民经济增加了,但自然环境遭到的破坏较为严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部分人民群众的道德境界却提高较慢;经济发展起来了,但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以消耗能源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更多地体现在要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求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能够全面进步,要求地区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利益要求,我们党总结得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新经验。诚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旨就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就是要改善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点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等等。这些经验都反映了现时期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因而一经提出,立即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的讲话通篇贯穿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还告诫全党:“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4]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是党在当前和未来经验总结中都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站在实践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总结历史经验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和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依靠人民和集体的智慧来开展经验总结。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毛泽东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和集体才智的结晶。为了起草《决议》,党成立了党的历史决议筹备委员会,召开了一系列总结经验的座谈会,广泛咨询和吸收了党员和干部的观点和意见。1981年我们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形成也同样如此。《决议》的初稿形成后,经由党内党员干部的广泛讨论,之后又整合了来自党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最终通过。由于这两次《决议》充分依靠集体的智慧,反映广大群众的意愿,因而《决议》经受住了历史、实践和群众的考验。十六大以来,党坚持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坚持把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作为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深厚资源。正因如此,许多理论创新成果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国人民包括理论界的热烈拥护。
善于吸收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人民和集体智慧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方法之一。譬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来源于理论界对该问题的长期研究。早在建国初期,学术界就开始讨论“以人为本”,然而,由于当时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以人为本”思想长期被误认为资产阶级思想而遭到批判和清理。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重提“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观念,由于当时“左”倾思想的束缚,这些思想观念仍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人为本”再次成为中国思想界呼唤的话语。进入新世纪,“以人为本”的思想终于被融入了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成为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重要理论资源。此后,“以人为本”被正式确定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发展目标,并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标志着“以人为本”已从理论界的讨论转变为党和国家的政策依据。可以说,考察十六大以来的其他理论成果,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原来也是理论界的观点,现在都已经被我们党吸收和接纳。例如,党提出要构建权力制约体系,就是得益于研究政治学的学者意见,把“人权”“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就来源于法学研究者的建议。
把总结得出的经验用来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是总结历史经验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从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只是完成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在这之后,人们的认识活动并没有结束,人们需要把刚刚在实践中取得的认识用来指导即将开始的下一步实践;这些认识成果一方面需要在其指导的新的实践中接受检验,以验证其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则在新的实践中得到修正、充实、丰富和发展。所以,认识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实践与认识之间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无限运动过程。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着这一原则,把经过总结得出的经验贯彻和运用到下一阶段的实践中,并在新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验。以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为例,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就充分体现了“贯彻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原则。
就“贯彻运用”而言,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在实践中取得的党的建设经验,及时贯彻到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去。比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后,全党在其后的五年里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党又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学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它落实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2004年初,党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了基础和带动作用。这些工作紧密结合实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仅巩固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又如,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为了贯彻和运用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宝贵经验,从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重点问题、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就“丰富发展”而言,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特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总结与探索,创新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譬如,关于党的建设的主题,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顺应改革时势、勇立改革潮头的必然要求。到了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党根据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自身的新变化、新要求,总结得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成果。譬如,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命题和实践要求,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崭新命题,等等。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009年,在总结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并提出了今后党的建设的重大主题,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主题的确立,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党的建设面向未来的新要求。可见,从最初提出“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到后来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再到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现了党的建设主题的“三次跨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4.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