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实证分析

2012-01-27 19:51叶松庆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比率教育者

叶松庆

(安徽师范大学青少年研究所,安徽芜湖241000)

我们的研究以实证法为主,辅以文献法,以社会调查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交叉进行,于2008~2010年共调查了8个群体:青少年、教育者、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家长、研究生、大学生,并从这8个视角分析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状况。引用了已公开发表的不同时期青少年研究的相关文献。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研究者使用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其中的调查内容,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相近的(相同的意思,不同的文字表述),有些却是出现在不同的问卷当中,各个调查问卷具有明显的地域印痕,因此不能做整体性全方位的比较,只能对相同的内容做局部的比较,而且相同的内容项在不同时期的调查中的权重也不一样,得出的结果虽有相对性,但还是很有价值的。它让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不同时期青少年的基本状况、发展脉络和主要倾向,能对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与表述

“企业家精神是社会创业的第一推动力”[1]。但对很多人来说,企业家精神却是个陌生的词,国内外理论界对企业家精神有多种表述。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研究生、大学生认同哪种表述呢?我们采用了三种表述让以上5个群体选择。调查显示,第一种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2],选择的比率为58.92%,位居第一;第二种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与行业、规模、阶段、年龄、性格、背景和所有权无关[3],选择的比率为27.88%,位居第二;第三种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4],选择的比率为13.21%,位居第三。可见多数人认同第一种表述。

(二)对企业家素质的认知

西方学者郝邢德1982年总结了企业家素质的要素包括:“毅力、勤奋、足智多谋、预料风险、事业心、创造性、进取心、灵活性、积极适应变化、自立精神、远见卓识、领导才能、与人相处的能力、接受建议与批评、利益导向、洞察力、乐观。”[5]依据这一总结,并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的实际,我们列出了12种素质供调查对象选择见下表。

由此可知,在2009年与2010年的调查中,青少年与教育者都把“道德品质好”摆在企业家素质的第一位,可见“道德品质”在青少年与教育者心中均具有显赫的位置。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与家长的选择主要集中在道德品质好、讲诚信、有商业意识、有风险意识、善于经营管理上,这4个群体特别在意企业家的道德,认为一个企业家如果道德不好、不讲诚信,其他素质再好也没有用处。可以说,在12项企业家素质中,被调查的8个群体最看重的是企业家的道德素质。因此,“道德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6],企业家的首要素质──道德一定要好,才能有所作为。

(三)培养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现状

一般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所具有的,与青少年关系不大。把企业家精神与青少年联系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青少年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只要看看企业家精神的组成要素便可知道。企业家精神主要包括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著、诚信、宽容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青少年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也就是说,只要这些要素在青少年身上存在,青少年素质中就一定有企业家精神的成分。

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效果如何?调查中不难看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认为很好的比率为11.07%,好的比率为12.35%,较好的比率为19.75%,一般化的比率为35.00%,不好的比率为8.84%,很差的比率为4.98%,不好评价的比率为5.49%,不清楚的比率为2.58%。一般化是个中性概念,其他的合比率为43.17%,这个比率比不好与很差的合比率13.82%高29.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半数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的现状较好。

二、结论与思考

(一)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主流呈现积极向上态势

1.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了实质性进展

通过上述分析已经知道,近半数青少年已具备较好的企业家精神,通过2010年的调查显示,认为“创新”的比率为20.67%、学习比率为15.10%、冒险比率为13.47%、合作比率为11.84%、执著比率为11.75%、诚信比率为8.92%、敬业比率为7.55%、宽容的比率为6.26%、其他比率为4.46%。被调查的5个群体对青少年所具有的创新精神都予以肯定,对青少年的创新大加赞赏。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精髓,创新精神在青少年身上的体现,表明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了实质性进展。

2.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过程已得到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通常在大学里才听到“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却很少听到“要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更少或者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在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中要不要培养企业家精神就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在2010年的调查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家长、研究生、大学生中有3/4以上的人认为,需要培养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这表明他们开始关注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崇尚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3.青少年自身对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态度比较积极

社会氛围的形成只是外部环境的改善,要想得到有效的培养,作为当事人的青少年自己的态度很重要。调查显示,青少年认为非常需要的比率为29.24%,需要的比率为50.17%,这两项之和为79.41%,比科技工作者等7个群体的比率(75.53%)还高3.88个百分点。不需要(6.58%)、无所谓(6.99%)与不知道(7.04%)的比率之和为20.61%,比科技工作者等7个群体的相同项比率(24.40%)低3.7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青少年对培养自己的企业家精神的态度更积极。

综前所述,青少年已经受到不同程度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具备了一定的企业家精神,只是人们还不习惯“企业家精神”的提法。对于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社会已经有所重视,青少年自身的态度也比较积极。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中国的儿童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这是教育体制使然。创新潜能与想象力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基础。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能否提出培养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呢?在2010年的调查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家长、研究生、大学生的回答是:认为能的比率为24.30%,认为不能的比率为30.15%,认为很难的比率为18.46%,认为不好评价的比率为21.34%,认为不知道的比率为5.93%。不能是一种直接否定,很难其实也是否定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不好评价中的否定成分应该多一些,至少是态度不积极,不知道则是一种消极态度,综合起来看,只有不到1/4的人认为“能”培养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而3/4强的人持否定和消极态度。可见现有的教育体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

2.培养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学校教育不够

青少年大都是在校学生,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是否担当了这种责任?(1)青少年的看法。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他们对基础教育中有无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成分最清楚,他们的看法具有权威性。在2009年与2010年的调查中,青少年的看法:认为有的比率为32.01%,没有的比率为38.90%,不好说的比率为16.21%,不知道的比率为12.89%。单从有与没有来看,没有占了上风。(2)教育者的看法。在2009年与2010年的调查中,教育者的看法:认为有的比率为38.59%,没有的比率为40.41%,不好说的比率为17.36%,不知道的比率为3.66%。除了在比率上与青少年有不同外,排序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教育者也认为没有的占了上风。(3)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家长、研究生、大学生的看法。这6个群体在2010年的调查中他们认为有的比率为30.62%,没有的比率为44.39%,不好说的比率为14.72%,不知道的比率为10.29%。有的比率比没有的比率低13.77个百分点,二者相差较大。应该说,6个群体的体会很深,他们的看法一定有道理。

总的看来,在基础教育中,有一定的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教育成分,但远远未能适应现实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3.社会对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关注不够

第一,教育者最关心的不是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把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与科学素质这两项作为一个小系统让教育者选择,其选择排序是:都重要(42.93%)、科学素质(41.10%)、企业家素质(10.96%)、不好说(3.89%)、都不重要(0)。显然,没有教育者认为企业家素质与科学素质、不重要,但在两者间比较,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的教育者人数多得多。把企业家精神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让教育者选择,企业家精神则被排在第10位,而在438名教育者中仅有2名认同,可见,企业家精神在教育者心目中的地位很低。第二,家长最关心的不是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把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与科学素质这两项作为一个小系统让家长选择,没有家长认为企业家素质与科学素质不重要,但在两者间比较,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把企业家精神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让家长选择,企业家精神被并列排在倒数第一位。家长最关心的前三位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道德品质,没有家长关心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可见,企业家精神在家长的心目中没有地位。第三,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没有关注企业家精神。在2009年与2010年的调查中,从排序上看,企业家精神居第八位,并不是最后,但其比率很低,仅有1.93%,也就是在4,152名青少年中,仅有80人看重企业家精神,反映了企业家精神不是青少年最关注的问题。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研究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没有关注企业家精神。在2010年的调查中,以测试青少年同样的题目来测试这5个群体,企业家精神的比率不高,排在第六位。由此推断,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研究生、大学生最关注的不是企业家精神。

综合接受调查的8个群体的看法,人们最关注的前三位是身体健康、道德修养、人的尊严,表明对企业家精神关注不够,尤其是家长、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更是无心顾及“企业家精神”。

(三)改变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思路

1.厘清阻碍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虽有一定进展,但阻滞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还不少,找出并厘清其主要因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调查中,除上述青少年、教育工作者以外其余6个群体的总排序依次为: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观念陈旧、学生缺乏自主性、教师缺乏创造性、社会思维僵化、学生的能力基础太差、缺乏政策的有效指导、国家重视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其他。6个群体虽然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都有其选择个性,但总排序与各自排序的前二位完全一致,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观念陈旧均居第一、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学生缺乏自主性与排在第四位的教师缺乏创造性有些交叉。由此可以认为,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阻碍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第一因素,人们的目光聚集在教育本身的一些直接因素上,对教育以外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政策层面的间接因素关注还不够。

2.创造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环境条件

在教育上已经有培养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条件,但条件是不是很充分,应创造怎样的主要条件?6个群体的依次总排序为:教育体制科学合理、教育观念先进、学生具有自主性、教师具有创造性、社会思维活跃、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引导、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能力基础好、不知道、其他、社会广泛关注。从总排序上看,前三位是教育体制科学、合理、教育观念先进、学生具有自主性,这与6个群体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教育科技人事管理部门领导、大学生的各自排序完全一致。在创造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的主要条件上,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眼睛紧盯着的是教育层面,如教育体制科学、合理与教育观念先进等,对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政策层面的问题不大关注。在相关访谈中,被访谈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主要是人们对创造教育自身条件的难易度有所估计。

3.加强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工作

了解了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现状,分析了阻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应该创造的主要条件,再来看看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哪些工作?6个群体的总排序为:改革教育体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活跃社会思维、从小培养学生扎实的能力基础、国家要高度重视、不知道、出台新政策、引导社会关注、其他。6个群体的总排序的前两位与6个群体的各自排序完全一致,虽然在第三位的排序上出现交叉,改革教育体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仍然是一种集体呼声。由此得出结论,改革教育体制、更新教育观念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是加强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当务之急。

结语: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着力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更是实质性地培养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第一要素。客观地说,我国在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有了一定的成效,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青少年具备企业家精神的状况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国际形势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我们应当切实认真地认清培养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透彻分析阻滞发展的原因,进一步发挥有利因素,从主客观上创造条件,为培养青少年的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环境。我们要求青少年具备一定的企业家精神并不是希望他们个个成为企业家,但是如果我们忽略或轻视了对青少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青少年一代将在国际竞争力上大打折扣,价值理念与战略眼光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很多方面会落后并受制于他人。全社会应当尽快统一认识和高度重视,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共同开创青少年企业家精神培养的新局面。

[1]文 静:《社会企业家精神是社会创业的第一推动力》,载《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3日。

[2]张玉利 杨 俊:《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高邦仁:《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载《互联网周刊》,2009年第1期。

[4]侯锡林:《企业家精神:高校创业教育的核心》,载《高等工程教育》,2007年第2期。

[5]张晓歌杜文娟:《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素质的关系初探》,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6]田 耘:《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及对策分析》,载《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比率教育者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以步步高及永辉超市为例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