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下中专职业教育的学生认知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2012-01-27 11:43:55赵玲玲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8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职业

赵玲玲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中学,江苏 吴江 215217

建构主义下中专职业教育的学生认知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赵玲玲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中学,江苏 吴江 215217

本文根据相关建构主义理论及国家倡导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倡在中专职业教育中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加强协作与探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尽可能的实现校园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建构主义;中专职业教育;学生认知

引言

在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中,往往体现出的是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不同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本末倒置的将教师本身作为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往往都是被动的单向学习。

国家的新一轮课改中,提出课程应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及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方法,强调体验、实践、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习的整个过程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高以及自主学习的过程。

1 建构主义思想之根本

准确而深入的理解建构主义的知识体系内涵及教育意义,是我们解读建构主义思想本质的基础。

皮亚杰最早提出的建构主义主要是在认知领域的,强调的是内外因结合相互作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在皮亚杰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又进行了延伸,更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列鲁学派更深入的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所有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教学过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建构主义的内容很丰富,核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客观世界是现实存在的,学习者通过学习、生活和实践逐步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具备了根据已有可利用的经验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学习不单是教师将只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更是学习者作为主体,通过将新学习到的内容与原有知识和能力相互影响而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两者出现矛盾或者新旧结构存在冲突,那么将进行重组和改造。前者主要是侧重于内因,即“同化”,而后者则更多强调的是外因,即“顺应”。“同化”和“顺应”两者结合,就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不断形成一种“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模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和丰富。

2 中专职业教育现状

在职业教育中,我国的中专、中职及高职都存在非常广泛的市场,但这三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以中专为例,生源主要来自于升高中无望的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简言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的甚至是消极的抵制的。很多学校中,对于这样批次的学生,也十分头疼。如果遇到这样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消极抵制的学习,作为教师群体,自身的教学愉悦感不高,抱着“希望快点下课下班”的态度,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但十分可悲的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模式大量存在,且较为普遍。

可能很多国内外的调研员、学者、教育家都在思考,究竟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如何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并不应只是简单的喊喊口号,而应该明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什么是学习?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真正的走上教育第一线,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真正的走到一线教师中去。脱离学生的主体,脱离教师的主导,将是失败的理论研究,都是空谈。

3 中专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认知的问题分析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由于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差异,存在着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是以技术培训作为自己的教育方向。

目前我国国内的中专教学模式还是以学科本身为主的单元分段式,往往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工种或者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更多的侧重于学科的基础理论,而相对忽视了学生更加需要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某一个专业的教学模式,不管是中专、中职、高职还是本科、硕士、博士生等不同阶段,都十分的类似,而没有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去区分。本科、硕士、博士生等阶段由于相对基础知识的储备和分析能力较强,更多侧重的是理论分析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将中专、中职、高职等的教学模式进行照搬照抄,那么大方向就错了。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首先学习的周期较短,而且需要的是实际的应用。

以中专为例,教学的模式应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主,通过一定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而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能的训练上。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角度来看,由于学生层次普遍不高,如何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实际技能应用的方法,如何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举一反三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学校和社会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无缝”衔接,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上手,通过现有相关知识及技能,去适应社会需求,才是根本所在。

如果中专教学模式和本科及以上的教学模式类似,对理论知识体系结构的传授是很有益的,但对学生解决工作岗位上真正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首先对于中专教育模式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觉性不高的特点,在课堂上避免因教学内容、教学教具、教学辅助材料及多媒体教学中的学生注意力的无意转移,通过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进行更多的有意转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应在课堂内外注重引导,启发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或者得到某种学习的成果和成就感,使学生自己有学习下去的动力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另外,作为中转职业教育的教师,应更多的关注本专业的专业动向和市场动向,更多的引入一些国外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企业,提高在企业的生产经验,这样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能更好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也是亟需应该得到广泛普及的。

4 结语

在新一轮课改的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对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传统教育里面仍然根深蒂固,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变革。在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结构的前提下,先进行相应教育观念、理念的转变,使得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路必将任重而道远!

[1]〔美〕布鲁克斯著,范玮译.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1

[2]毛新勇著.建构主义环境的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99(1)

[3]薛立军,张立珊主编.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1

[4](美)费等(Feden,D.)著,王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1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39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教育(2017年41期)2017-11-19 15:59:52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教育(2017年30期)2017-08-31 06:19:33
我爱的职业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13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