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临床见习在儿科教学中的作用

2012-01-27 07:00:53张文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病源病患典型

张文华

(安徽省滁州卫校 安徽滁州 239000)

浅议临床见习在儿科教学中的作用

张文华

(安徽省滁州卫校 安徽滁州 239000)

目的 通过总结当前儿科教学中临床见习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方法。方法 通过在临床见习带教后对学生进行谈话调查。结果 目前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例如病源不足、学生和部分教师对临床见习教学不重视等。结论 针对当前儿科教学中临床见习所产生的问题,应该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见习的质量和效果。

儿科教学 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儿科教学中学生从理论接触到实践的一个起点。在开始儿科的临床见习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仅仅是来自于书本或者教师的传授,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儿科的临床缺乏感性的认知,因而提高见习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临床科学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的重要一步。本文笔者也将就临床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 当前儿科临床教学见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病源紧缺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

目前由于学生人数明显的增加,导致了儿科临床见习的病源与病种相对不足;此外儿科的病源也与季节、时间外界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冬春季节是疹性疾病的多发季节,而夏季则是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但是教学计划是没有季节性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来进行。从而容易导致在教授学生某一种疾病的课程是,见习教学中临床没有相应的典型教学病例,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这种疾病的临床体征与典型的临床特征没有深刻的印象。

1.2 病患家属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由于多年来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儿科病员多为独生子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医护人员与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病员家长也讲医患关系定义为消费关系,因此学生在临床见习中面对病员家长往往遇到不配合的态度。即使有愿意配合的家长,经常出现学生轮番询问病史、查体、容易增加患儿以及家长的心理负担,产生畏惧心理只能冷漠相待,甚至拒绝示教。

1.3 部分带教教师准备不足、部分学生对见习不重视

由于儿科的临床工作繁重,同时医患矛盾日益尖锐,从而增加了带教教师的思想负担,不愿意在见习带教中有太多的付出,不进行充分的准备;即使遇到病患及其家属不配合,也不进行进一步说服,将宝贵的临床见习变成一次理论教学课甚至成为一次过场,导致见习质量不高。同时部分学生思想上认为儿科大夫责任重,工作忙对儿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重视实践学习的机会,也是导致学习效果不好的一个方面。

1.4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传统的临床见习主要是按章节进行系统见习,往往是见习课时由老师带学生看病人,即“小讲课一学生看病人一讨论总结”的单一模式,易使见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常常提不起学习兴趣。

2 提高儿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加强医德教育,促进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建设

医德教育是临床见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临床见习也是将学生转化身份成为医生的一个过程。也是塑造学生未来良好医德医风以及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时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贯彻人文关怀思想,以人为本。积极争取患儿家长的配合。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同情、了解病人,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使用语言技巧、动作等方式来与病患家属进行沟通,产生良好的互动来使家属愿意配合教学。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人文知识。

2.2 要灵活多变的安排临床见习

由于病源相对于生源的不断减少,各大医学院校都出现了教学病源不足的情况。同时由于医疗体制的改变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有部分病患不愿意充当教学病源、配合临床见习,这样更加加剧了教学病源不足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灵活的安排临床见习,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在见习的时间安排上,可以根据疾病的多发季节,时间来灵活的科学的安排见习计划。同时也可以在见习中将见习学生分为几组,实行轮流交换见习教学,将学生进入病房的见习时间打散,减少病患心理负担。

2.3 改变偶尔见习模式

2.3.1 由于病源的不稳定性以及经常出现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以往见习教学中遇到的典型临床病例收集整理成教学病例 将这些收集整理出来的典型教学病例应用于见习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见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吸收;此外可以采用仿真教学,通过采购相关的教学模具来观察疾病的典型体征,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众多的信息化手段也可以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例如使用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将典型病人的临床特征拍摄下来,让学生在分析病例的同时也能够有一个直观深刻的印象。

2.3.2 在临床见习教学中使用典型病例讨论的教学方法 选取典型的临床病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去,在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将小组的讨论意见在黑板上写出,并指出该病例的病史特点,同时由其他学生来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来进行汇总指导,指出学生发言中的不足之处,并公布正确的诊断结果,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和总结出病史的特点与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的能力。

归根结底,临床见习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儿科见习也是学习儿科医学知识,进入到儿科临床的重要一步,在临床见习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我们能够探索出新的方法来解决,从而适应临床教学的各种变化,从而更好的为临床见习教学服务,更好的为祖国培养出跟多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1]孙利群,金新.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改革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3).

[2]景玉芳,李静.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生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3).

[3]张晓丽,李新征.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1).

G424.4

A

1672-5654(2012)01(a)-0180-01

2011-12-10

猜你喜欢
病源病患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6:10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大便难候”“大便不通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咳逆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