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桑晓旻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王卫 桑晓旻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行新辅助化疗CMF方案2周期,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52例(47.3%),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5年生存率为63%,10年生存率为54%;接受新辅助化疗者115例(52.7%),化疗方案均为CMF,化疗周期为2次;中位生存期为133个月,5年生存率为65%,10年生存率为44%。在有无新辅助化疗因素上,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认为病理有效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高于临床有效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临床有效的患者,病理有效才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目前国际上已公认,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多采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后手术,术后化、放疗等综合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对11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患者随访观察,分析对预后影响。
1.1 一般资料 收集大港油田总医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临床分期为IIB及IIIA~IIIC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110例均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均为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女性,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记录其生存时间。
1.2 用药方法 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初步确诊后,用CMF方案化疗,21d为1周期,术前化疗2周期。
1.3 评价标准 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定义为从确诊到出现乳腺癌局部区域的复发或远处转移或对侧乳腺癌或死亡的时间。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istant disease free survival,DDFS)定义为从确诊至出现远处转移的时间。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定义为从确诊到出现死亡的时间。
1.4 病理诊断情况 本研究样本共有110例乳腺癌病例,组织病理学诊断比例为100%,其中以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90例,占81.8%,5例小叶癌,占4.5%,10例髓样癌,占9%,腺癌5例,占4.5%,其它类型癌3例,占1.2%。乳腺癌的分类主要参照1999年中国抗癌协会编写《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分册中的方法进行分类。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标准。全部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生存分析,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方法。
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50例(45.5%),中位生存期为120个月,5年生存率为63%,10年生存率为54%;接受新辅助化疗者60例(54.5%),化疗方案均为CMF,化疗周期为2次;中位生存期为133个月,5年生存率为65%,10年生存率为44%。在有无新辅助化疗因素上,二者之间差下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单因素生存曲线见图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图1 单因素生存曲线
新辅助化疗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标准的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分期,有助于局部病灶的手术切除,显著降低或延缓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机会,提高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已经评价的许多化疗方案中,从客观反应标准来判断、最有效的方案通常是在患者局部治疗前给予3~4周期紫杉醇类与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应用[1]。在多西他赛和蒽环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报道中,肿瘤的总体缓解率可达40%~94%。临床试验证实,在新辅助化疗中,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蒽环类抗生素基础方案后序贯加用多西他赛可产生更好的临床疗效,使pCR(病理完全缓解率)升高[2-3]。
在本组资料中,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但是结果证实,与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有以下几点因素:(1)由于本组病例较早,患者接受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CMF,尚未使用目前证实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有效的多西他赛和蒽环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2)化疗疗程均为2疗程,而非NSABP和ECTO的临床试验推荐的3~4疗程。(3)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缓解患者的生存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4]。(4)约20%的乳腺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新辅助化疗将延误局部治疗的时机[5]。
总之,随着新辅助化疗(NCT)概念的确定及多项研究的广泛开展,新辅助化疗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案。通过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根治手术切除率,甚至是进行保乳手术。但是新辅助化疗也有局限性,在治疗上应根据患者自身和肿瘤的特点,制订合适的个体化新辅助化疗方案及综合治疗方案。
[1] 鲍时杰,夏国安,王文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8):704-705.
[2] Hurri A,Fleming MT,Baker SD,et a1.Pharmacokinetics and toxicity of weekly docetaxel in older patients[J].Clin Cancer Res,2006,12(20):6100-6105.
[3] 王成刚,余之刚.多西紫杉醇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32(7):539-542.
[4] Fisher ER,Wang J,Bryant J,et al.Pathobio logy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NSABP) protocolB-18[J].Cancer,2002,95(4):681-695.
[5] Fisher B,Bryant J,Wolmark N,et a1.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on the outcome of women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J].Clin Onco1,1998,16:2672-26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2.19.078
300280 大港油田总医院(王卫 桑晓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