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馨 丁国开
云南省施甸县计划生育服务站(678200)
·个例分析·
早期妊娠完全性胎盘植入1例处理分析
祁 馨 丁国开
云南省施甸县计划生育服务站(678200)
女,30岁,已婚,因 G4P1,停经45d,于2011年3月20日经某医院诊断为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病理检查报告为胚胎组织。术后一直有恶心、呕吐,偶有下腹疼痛伴阴道流血,无胸痛、咳嗽、咯血等。4月14日腹痛加剧,遂到笔者进修的某三甲医院就诊。入院时检查: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较差,表情痛苦。宫颈光滑、宫口微开,宫颈无举痛,子宫增大饱满,双附件区无压痛。B超检查报告:子宫右侧探及4.0cm×1.0cm的稍强回声光团,距子宫浆膜层0.9cm。在B超监视下,行宫旁阻滞麻醉下刮宫术。术前检查宫腔深10.5cm,不规则,组织粘连较紧,反复吸刮,术后宫腔深10cm,出血25ml,术中清除组织15g送病理检查,报告见绒毛样组织。术后给甲氨蝶呤60mg杀胚治疗,仍有阴道流血,色鲜红。4月20日B超复查探及子宫右侧3.1cm×2.0cm稍强回声光团,距子宫浆膜层0.8cm。血β-hCG为4 200U/L,尿β-hCG为5 400U/L。在腹腔镜监视下行阴式子宫吸刮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子宫前壁近右侧宫角处浆膜面凸起约4 cm,双附件无异常。术中吸刮出机化组织及陈旧性血凝块共约30g,出血约80ml。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10U,病灶注射甲氨蝶呤60mg。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见绒毛样组织。4月29日彩超报告:子宫右侧探及2.1cm×1.8cm的稍强回声光团,距子宫浆膜层0.7cm,宫腔分离0.8cm。血β-hCG为4 800U/L,尿β-hCG为5 200U/L。经再次病例讨论后于4月30日在全麻下开腹行病灶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妊娠组织穿破子宫浆膜层,无活动出血,切除病灶中央见陈旧性血块。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见绒毛样组织。诊断为妊娠早期完全性胎盘植入。出院时血、尿hCG在正常范围。
患者入院时追问病史,述在某院施行人工流产术时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医生告之刮出物不完整,若有不适及时就诊。入院后,给予两次清宫术,术中发现组织粘连较紧,术后病理检查见绒毛样组织,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为胎盘植入。胎盘植入常因多次刮宫或宫腔感染使局部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或缺陷是胎盘植入的病理基础,因此所有子宫内膜疾病都容易导致胎盘植入[1]。胎盘植入在诊断上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血尿β-hCG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彩超往往提示宫腔内见不均质回声团块,与子宫分界不清,其周围血流丰富,宫壁及团块内均见高速低阻血流信号[2]。要注意避免胎盘植入漏诊。治疗上,不能盲目刮宫,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与否、植入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部分植入患者,刮宫术后可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完全性胎盘植入患者,首选止血方法是子宫次全切除术,但术后丧失生育能力,对卵巢供血和正常功能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会给年轻、未生育妇女带来较大痛苦。对于病灶较小的完全性胎盘植入患者,可参考采用子宫病灶楔形切除。另外,子宫动脉栓塞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止血方法,并可保留子宫,但因胎盘病灶未清除,须监测血尿β-hCG。本病例行子宫吸刮术1次,B超监视下刮宫术1次,腹腔镜监视下阴式吸刮术1次,并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均未清除妊娠组织,最后行子宫病灶楔形切除术方治愈出院。早期妊娠完全性胎盘植入若处理不当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苏林.早期终止妊娠胎盘植入1例[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5):316.
2 王新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完全性胎盘植入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2):5.
2011-09-20
2012-01-16
[责任编辑:张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