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安,刘 曦
(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100142,北京)
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北京市在开源的同时,坚持把节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模式,使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2003年北京首次提出了“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的“三要水”的思路,2006年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三要水”理念的主要内涵。“向观念要水”就是注重节约意识的培养,让水在良好习惯中节约下来;“向机制要水”就是注重法律制度建设,运用市场机制节水,让水在文明行为中节约下来;“向科技要水”就是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在技术进步中节水,让水在结构调整中节约下来。在“三要水”节水理念的指导下,全市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不断完善适应水资源特点的节水型社会体系建设,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保障了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圆满举行,支撑了首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1)加强节水宣传教育
向观念要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节水宣传舆论氛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节水环境,并从道德对公众进行引导,从细微处着手,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利用“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先后开展了“节水一日”“全面普及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节水减排力度,迎接绿色奥运”“节水洗车·在行动”等一系列节水主题宣传活动以及“百户节水家庭评比”“节水短信大赛”“做文明有礼北京人、节水护水我先行”“留住一桶水”等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利用各种媒体,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倡导文明、绿色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促进养成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水光荣、护水高尚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市民参与节水的积极性,使节水成为北京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行为,增强了市民的节水意识。
(2)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是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在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培育社会公众节水理念,增强节水意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的带头作用,大力开展节水型单位(小区)创建工作,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共完成1 657个节水型单位(小区)的创建。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北京市已创建节水型单位(小区)近10 000个,其中市级节水型单位(小区)近3 000个,并从中涌现出诸多节水典型。
2006年以来,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先后被列入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在节水体制、节水机制、节水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了区域性节水型社会建设。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为全面推进依法节水,北京市注重法律法规建设,先后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0余部,用法律制度规范了全社会的节水行为。近期又对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了节水奖惩政策。针对洗浴、洗车、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社会关注的重点用水行业,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上述行业的用水管理规定。
(2)完善水务管理体制
北京市建立了水务四级管理体制,以北京市水务局为第一级管理单位,第二级为区县水务局,第三级为乡镇水务站,第四级为村级用水者协会,实现了北京市水务层层管理、全面覆盖。
(3)强化用水单位计划管理
多年来北京市不断强化对社会用水单位的管理,全面实行计划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目前全市约3万个社会单位全部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并实现了全口径用水计划管理。年初对各单位下达分水源用水计划指标,年内对计划指标执行情况按月进行监督检查,对超过当月用水计划的单位及时发出超计划用水预警通知,对全年超计划用水的社会单位按规定收取2~4倍超定额累进加价。
(4)建立高耗水行业退出机制
为清退“三高”用水企业,淘汰低端业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对现有企业及新建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水效指标,设定了准入标准。下发了 《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加快“三高”企业的退出步伐。“十一五”期间共退出了近200家“三高”企业,实现了工业用新水零增长。
(5)建立节水工作联动机制
水务工作涉及面广,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建立了节水工作联动机制,使全市各个相关单位共同完成节水工作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节水工作大会,布置安排全年的节水工作任务,明确政府各部门节水工作责任,并定期通报节水任务完成情况。
为加强节水执法,近年水务部门联合城市综合执法局、工商局、商委等部门连续开展“百日整治行动”,对全市非法洗车、洗浴等进行集中执法。通过联合执法、督促改进、反复检查、吊销营业执照等手段,有效杜绝了洗车、洗浴中浪费水的现象,充分发挥了北京市节水联动机制的作用。
(6)完善节水目标考核机制
为促进各区县开展节水工作,北京市建立了区县节水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年初制定区县节水目标,签订节水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等次进行奖励。
考虑到节水工作的社会化特点,近两年节水目标责任书的签订由原来市水务局与区县水务局签订改为市水务局代表市政府与各区县人民政府签订,从而把节水提升为政府的责任,推动了全社会节水工作的开展。
(7)完善水价体系
通过调整不同行业用水水价以及对再生水实行政府补贴保障下的低额水价,完善水价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由政府推动变为有经济收益的多种激励推动。北京市自1991年开始逐步上调自来水价格,截至2010年北京市水价已经过10次调整。
(8)其他制度建设
北京市坚持实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逐步规范落实节水、中水、雨水利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在城区全面落实社会单位节水“六必须”制度。
(1)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和节水科技支撑体系
北京市在发布农业用水定额、公共生活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的基础上,逐步将取水定额上升为地方标准。编制了《建筑中水运行管理规范》《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再生水灌溉绿地技术规范》《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自备井水表安装使用规程》等多项地方标准。
(2)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器具推介会,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推进节水型器具的普及。近年,北京市先后开展了为城市低保户免费更换节水器具,与相关企业联合组织“换掉旧马桶,节水售后双保障公益活动”等活动,使节水器具普及率逐年提高。目前全市公共场所节水型器具普及率接近100%,居民家庭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了92.7%。
(3)大力开展节水技术改造
依托科技优势,北京市着力研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用水效率的方式方法,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和产品。每年全市都要完成百余项节水技改项目,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共完成1 155项节水技术改造项目,累计节水5 477万m3。
(4)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针对资源型缺水的现实,北京市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和雨水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地表水、地下水、雨洪水、再生水和境外调水等多水源互联互调的水源保障格局,缓解了北京市的缺水局面。
再生水利用方面,全市9座热电厂生产冷却用水已全部用再生水替代,有10余处湖泊、公园以及70%以上的城市河道以再生水作为主要补水源。全市1 200 hm2的绿地实现了再生水灌溉。全市宾馆饭店、机关、小区建设再生水设施400个,年处理回用中水2 000万m3。2010年全市共利用再生水6.8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9%。再生水已成为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之一。
在雨水利用方面,北京市在公园、学校、机关办公楼、居民区及公共绿化区域广泛建设雨水利用工程,在上游山区结合小流域治理修建集雨工程。全市已完成了1 500项雨水利用工程,年综合利用雨洪水3 600多万m3。
通过不断强化节约用水工作,北京市用水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在GDP增长近一倍、人口年增长60万、公共绿地增加近7 000 hm2、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全市年用水量基本维持在35亿m3左右。
北京市坚持“三要水”的战略思路,目前各项主要用水指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用水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2009年已基本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水规划制定的目标。
2010年北京市万元GDP用水总量为25.5 m3(含再生水,现价),较2005年的49.5 m3减少了48.5%,是全国平均值193 m3的13%,是上海市87 m3的29%,与天津市基本持平。2010年北京市年工业用水量由2005年的6.8亿m3减少到了5.1亿m3,其中新水减少2.2亿m3。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现价)取水18.8 m3,比2005年的39.8 m3减少了52.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01%。2010年农业用水量由2005年的13.2亿m3下降到11.4亿m3,其中新水用量减少3.6亿m3。农业万元产值用水为917.1 m3,较2005年的1 346.9 m3减少了31.9%。农业节水灌溉率达到了88%,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8,居全国领先水平。
北京市2010年用水总量为35.2亿m3,较2005年的34.5亿m3增加了2.03%,其中新水用量由2005年的31.9亿m3下降到28.4亿m3,再生水用量由2005年的2.6亿m3增加到6.8 亿 m3。
在用水结构上,随着人口的增加、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用水刚性需求增加,北京市生活、河湖环境用水逐步增多。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工业用水量明显减少,用水结构日趋合理。
[1]冉连起,金良浚.北京节水型社会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2]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十一五”节水基础数据汇编[R].2011.
[3]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十一五”水务发展规划成果汇编[R].2006.
[4]夏占义.认清形势,应对挑战,全面推进北京节水型社会建设[R].2011.
[5]姜文来,唐曲.北京市水价改革研究[J]. 水利经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