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黄燕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设备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我国近期卫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于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化医院的公益性,使公立医院名符其实;不仅保障人民群众的平等健康权和医疗权,还要承担公共卫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救援。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第一章第四节应急管理,明确要求医院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医学工程部门作为医院重要的物资保障和技术支持部门,必须按照医院应急体系要求,配套完善相应的应急保障体系,为医院应急预案实施提供有力的保证[1-2]。
建立医学工程应急保障体系的目标在于能在非正常、突发情况下,尽量保障正常医疗秩序的安全、有效运行。非正常情况不仅包括来自医院内部发生的电力、水、气、急救设备故障等原因引发的安全隐患;还有发生在医院外部的,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引发的骤然急需的医疗服务需求。下面从科室应急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完善、生命支持设备配置和管理、卫生材料和器械应急供应等方面,探讨医学工程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
成立以科室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包括:① 医疗设备、卫生材料和器械的采购员、保管员,其职责为保证卫生物资的及时供应。② 负责生命支持、急救设备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其职责为保证应急设备的安装、调配。③ 科室管理人员担任协调联络员,其职责为负责联系医院相关部门,保证医院指令和信息上传下达的畅通,保证应急小组工作与医院应急指挥高度协同一致。
每个工作岗位至少由2名以上成员合作承担,相互之间具备替代的冗余工作职能。各人员按照医院应急管理制度要求,保持通讯工具全天候畅通;成员在接到报令后,启动既定工作预案,并迅速赶到现场,按照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4]。
制度是规范化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只有建立高效完善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及时开展。特别对于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应根据灾害易损分析性的结果制定各种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各项应急工作预案应包括:卫生材料、设备、器械的应急供应预案、生命支持、急救类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方案、急救设备调配管理制度、应急卫生物资的紧急采购制度、常用应急物资的库存管理制度、各种常见爆发性疾病卫生物资供应储备预案等,以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5]。
在工作预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流程的各项环节,突出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特点。同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查找存在的不足,以持续改进工作应急预案。
尽管目前多数医院的市政供电系统为双路供应,但仍不能解决因医院内部原因,引发的短时供电故障。这样在重点科室的重要设备供电保障上,必须配置电源备用系统,以应对突发事故。例如:在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的专用设备电源线路上,配备统一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在购置生命支持、急救设备的附件配置选择上,比如: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血液透析机、CRRT机等设备,选择加装后备电池,已防应急之用。这样在外部供电系统不正常时,备用电源系统能维持设备正常运行,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治疗;保证了供电恢复期内的重要医疗活动安全。
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急救设备管理中心,将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等设备集中于一处,全院统一管理。这样能时刻保证在全院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冗余急救设备;保证各科室的生命支持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在第一时间内被备用机替换。而且在突发事件下,还可以立即将批量的急救设备投入应用。与之集中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全院急救设备的调配管理制度,全盘了解各设备的使用时间规律(如某些科室急救设备仅白天使用),紧急情况可分时调配使用。另外,医院还可尝试与设备供应商谈判,将公司该地区的备用机放在医院急救设备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一方面备用机可经常地使用,使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因医院设备高效使用,急救设备后备相对不足的问题,相应提高了医院的应急能力。
从保证医疗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角度讲,建立和保持一定量的应急物资储备是十分必要的。储备的卫生应急物资种类包括:球囊呼吸器、咽喉镜等人工器械,止血、清创等手术器械,注射器、压舌板等一次性卫生耗材等。医院根据疾病季节性的特点和突发事件的相对规律,对物资的具体数量、种类进行周期性调整。例如:冬春季呼吸类传播性疾病、夏季的消化类传播性疾病、春运期间多发的交通创伤等问题,有针对性准备一定量的卫生物资存储,并周期性更新库存物资,以保持为医疗一线良好的应急保障能力。
当然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医院库存物资的数量、种类不可能满足大规模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需求。这就需要医院一方面与本地区的兄弟医院加强沟通,保持设备、物资相互共享交流的机制;另一方面需与有实力的公司构建一个可靠、高效的应急物资供应网络。医院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众多长期合作良好的供应商中,考察筛选出一个仓储能力强、信誉度高、快速响应能力强、能够满足医院全天候供货的优质公司。在日常供应中,在同等条件下,医院多为公司的业务提供优惠便利条件。与之回报,公司可在特殊时期,能及时供应所需物资,解决医院的一时之需。合作双方从长计议,双赢发展[6-9]。
三级医院的评审是持续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照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的具体要求,通过改进和完善医学工程应急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医学工程管理水平和对医疗一线的服务能力,为医院发展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1]山东省卫生厅.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S].
[2]吴宇彤,王光芝,姚峥,等.医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统筹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6(11):835-837.
[3]罗宏,郝涛.医院应急体系建设中的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09,24(1):58-59.
[4]吴正煜.临床医学工程应急保障预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0):943-944.
[5]付京波,王平.奥运会医疗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6):416-418.
[6]沈伟峰,洪玉才,干建新,等.区域性灾害医疗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6):407-409.
[7]王树楷,张民.医学工程部门在非常时期的危机应对[J].医疗设备信息,2003,(7):3-4.
[8]汤黎明,吴敏,吴铁兵,等.灾害性突发事件急救对医疗设备器材综合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3,27(3):226-227.
[9]唐华,刘云,陈立,等.特大地震灾害时医院医疗器械的应急供给与管理[J].西部医学,2008,20(5):11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