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华
提高效能监察效率亟须引入信息技术,创新监察手段,将监督的思维方法转化为程序语言,去辨识风险、预警行为。
2008年,中国石化率先在国有企业中实施业务公开,按照“决策民主,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宗旨,规范公开工作程序,引入信息技术,研发公开平台,在全集团109家企业和部门搭建网络公开平台,对123项重点业务和资源库管理进行网上公开,开展网上巡视工作,并将其作为常态化监督工作新模式加以固化。
开展业务公开,是效能监察手段的创新举措,它对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以下支持。
业务公开信息为效能监察选项提供依据。效能监察立项环节,可选择网上巡视反映问题集中的业务领域,对其进行专项“体检”,提高效能监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业务公开信息系统为效能监察提供实时监督平台。效能监察项目实施中,借助业务公开网上平台,对项目监督对象的履职实时监控,跟踪发现疑点,为现场核实提供线索依据。
业务公开发现的问题可为效能监察监督检查提供支持。可确定为效能监察现场检查重点,举一反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扩大对同类业务的检查范围,促进效能监察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业务公开为监督效能监察整改提供了支撑。在督促整改落实方面,业务公开起到了镜子作用。根据“效能监察建议书”或者“效能监察决定书”,通过公开平台,对比整改通知下发前后的数据变化,跟踪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切实促进经营行为的规范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中国石化借助信息化手段在企业效能监察领域广泛使用,在国内尚属首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业务公开要发挥更大作用,应在以下方面着力。
建设完善机制是增强业务公开工作效果的前提。企业开展业务公开,须紧扣经营发展中心,作为支持中心工作的一项监督服务实施。在此定位下,结合实际确定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并建立公开工作制度、网上巡视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开的作用。巡视中,分析研究市场情况、政策变化,适时反馈工作意见,促进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配置过硬队伍是增强业务公开工作效果的基础。配置业务公开干部,首先,思想觉悟必须过硬。信息上载员,要坚持公开原则,及时公开业务。网上巡视员要监督别人,自己的思想觉悟要过硬。其次,专业水平要过硬。网上巡视组成员要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刻苦钻研的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最后,强化网上巡视员的配置与培训,定期实行巡视岗与业务岗之间的岗位轮换,增强巡视效果。
把握关键环节是增强业务公开工作效果的条件。网上巡视工作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举一反三,以点促面,提高网上巡视的效率。以油品销售为例,油价的波动、政策调整、供求变化、分区资源的投放都会对成品油经营策略、价格执行产生影响。巡视前,要先对巡视员培训相关内容,使其掌握相关的市场、政策信息,找准监督资金、实物和信息的突破口,确定巡视重点。调价前,重点关注企业大单客户、库存已售未提,倒单,截留调价利差等情况,率先对其中违规操作进行整治,起到示范作用。
丰富监督形式是增强业务公开工作效果的保证。最大限度发挥业务公开的作用,需认真研究巡视内容,拓宽巡视渠道,丰富监督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时巡视,促进相关制度的落实。增强巡视工作效果,需不断开拓信息通道,调动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合力,深入核查疑点问题。加快与合同管理、生产调度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拓展监督的外延,提高问题核实效率。
加大核实问题的整改是提高业务公开工作威慑力的保障。建立问题通报机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完善考评体系,将业务公开发现的问题纳入管理评价,对重大问题实行综合考评一票否决,增强公开的威慑力,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促进业务公开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