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建
四川省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西昌 615000
1.1 西医治疗
1.1.1 手术扩创 笔者认为本病治疗首先应及时彻底清创,予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直至有出血的健康组织为止。但因该病变皮下呈深坑道状,一次很难彻底清除,主张多次清创。手术当作多处切口对口引流,以确保所有坏死部位得到彻底切开。切口应足够大,直至用器械或手指无法将皮肤和皮下组织从深筋膜分开为止,必要时配合拖线疗法。肛周两侧脓腔较浅可保留橡皮条引流,较深时放置胶管或双套管引流冲洗。这样即达到了引流通畅又能保护肛周皮肤,损伤小、疗程短、方法简单,一般不需植皮,瘢痕小。避免了广泛切开面积过大损伤组织过多,影响肛门功能及愈合或需植皮等缺点。
1.1.2 局部用药 充分暴露、敞开引流,采用的暴露治疗措施使创面处于通风透气的环境中,不利于厌氧菌生长。伤口敞开换药,用3%双氧水、0.5%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再用双氧水溶液纱条或甲硝唑纱条疏松填塞伤口内。若创面分泌物逐渐减少,肉芽组织新鲜则改用生肌散、湿润烧伤膏 (美宝)或贝复剂以促进创面愈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同在创面分泌物多时或分泌物未排尽时,暂不需加强饮食营养。
1.1.3 合理的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为坏死性筋膜炎提供了有力保证,应选择有效的大剂量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的抗生素联合治疗。在未得到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前,早期应用2~3种抗生素,最好以广谱的和抗革兰氏阴性杆菌配合使用,抗生素首选头孢菌素类。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如大剂量青霉素钾、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甲硝唑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脆弱类杆菌高度有效,长期应用无毒性。另外还应依据脓液和血液培养的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剂量抗生素持续使用1周以上,应注意体内是否有霉菌感染。
1.1.4 全身支持 全身支持治疗同样是治疗坏死性筋膜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抗生素对病原菌的疗效,促进手术创面愈合的前提。由于组织大面积的坏死、渗出;多次清创、引流等处理对机体的损耗极大,加之毒素广泛吸收,造成全身的中毒反应。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的补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至关重要。一般可用新鲜的血浆、全血、正常人体白蛋白,如有条件可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另外,结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进行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2.1 中医内治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坏死性筋膜炎分为三型,即火毒蕴结证、热毒炽热证和阴虚邪恋证。①火毒蕴结证方选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减。药用:金银花20g,防风10g,白芷10g,陈皮10g,生甘草10g,白芍 15g,云英 10g,地丁 15g,皂角刺 10g,枳壳10g,大黄10g。②热毒炽热证治以透脓托毒。方选透脓散(《外科正宗》)加减。药用:生黄芪15g,当归12g,穿山甲10g,皂角刺10g,川芎16g、漏芦12g。③阴虚邪恋证方选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加减。药用:青蒿10g,鳖甲10g,细生地15g,知母 10g,丹皮10g、党参 30g、黄芪20g。
2.2 中药外治 ①中药熏洗:采用祛毒汤加减 (五倍子、蒲公英、马齿苋、黄柏、川椒、苦参、朴硝)熏洗坐浴,促进术后水肿消退,组织蛋白凝固,促进创面愈合。②中药换药:a初期:运用具有提脓去腐作用的药物,如:九一丹、八二丹透脓去腐,使疮疡内蓄之脓毒得以早日排出,腐肉得以迅速脱落。b中期:腐去肌生,术后三至四天,创面可见肉芽呈殷红色、润泽、肉芽坚实、颗粒较小而均匀、平整,触之易出血,分泌物似血浆,改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外敷无菌纱布,胶布固定。c后期:生肌收口,术后七至二十天,用生肌散或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生肌生长,使创面迅速愈合。
微波热效应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组织代谢增快,白细胞吞噬作用加强,促进局部病理代谢产物吸收,产生消炎、消肿作用。
治疗坏死性筋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彻底清创多切口引流),合理运用抗生素,特别是术后创面处理以中医中药为主,有利于创面早日愈合。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症状消除快、疗程短、复发少、费用低、安全可靠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