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居艺术看徽商文化的儒学底蕴

2012-01-26 08:30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建材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西递宏村徽商

杨 栋 孙 毅(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古徽州位于安徽南部、新安江上游,历史上曾称歙州、新安,是徽商的发祥地。徽商以儒学为指导思想,逐渐形成了具有共同社会心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礼仪风尚的徽商文化。建筑遗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和发展印痕,古徽州的宏村、西递是徽商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徽商文化的历史沉淀。通过对宏村、西递民居艺术的挖掘,不难发现徽商文化中一脉相承的儒学底蕴。

1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由来已久,既包含着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地适应与遵循,也意味着人对作为主宰与命定的“天”的被动顺从与崇拜。“天人合一”观念成熟于先秦时期,强调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经董仲舒等汉儒的发挥,“天人合一”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面“感应”的有机整体的宇宙图式,重视国家与个体在外在活动和行为中与自然和社会相适应、合拍、协调、同一。经宋明理学的诠释,“天人合一”更是被提到了空前的哲学高度。“天”主要是“理”,即精神和心性;“天人合一”则是一种心灵的道德境界,即将伦理道德作为本体与宇宙自然相通而合一。至此,“天人合一”的感性现实面和具体历史性被忽略乃至取消了。季羡林先生对其做了形象的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简单来说,儒家文化语境下的“天人合一”,就是要寻求和实现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宏村、西递古村落的选址、布局、构建和房屋的结构设计,充分体现出徽商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认同与追求。宏村被誉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整个布局依牛形规划,房屋栉比鳞次,巷道纵横交错,水系科学合理,步步入景,处处皆画,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谐和。其中,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九曲十弯的水道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村外的“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则为“牛身”。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防盗等因素,而且有利于调节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何妨涉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的良好环境。西递村落呈船形,村内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色调朴素淡雅,远望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清人曹文埴曾这样描述:“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宏村、西递俨然是一幅水墨长卷。

在宏村、西递古村落中,“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天井的目的在于通天接地、藏风聚气,蕴含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民俗观念,折射出谦恭温和的儒家中庸思想。而徽州民居中的木雕艺术,素有“文人木雕”之雅称,其中所蕴含的古典美学思想,正是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精神。木雕选材不拘一格,既有“阳春白雪”的柏、檀、樟、梓、榧、楠,也有“下里巴人”的松、杉、榆、柳、槐、杨。这些材料大多不施彩漆,喜用桐油,以体现木质的天然纹理之美,显得质朴自然。有些材料即使赋色,也是十分单纯,通常只用红、黑及金色,显得沉稳大气。它们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徽商文化。

2 书香传世的价值取向

以程颢、程颐、朱熹等为代表的新安理学,曾在中国思想史上起过重大影响,而在古徽州地区的传播和影响尤为深远。朱熹以读书为乐,曾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还写过《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要不断学习,读书进取。因此,在这种文化气息下,徽商格外重视习文守信,“贾而好儒”,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经营,讲求“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获利以后往往还乡办义学,建书院,造福乡里。

宏村、西递古村落弥漫着浓郁的尊师重教文化气息。两地民居颇多楹联,而强调“读书学识”、“德育至上”的楹联比比皆是,透露着丝丝书卷清香,彰显出徽商的儒雅风范。徽商信奉“读书好,经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一般在梁柁上左雕蟾宫折桂的书生,右雕经营四方的商贾,特意将书生和商人塑造在一起,生动地体现了徽商的人生态度和儒商的特点。而“状元及第”、“文科殿试”、“武科殿试”、“长亭送考”、“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衣锦还乡”、“文王访贤”、“鱼樵耕读”、“太公垂钓”等故事,宣扬孔孟之道,标榜科场功名,是徽商民居常用的木雕题材。流露出徽商大富之后的一种微妙心态,希望后代读书致仕,永葆富贵。

宏村、西递古村落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环境最优美的地方,往往用来建造学堂。宏村的南湖书院由“志道堂”(教师讲习之所)、“文昌阁”(奉设孔子牌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学子阅览儒家经典)、“望湖楼”(学习间暇观景休息之地)和“祗园”(内苑)组成,气势雄伟、宽敞明亮,坐北朝南、视野开阔,前临碧水、后连楼舍,粉墙黛瓦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3 重孝尚礼的文化传承

在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相当广泛,涵盖社会组织、政治体制、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的多个方面。《左传》引孔子之语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仁释礼,强调克己复礼和中庸之道,主张以礼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建立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秩序。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礼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基本规范。

祠堂是宗法礼制的基本元素和维系家族的联系纽带。“历史上,徽州曾有大小祠堂6000 多座。在徽州的古村落中,耸然高出民居,最恢弘肃穆的建筑就是祠堂,其中的梁架、梁托、斗拱、雀替、檐条、栏板、门楣、隔扇等处无不雕花撰朵,美不胜收。”西递明经胡氏最大的祠堂——敬爱堂,宏伟肃穆,精致壮观,里门上枋悬挂一个“孝”字,上半部右边如同一个半身人形,弓身抬头、双手作揖,呈敬奉之状;左边则像是猿的脸形,寓意不孝不敬之人,便如尚未进化的猴子。宏村的汪氏总祠,北枕雷岗,卧对月塘,水木明瑟,雄伟壮观,选址布局极尽造化之妙,形成风水诀中所唱道的:“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光明正大旺门庭”。

宏村和西递的木雕作品亦是注重弘扬儒家之礼、人伦之轨,以礼教为主题的作品可以信手拈来。比如,体现“忠”的有“岳母刺字”等;体现“节”的有“杨家将”、“戚家军”等;体现“义”的有“周仁献嫂”、“桃园结义”、“苏武牧羊”、“赵云救孤”等;体现“孝”的有“郭子仪献寿”、“二十四孝图”等。

西递、宏村古村落的民居艺术,是徽商“贾而好儒”文化特质成就出的一朵艺术奇葩,也是繁盛数百年的徽商文化的历史遗存,从中可以感受到徽商文化深厚的儒学底蕴。可以这样评价徽州古民居:远观白墙黑瓦,清淡素雅;近看精雕细刻,“满腹经纶”。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李群.浅析徽州木雕中的儒学文化韵味[J].中国艺术.2011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西递宏村徽商
论“新徽商”的定义
西递宏村
西递印象
宏村画卷
衡思珍作品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画里乡村——宏村
诗情画意 美不胜收 中国画里的宏村镇
徽商回归之路
徽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