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2012-01-26 05:35:10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1期
关键词:附件盆腔炎灌肠

崔 静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腹疼痛或伴腰骶部酸困或带下异常。其多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而致。笔者观察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盆腔封闭、大青盐热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盆腔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43岁,23~30岁17例,31~40岁33例,41~43岁10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3年。

诊断标准: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1]。

治疗方法

1.经期盆腔封闭:生理盐水10ml加2%利多卡因3ml加克林霉素膦酸酯注射液0.6g,混匀等量注入子宫穴(耻骨联合上三横指腹正中线旁开两横指处),以注入肌肉层为佳,切不可注入腹腔,每日1次,连用6天。

2.经后大青盐热敷:大青盐1000g,炒热装入毛巾袋置于下腹部保持30min以上,每日1次,连用20天左右。

3.经后中药保留灌肠:红藤25g,山慈姑25g,黄连20g,槐花20g,薏苡仁20g,败酱草20g,蒲公英20g,昆布15g,海藻15g,肉桂9g。浓煎至100ml,药温38℃~42℃,侧卧将灌肠导管缓慢经肛门插入15~20cm,缓慢注入药液,左侧卧位最佳,保留6~8h,连用10天。

以上三种方法联合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盆腔有改善,B超检查包块、积液明显缩小。有效: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B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B超均无改善。

治疗结果:60例患者痊愈3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典型病例

患者,25岁,2008年6月就诊。因药流后未服用抗生素,下腹间歇性隐痛5月余,劳累后加重,腰骶酸困,白带色黄,小便黄赤,大便不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分泌物量多色黄;宫颈:肥大,轻度糜烂,举痛阳性;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质中,有压痛,活动欠佳;附件:左侧附件片状增厚,压痛阳性,右侧附件增厚,压痛阳性。阴道B超示:①左侧附件区不均质包块,性质待查(炎性可能性大);②盆腔积液。采用经期盆腔封闭,经后大青盐热敷及中药保留灌肠综合治疗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左右附件区压痛弱阳性,余同前。巩固2个疗程症状消失。阴道B超检查:盆腔未见明显异常。

体会

慢性盆腔炎多为盆腔炎性疾病的遗留病变,主要改变为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中医学认为其病机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气血相搏,瘀结胞宫,耗伤气血,主要表现为湿、热、瘀、虚。经期盆腔充血采用克林霉素盆腔封闭直接作用于子宫及附件区,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大青盐热敷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散结消瘀,对于前位子宫效佳。中药灌肠通过直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更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取其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利湿解毒的功效,以松解粘连,促进积液的吸收,尤其适用于后位子宫。经临床观察,三者有机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75.

猜你喜欢
附件盆腔炎灌肠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轻兵器(2017年3期)2017-03-13 19:15:42
附件 注释体例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7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