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红枫古道”枫香古树衰弱原因调查与复壮技术初探

2012-01-26 02:06吴世斌胡荣伟刘海东
浙江林业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成县枫香红枫

赵 斌,吴世斌,胡荣伟,刘海东

(浙江省文成县林业局,浙江 文成 325300)

“红枫古道”是文成县古代对外交通的重要驿道,沿途有众多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古树,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尽磨难,成为当地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文化发展的活见证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更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各地慕名前来“红枫古道”观赏、摄影、写诗作画的游客愈来愈多;文成“红枫古道”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风景点,枫香也被命名为文成县县树。它们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历经沧桑,现已步入老年,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容易丧失生机,因此保护好古道上枫香古树,做好日常养护管理和复壮工作,对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红枫古道的枫香古树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文成县范围内现存枫香古树较多的38条“红枫古道”的枫香古树(古树是指树龄在100 a以上的树木)。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38条“红枫古道”树龄在100 a以上的红枫古树实地逐株每木调查。地理坐标(经纬度)与海拔采用卫星定位仪(GPS)定位测定;树龄主要根据文献、史料、传说、走访及利用伐桩、根盘分析推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树高测定采用勃鲁氏测高器测高、高竹杆测高和目测测高3种方法测定;胸围、冠幅利用皮尺测定;土壤类型与土层厚度采用土壤剖面调查确定;立地条件、生长状况与健康诊断根据实物观察判断;管护、保护、经营情况根据实地观察与访问的情况确定。

2 “红枫古道”枫香古树资源现状

2.1 数量

本次专项调查结果表明,38条“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资源数量共有2 044株,其中树龄500 a以上属国家一级古树230株,占总量的11.3%;树龄300 ~ 499 a属国家二级古树500株,占总量的24.5%;树龄100 ~ 299 a属国家三级古树1 314株,占总量的64.2%。

2.2 质量

本次专项调查结果表明,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的平均树高约17 m,最高达28 m,最矮的仅为7 m,其中平均树高最高的是东溪金村岭为21 m;平均胸围约为190 cm,其中平均胸围最大的是大峃垟丼岭为238 cm,其中最大1株胸围达435 cm;平均冠幅约8 m,其中五十二岭有株冠幅达25 m。

本次专项调查发现原登记在册(2002年调查)的枫香古树有12株已消亡,生长势趋濒死的有92株,占总株数的5.3%;生长势较差的有385株,占总株数的22.2%;生长势一般的有1 058株,占总株数的60.9%;生长势旺盛的203株,仅占总株数的11.6%。目前急需进行复壮技术措施(仅是树体的保护与修补)的达253株。

3 枫香古树衰弱及死亡的原因

任何树木随着树龄增加,树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需要,树木生理失去平衡,从而导致部分树枝逐渐枯萎死亡,这是客观规律。但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长环境条件日趋恶化,加上人为破坏和自身树龄较大等因素,许多红枫古树长期处在生长弱势边缘,严重者甚至死亡。

3.1 土壤密实度过高

这些有名红枫古道游人较多,地面受到频繁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机械阻抗增加,对古树的生长十分不利,使根系的生长受到了抑制。

3.2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红枫古道周边环境的也随着恶化,有害金属、污水等在古树根系积累,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理化性质变坏,加速了枫香古树的衰老,造成枫香古树趋于濒死状态。

3.3 根部的营养不足

古道频繁践踏,土壤板结,根部土壤的营养成分缺乏,氮、磷、钾等元素的不足,汲取的养分不能维持其正常生长,使古树生长缓慢,枝叶稀疏,抗性减弱,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衰弱甚至死亡;另外,古道上枫香古树经过几百年的生长,其周围土壤大部分养分被吸收,古树周围土壤养分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古树树势逐渐衰弱。

3.4 有害生物为害

由于文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很适宜病虫害的发生,而有些古树由于树龄较大,生长上处于衰退期,更容易遭受到病虫害以及一些寄生植物的危害,从而加速古树的衰亡。

3.5 人为的损害

随着旅游业发展,红枫古道游人的增多,常见的有人为地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折树枝,削剥树皮,擅自移植等。这些都会造成古树的树体损伤,生长衰弱或死亡。另外,有少数民众和游客把枫香古树当作神灵祭拜,长期在树干基部焚香烧纸,导致古树长势逐渐衰弱甚至死亡。

3.6 腐朽树洞不及时填补

古道上的枫香古树由于树龄较大,历经多年的风雨雷电等的侵袭,相当一部分古树树干出现了腐朽树洞,如不及时填补,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危害,且常年的雨水滞留树洞中,腐朽树洞将越来越大,枯枝越来越多,导致树势衰弱直至死亡。

3.7 树冠失修

枫香古树树龄大,长势高大,修剪整形工作困难,树冠长期失修,导致树体失去平衡,树冠偏向一方,久而久之,有倾倒之势。

3.8 自然危害

塌方、泥石流和雷电对古树的破坏突然且来势凶猛,破坏力大,往往造成古树倾倒,树根树枝折断,如不进行抢救性移植将导致古树迅速死亡。如2005年“泰利”台风的影响,据统计文成县古道上的枫香古树被风折25株。

4 枫香古树复壮技术与措施

4.1 复壮的技术措施

4.1.1 清除竞争植物 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的植物群落间要争夺光、水、养分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因此,本次进行了清除红枫古树树冠投影下生长的乔、灌木和杂草,以保证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空间。

4.1.2 改善土壤环境

4.1.2.1 打孔 对板结的地面打孔,或树冠投影下的地面覆盖由植物材料组成的碎木屑,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蓄水能力,碎木屑自然降解后持续供给古树养分,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4.1.2.2 换土 深挖0.5 m(注意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把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或配方有机肥混合均匀之后再填埋其中。

4.1.3 促进新根发育 对已经木质化的支撑根、侧根一般通过断根的方法刺激新根的发育和生长,一般应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内侧30 ~ 60 cm范围内。断根要分2 ~ 3 a进行,打孔与换土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部分断根的作用。断根时尽量保留粗大的支撑根,并在断根处喷洒根部生长素。

4.1.4 加强水肥管理 每年春季4-5月灌2 ~ 3次透水,11月末或12月初进行冬灌,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还需修建排水沟。根据枫香古树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通过对枫香古树周围土壤的分析结果确定施肥种类,对于生长较健康的古树,在根际周围以施有机肥为主,对树势较弱的古树,以树干滴注液态肥为主,实行配方施肥。

4.1.5 树体的保护与修补 树木的树干和骨干枝上,因病虫害、冻害及机械损伤等造成伤口,这些伤口如果不及时的保护、治疗、修补,经长期雨水的浸蚀和病菌寄生,易使内部腐烂形成树洞。另外树木也经常受到人为的损坏,如根际周围土壤被踩实,在树干上刻字留念和折枝等,都对树木造成很大的影响。树体保护应做好“防重于治”的原则,尽量防止各种灾害的发生,对树体上已经造成的伤口,应该早治,防止扩大。

4.1.6 有害生物防治 枫香古树易受病虫侵害,由于先期害虫(如叶部害虫)等的危害,消耗水分和养分,易使树势衰弱。古树一旦衰弱后,蛀干害虫如小蠹虫、天牛等次期害虫乘虚而入,破坏树木的输导系统,容易造成树木死亡。因此,积极开展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广和采用以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为主,做到定期检查,适时防治,增强树势。

4.1.7 其他措施 条件允许的定期用高空打药喷雾器进行喷水淋洗叶面,清洗树冠,保证树木叶片正常的呼吸功能。视具体情况对古树筑台、设围栏、支撑、安装避雷装置等。

4.2 复壮的管理措施

4.2.1 制定规划,加强保护 针对“红枫古道,江南罕见,存之不易,堪称佳景”状况,文成县已出台了《文成县红枫古道保护和开发工作实施意见》,为古道上枫香古树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需编制《文成红枫古道的保护与利用的总体规划》,制定出具体保护管理措施。

4.2.2 广开渠道,加大投入 文成县政府虽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红枫古道日常管理、枫香古树病虫害防治、周围环境整治等工作,但是文成县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数量大,资金远远不够,致使枫香古树的日常管理、防虫、施肥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为确保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的病虫防治、培育复壮、管护等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需要加大专项保护基金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力量参与。

4.2.3 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文成县绝大多数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虽然生长情况“一般”,但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与创伤,主要是腐心、枯梢、露根、倾斜、雷击、撕裂及病虫害;因此,必须进行筑墩、扶撑加固、浇水施肥、树体保护与修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培育复壮技术工作措施;必须落实专职管护人或管护责任人;同时,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加强防火工作;以及要制定完善地质灾害预案,防止山体滑坡对红枫古树及四周环境造成破坏。

4.2.4 广泛宣传,提高意识 枫香古树是绿色文化,是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此,红枫古道上枫香古树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积极建设文成红枫古道网站,制作红枫古道保护宣传图册、录像资料,开展红枫古道摄影展。同时,结合每年开展的“万种枫情节”,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红枫古道周边群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支持红枫古道保护的自觉性。只有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才能使古树得到有效的保护。

[1]孙益军.张家港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46-48.

[2]林玉美,曾岳明,陈少华,等.莲都区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5):69-72.

[3]赵斌,吴谷汉.文成县古树名木调查与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4):70-73.

[4]朱锦忠,陈天宝,朱师虎.义乌市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措施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3):38-41.

[5]袁嫒,叶玉珠,李桥,等.景宁县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复壮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4):66-69.

猜你喜欢
文成县枫香红枫
枫香叶黑色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
惠水枫香染文创产品“5W1H”理论研究
枫香园四季
圆梦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
红枫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踏着如歌的岁月前行
串乡愁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