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看电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

2012-01-25 08:40文丨鹿文钊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6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基层

文丨鹿文钊

从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看电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

文丨鹿文钊

电视新闻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怎样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的形式被观众接受和喜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和《新闻联播》播出的 “新春走基层”报道,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全身心投入节目创作,扑下身子深挖故事,用朴实、感性的语言文字,平实的采访视角,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节目。这就需要记者和主持人用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心态来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讲好故事; 深入采访; 改文风; 平实视角; 避免程式化

近年来,众省级频道将步伐迈到了与央视相同的起点上。在频道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如何争取观众注意,如何提高收视率,这些困扰各级电视台的问题同样在央视得到关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尝试播出了一系列的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的采访报道,深受社会认可。紧接着在2012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 “新春走基层”报道广受观众好评。据统计,受其影响,新闻频道春节期间相关节目收视率比2011年提升17%,比2010年提升64%。《新闻联播》收视率比2011年同期相关报道提高27%。央视负责人表示,央视将总结这次“新春走基层”的做法,把“走转改”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任务,用“走转改”的做法做好日常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

长期以来,新闻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照本宣科,严肃乏味。这次的走基层系列报道之所以引人注意,正是由于其打破多年常规,将寻常百姓身边时凝练于新闻中。正如有些观众反应:央视新闻和以前不一样了,与百姓走的更近了,更有人情味了。

新闻里,一段段真实感人的影相记录,一句句来自一线的真情话语,为我们讲述了无数打动人心的生活片段,刻画了众多具有鲜活个性的具体人物形象,使人印象深刻、思绪繁多。央视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节目的成功播出,给电视媒体人留下了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样的新闻节目?怎样才能做出优秀的新闻节目?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要贴近民生,选好故事,讲好故事。

1 选好故事

如何从众多新闻线索中搜寻到最触动人心的好故事,这需要记者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精心选材,细心捕捉,全身心投入进去,离新闻事件核心近些、再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说:“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好的新闻采访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深入挖掘,挖的越深越能找到好新闻。在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研讨会上,现场主持人央视“名嘴”白岩松,一上台就拿“走基层”一线记者的鞋子开起了玩笑,说“走基层”一线女记者都不会穿高跟鞋了,参加研讨会发言还穿运动鞋。还说要让台里领导给走基层的记者配上好鞋,因为穿好鞋是为了让记者多走路,多走常人不常走的路。可能所有在一线采访过的记者都能明白,白岩松说的不仅仅只是一句玩笑话,其实这句玩笑话里就蕴藏着寻找一个好故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一名优秀记者和主持人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多走路”,因为这里的“多走路”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实际的路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更代表着一线记者和新闻主持人是否愿意扑下身子,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一种工作态度,只有挖的越深、钻的越透、对新闻事件本身理解的越全面,最后才能采访到最好的新闻。

2 讲好故事

找到一个好故事,接下来就是怎样讲故事了。说到讲故事,这是记者们的看家本领,谁都会,可关键是怎样讲好故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打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连续播出40多年不倒,靠的就是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该栏目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莱士曾经说过:“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样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2.1 改文风

对比以往央视新闻节目,“走基层”报道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文风。改文风,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以往央视的语言文字风格较多是上传下达式的,脱胎于政府文件报告,虽然简洁精炼,但缺少人情味,总给人以死板教条的印象。“走基层”则有了更多感性的语言文字,更多的是新闻当事人的真情流露,是一线记者的有感而发。紧接着文风的改变也带动了播音主持风格的转变,真实的生活不需要华丽的语言来修饰,朴实的文字也不在需要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调来美化,一线记者略带口音的平淡叙述,反而更加衬托出了故事的真实性。总而言之,就是变的更真实了,更有“情”了。其实这一点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出镜记者和解说文稿上,更重要的是在镜头拍摄和同期声采访上。

2.2 抓镜头

电视新闻主要是靠镜头来说话的,因此能拍到什么样的镜头,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品质。我们知道新闻镜头要突出一个“抓”字,抓重点,抓全面,抓细节。抓重点,就是要抓住关键的新闻场面和主要的新闻人物。抓全面,就是要拍摄时不要遗漏相关的镜头,避免不必要的后期补拍。对于一般媒体来说,这两点一般都不难做到。我想说的是第三点抓细节,就是抓拍反映新闻主体的表情与情感变化的细节。对于国内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特别是主新闻节目来说,在这方面往往都会有所欠缺,我想这主要应该从记者的采访视角和节目的“程式化”报道来找寻原因。

首先是采访视角。央视新春走基层记者雷飚在做《杨立学讨薪记》时遇到的“麻烦”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雷飚说,他在最初两次采访杨立学之后,总觉得被访者的形象有些硬,而且在拍摄中总是绷得很紧,话也不多。到了晚上,雷飚拿出拍过的素材反复查看、仔细揣摩,才发现了问题所在。采访中,当杨立学坐在床边就着泡菜咽白饭时,他却是站在旁边居高临下地反复问各种问题的。那一刻,雷飚意识到,问题不是出在杨立学身上,而是自己的视角有问题。在之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雷飚做了以下改变,他与杨立学有饭一起吃、有水一块喝,一起挤公交车,一起上派出所,一起上劳动监察支队,一起找包工头……拿到钱那一刻,杨立学一把把雷飚搂过来,说“兄弟,咱有钱了,可以回家了”。 雷飚通过改变采访视角,解决了自己在采访拍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从而实现了节目质的飞跃。采访结束后他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他说:“走基层,关键是要走出自己心里的那堵墙,走进老百姓的那扇窗”。他还说:“走基层,如果不能放下身段,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无间,零距离也是距离”。

除了采访视角之外,抓不到好新闻的另一个关键障碍就是死板教条的惯例报道思维。这是常年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们常犯的毛病。症状是:所有节目全都一个模子下来,毫无创新可言。此种惯例报道镜头以中景为主,全景、近景适当穿插,特写镜头难得一见,采访问题官话套、千篇一律,观众看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能感觉到的这只是乏味、无聊和空洞,当然更毫无故事性可言。这种报道拍摄制作简单方便,政府报告似的表达方式深得官方喜爱。再来看此次央视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的采访报道,它拉近了媒体与百姓的距离,真正做到了贴近民心、为民解忧,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记者所应具备的良好工作责任心,看到了媒体人的敬业精神。央视地方记者部记者栾婷婷参与了时长近100分钟的《回家的礼物》的采访报道,她说为了制作这100分钟的节目,他们前方记者站和地方台近百名记者传回了拍摄的近2500分钟,也就是41个小时的节目素材。有时他们在火车站、汽车站往往采访10个甚至20个人,才能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采访对象。而在《邵全杰的回家路》一期节目的采访中,记者为了完成好这次报道任务,连续蹲守5天,切身体会到北京的冬夜到底有多冷,感受到农民工的打工生活与回家之路的艰辛。正是这种种艰辛将记者全身心带入到被采访者的生活,记者们才能有感而发,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才能真正让群众知道,有人在切身关怀他们,替他们说话。我们的新闻节目才能真正落到百姓心里。

3 结束语

从央视走基层报道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才是好的新闻报道,老百姓最喜欢、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新闻报道。现在,走基层活动已经由中央下达到了地方,希望借助此次活动的东风,地方电视媒体也能有所启发,学会用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心态来讲好每一个好故事。新闻从此不再阳春白雪,而是寻常百姓家津津乐道的一句暖心话。

[1]周炯.《用好方法讲好故事——管窥美国CBS<60分钟>节目的成功之道》,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2]《永远的连心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研讨会记者发言实录》,光明日报.

[3]康辉.《主播走基层之后》,光明日报.

[4]赵新乐,晋雅芬.《央视走基层:不畏苦远只为实》,中国新闻出版报.

(山东省招远市招远广播电视台,山东招远 265400)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基层
探寻电视新闻节目主播如何应对新发展趋势带来的挑战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