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关文舸
湿营销:未来视听新媒体的营销之路
文丨关文舸
从报纸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环境正发生着看似平静却是波澜壮阔的改变。媒介与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界限逐渐模糊、社会化营销正影响着传统的媒体经营思路,也颠覆着传统视听媒体“广告二次兜售”的赢利模式。在这个传统视听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缩小,而视听新媒体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的历史交界线;未来的视听新媒体除了传统视听媒体的“广告兜售”模式以外,还有哪些新的赢利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营销思路——湿营销。
湿营销; 视听媒体; 营销模式
所谓“湿营销”最早是专门针对于互联网的广告推广而诞生的一种营销思路。它本意是指借由互联网上的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聚合某个群体,并以温和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品牌的追随者,赋予消费者力量,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贡献和分享内容,从而影响商家的新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管理等营销新战略。
在传统视听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电视媒体或者广播媒体,其占有的资源由于独有性、稀缺性,在很多年的买卖关系中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即或是在互联网媒体逐步发展的现在也依然具有强大的市场议价能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被悄然改变。
在加入信息全球化的现在,我们每天要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从电视、电脑和收音机中奔涌而来;广告信息几乎无所不在,从服装标签、手机屏幕到汽车仪表盘随处可见;每天我们一睁开眼睛就必须要面对它们,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各种数据记录、监督、评价和跟踪着。对企业来说,全媒体时代社会的恐惧之处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这个工具让我们对不喜欢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排除。
在高度电子信息化变革的本质是将人类分散成众多的小型群体,而非把我们团结成一个大家庭——马歇尔·麦克卢汉。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传统视听媒介广告总量被集聚下降,而各种视听新媒体的广告收入总量正在以迅猛的增势,改变着整个广告市场的格局。以2012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网络电视正在以157.7%的年增长率递增;IP电视正以43.8%的年增长率递增;手机电视正以185.7%的年增长率递增。
在媒介与社会文化中,随着媒介的丰富,受众之间的分层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早在1988年,传播学者弗兰克和格林伯格就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他们通过实验企图去决定是否显露的偏好说明在电视受众之中存在着阶层的问题,受制于具体的每个收看时间中节目类型的相对有限的可得性。鲍怀斯和艾亨伯格在1988年得出了结论是,“在电视受众中,不存在像报纸和杂志那样有显著的分层读者群”。弗兰克和格林伯格的分析报告代表了他们那个时期有关电视受众的趣味和爱好最全面的研究。那时候,他们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不同节目类型偏好,很少与受众阶层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关系。后来,他们通过对公共广播节目进行了规划分析。他们认为公共广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于是他们那些了那些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较高的受众兴趣阶层,同时也确定了一些节目类型,雨季黑人和西班牙裔之于这些类型的收看指数(viewing index)相对要高于一般的人群。
从视听媒体发展的进程来看,无论节目制作者还是投资者,他们都不愿意冒险投资那些缺乏证据证明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节目。因为作为一种不断增加的频道容量的因变量,风险和机遇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也给投资和制作带来了不可预计的风险。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随着媒介资源的增加。回顾近些年来媒介资源的扩展,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的报纸媒体到单向的传统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甚至未来集单向电视、互联网于一身的IPTV电视。媒介资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节目生产方式以及赢利模式。受众收视的权利从遥控板简化到现在的手机按键乃至未来的“语音控制”。在这样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提供给受众可选择的媒介数量在不断增加,节目的扩充伴随着市场中以有线和卫星传送频道数量的增加,受众在大量的频道和节目中分散他们的收看选择。受众间不同的趣味和偏好也不同的选择语境中被暴露了出来。这样的场最终出现的局面就是:一些类型的收看人数较少,但是收看强度增加了,而这种不断强大的分化现象实际上已经是可以按照趣味和偏好定义的受众阶层存在的证据了。
我们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具有如下特征:即高清晰度、信息是完整的、充分的、明确的、低参与度媒介、低活动性媒介、时空结构媒介、线性媒介,这样的媒介营销中,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眼球效应在实现广告兜售;然而在以手机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介中,他们大多具有这样的特征:信息碎片化、参与度高、具有嵌套结构和非线性特征。这样的媒介赢利模式则更多的依靠“互动参与”。
总而言之,新式媒体决定了被割裂的、差异化受众群体的出现。尽管这个群体在数量上非常巨大,但从同时性和统一性的角度来说它们已经不再是信息的大众受众了。新媒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把有限信息传递给同质化的大众媒体。由于信息和来源的多样性,其手重开始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当目标手重倾向于对信息的接收进行自主选择时,这种碎裂的状况会逐渐深化,从而使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个人关系得到加强。
在全媒体的生态环境下,我们认为“观众”和“听众”之类从中央管理式媒体时代遗留下来的概念如今正日趋式微,就连“消费者”这个词都不足以描述这种在新的文化背景存在着的受众们。与此同时,广告营销绝不意味着对消费者的统治或者控制,而是一种参与。
有资料显示,在2007年10月,尼尔森公司从全球47个市场中搜集的数据表明,相对于其他产品信息来源(如报纸、电视、品牌网站和某些消费者发布的产品使用感受),3/4的被调查者更愿意接受来自可信赖消费群体的评价和推荐。
同时,本文提出的“湿营销”也仅仅是一种营销的思维方式,而包含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1)圈子化营销,扩大病毒营销效果。2)互动营销,放大口碑传播力量。3)拉长产业链,深度挖掘产业价值。4)利用品牌,做足品牌长尾效应。
总之,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以媒介融合、受众逐渐圈子化的时代,如何做到营销创新。本文之以“湿营销”为突破口,阐述一种非单向的、强制的广告传播模式,而提倡一种以温和的、交互的、参与式的广告传播模式。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供业内人士思考。
10.19483/j.cnki.11-4653/n.2012.16.015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4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