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光,曾伟,刘祥凤
(1.江西省井冈山市拿山林场,江西 井冈山343604,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南昌330032,3.江西省井冈山市厦坪林场)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提供的所有劳务的价值总和,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虽然GDP为人类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该指标仅仅衡量经济过程中通过市场交易的产品与服务总和,忽视了因自然资源匮乏而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忽视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而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福利。传统GDP假定任何货币交易都会增加社会福利,而实际上产生环境污染的活动不仅不会增加经济效益反而会减少社会福利,因为它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加倍地减少了环境财富与资源财富[1]。这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视为免费商品,而且引起环境治污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还将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以我国森林为例,GDP核算只反映了木材产值和营林收入,却没有反映导致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损失。这种核算体系显然不能科学、客观的反映森林的价值[2],且容易给决策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据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主任雷明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3%~7%的部分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3]。又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的测算,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占每年国内生产总值22%的巨额生态赤字。因此,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将现行以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变为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新体系势在必行。
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并会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因此,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和市场价格能较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变化的核算叫绿色核算[4]。绿色GDP力图从传统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从而再现一个科学的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真实发展的指标,使其更确切地反映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信息。绿色GDP核算要求不仅要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还要反映资源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信息,以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5-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生物圈中极其重要的自然环境资源,其准确核算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加强绿色GDP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对推进绿色GDP核算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在开展森林效益定位观测和调查,并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主体文件《21世纪议程》提倡对树木、森林和林地所具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1998年,伦敦大学Liu Xuelin运用净价格法和使用者成本法两种方法对1976~1992年中国森林进行核算并纳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得出中国林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结论[7]。2000年欧共体统计部门编制了“森林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欧洲框架”,并在丹麦、德国、法国等国进行了试点推广。2007年,美国学者James Boyd提出根据森林是否提供最终产品来判断是否纳入核算范围[8]。
1992年,我国《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研究并试行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和市场价格较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变化[9]。孔繁文等[10-12]1993年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森林资源核算问题,大体形成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的整体框架;侯元兆等[13-14]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并首次揭示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这三项环境价值大约是立木价值的13倍。张颖[15]综合借鉴了已取得的成果,计算出了我国2002年基于森林的绿色GDP数值。2004年4月,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研究”,经两年多完成了森林资源核算框架研究和12个试点省区的试算工作。2010年,在中国林科院举行的中国森林生态服务评估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仅中国森林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6项服务功能年均总价值高达10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我国GDP的1/3。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尺度上开展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标志着我国在森林生态服务评估和森林资源核算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全球统一的森林资源核算体系和方法,森林资源核算指标、核算方法及参数的不统一导致森林资源资产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各国绿色GDP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比较。虽然国内外学者探索了许多核算森林资源资产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但这些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生态效益的评价。目前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复杂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还缺乏准确的定量认识。森林资源核算中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的准确评估,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及其机理的深入定量研究。
在我国森林资源核算实践中,目前多直接利用国外的定价与方法,缺乏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区域生态效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框架,使得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可比性,且价值评价结果的严谨性无法衡量[16]。计算各种不同的森林环境效益价值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有差异的,用这些方法所计算出来结果的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绿色GDP中森林资源核算研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集中研究力量探索和完善现有的理论和核算方法体系。森林资源核算是一个多学科有机结合的综合研究领域,涉及到林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及相关数据的获取是评估的基础,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应用是评估的主要手段。因此,这些学科的有机结合和集成创新是解决森林资源核算问题的关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森林经济学、统计学与绿色GDP核算的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经济、统计、绿色GDP核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逐步克服技术、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困难,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使核算工作向准确性科学性方向迈进,从而加快全面实施绿色GDP核算进程。
[1] 杨淼杰.再议 GDP的修正[J].问题研究,2001(5):35-38.
[2] 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23-25.
[3] 辛晓十.绿色GDP核算的新思路[J].生态经济,2006(7).
[4] 中国21世纪议程委员会.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 雷明.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核算—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核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96-112.
[6] 张颖,李鹏恒.绿色GDP的森林核算内容、方法与发展趋势.绿色中国[M].2002(7):89-93.
[7] Xue Lin Liu.Adjusted forest account for China[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7(3):283-298.
[8] James Boyd.Non market benefits of nature:What should be counted in green GDP[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4):716-723.
[9] 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9-52.
[10] 孔繁文.森林资源产业与核算—21世纪中国林业的战略指导思想[J].林业资源管理,1998(1):19-25.
[11] 孔繁文,戴广翠,何乃蕙,等.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研究[J].林业经济,1994(4):36-49.
[12] 孔繁文.试论森林环境资源核算[J].生态经济,1993(03):13-17.
[13] 侯元兆.我国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未来的方向和策略[J].世界林业研究,2006,19(6):1-5.
[14] 侯元兆.我国森林绿色GDP核算研究的攻关方向与核算实务前景[J].世界林业研究,2005,18(6):1-10.
[15] 张颖.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0-88,125,197.
[16] 刘翔.山东省森林资源核算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