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举,郭永昌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郑州 450016)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保健等问题,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关于养生把顺应天时、效法自然奉为重要的养生之道,详细论述了谷气五味和五脏的关系及饮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于渴望长寿、青睐健康的现代人常用的药膳治病防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黄帝内经》药膳理论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供食途径,起到养生保健、祛病、防病作用的方法。《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辛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人们在发现某些食物的同时,也发现了某些药物和毒物。《尚书·说命》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2]。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有了余粮可以酿酒,人们发现酒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战国策》记载夏禹时仪狄开始作酒[3]。酒是防病治病之品,同时也是日常的饮料。酿酒用的麴,已有用于治病的记载。“药膳”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卷·列女传》:“及前妻长子兴遇疾困笃,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4]。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专职从事调理饮食的“食医”。《周礼》记载,西周有医官叫“食医”。食医主要掌理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的滋味、温凉和分量。《周礼·天官·疾医》说:“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5],说明当时已认识到食品要与药品相互结合才有利于疗养疾病,从食医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已与现代营养医生类似,其中还记载了很成熟的药膳原则。医者对药膳的作用一直很重视,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其中载药用食物50种左右,如酸枣、橘柚、葡萄、大枣、海蛤、干姜、赤小豆、粟米、龙眼、蟹、杏仁、桃仁等,包括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物”,并记载了这些药物有“轻身延年”的功效。《吕氏春秋·尽数》说:“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6]”《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7]”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明确了药膳的原则和实施方法,认为饮食五味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饮食五味化成水谷精微营养脏腑,也是营气和卫气的组成部分。《灵枢·五味》说:“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7]”《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7]”《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8]”强调了五脏六腑是从胃接受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进行生命活动的,说明饮食五味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脏腑营卫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方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五脏储藏阴精,阴精生于五味,过食五味则损伤脏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8]”指出了谨慎地调和五味,会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致密,这样骨气就精强有力,并且依照正确的方法加以实施,就会长期保有天赋的生命力。
《黄帝内经》强调在诊断疾病问诊时要问饮食,不合理的饮食会耗伤精气,故《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8]”治疗疾病时强调饮食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积者求其藏,虚则补之,药以袪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8]”《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8],使用药物治疗疾病,要适可而止,不可过分,以免身体受损,当配合饮食方法调理使之痊愈,就是要求将多种动、植物食物互相配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从而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五味、脏腑的关系及相生相克的理论,在脏腑疾患时利用不同性味饮食进行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8],并把食物的禁忌进行分类。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8]”这是五脏患病时所宜进食的谷肉果蔬。《黄帝内经》还指出偏嗜的危害和多种病证的食物禁忌,如《灵枢·五味论》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7],指出了偏嗜某些性味的食物容易出现的“癃”、“渴”、“洞心”、“呕”、“悗心”等症状,同样在有这些症状的时候不宜食用这些性味的食物。《素问·五脏生成》指出过食五味之害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8]”指出任何食物都有气味的偏胜,过食偏嗜都不利于身体健康,这的确是一条应该遵循的食疗原则。《黄帝内经》中关于药膳的应用也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十三方中的生落铁饮、左角发酒、鸡矢醴、兰草汤都是治疗疾病药膳方,《素问·汤液醪醴论》介绍了药膳的制作和应用[8]。
汉代在药膳方面张仲景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突出了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治疗重病、急症的先例,而且记载了药膳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如《伤寒论》中桂枝汤就是用药膳方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的主方[9],《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以治妇人脏躁等,都是以药膳方为主治病的实例,并且《金匮要略》中列有“食禁”专篇,列举了治产后腹痛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百合病的百合鸡子黄汤等,这些药膳方至今还被临床所常用[10]。张仲景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强调了药膳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载有很多药膳方,如猪肾干姜治疗卒得咳嗽方,枣酥治疗伤中筋脉急上气咳嗽,鲤鱼赤小豆治疗水肿病,用豆豉与酒治疗脚气病等,还进一步指出“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也酒煮豉服之”,把食疗应用到预防疾病方面[11]。
药膳经过前代的发展,到唐朝集其大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有食治专篇,其中收载食物150多种。该书序中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并认为“能用食平,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12]。唐·孟诜著《食疗本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膳专著,书中条文227条药用食物260余种,书中既有本草类“食宜”的药性、功效、主治、反畏的内容,也有食经类“食忌”的内容,同时还有大量的药膳方剂,讲述了药膳的具体运用方法和预期效果,首次记载了不少当时本草文献未记载的药用食物,反映了唐代药膳的实际发展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实用的药膳体系,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膳著作[13]。
唐代以后药膳全面发展并逐渐完善,元·忽思慧著《饮膳正要》,书中记载的药膳内容非常丰富,介绍了蒙、汉、回、藏等各族常用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卷一载有三皇圣纪、养生保健、饮食避忌、聚珍异馔、妊娠食忌和乳母食忌,卷二记载了诸般汤煎、食物治病、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的救治等,卷三记载了丰富的药膳营养食物,如米、谷、果、菜、鱼、禽、兽等,叙述了每种食物的性味、功能、适应症及有无毒性的内容。首先从养生预防的观点出发,提出食物营养的要求,强调正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预防疾病:“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聚珍异馔”,作为正常人调摄,强身健体的滋补食品。《饮膳正要》用药膳的方法集养生保健、预防、祛病、康复于一体,是中医药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营养学和饮食卫生专著,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当时食疗药膳的水平[14]。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药膳方,表明药膳营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对健康的要求逐步增高,使药膳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药膳的发展是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吸取现代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饮食结合中医养生保健、预防、康复,发扬中医“治未病”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组织方面成立了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专家分会,为药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医药膳内容丰富,开发潜力大,通过不断地研究、改进和提高,它无疑能够进一步适应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要求,并成为人们喜爱的消费热点,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黄帝内经》根据五行理论系统地归纳了药膳理论,明确指出饮食五味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提出了饮食五味和脏腑关系,在诊断疾病时“必问饮食居处”,治疗疾病时“药以袪之,食以随之”,药物治疗疾病,要适可而止,要谷、果、畜、菜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从而充分发挥饮食营养对人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强调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药膳原则,明确提出了饮食的宜忌。这为以后药膳的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关于药膳治疗疾病的理论丰富,从饮食五味对生命活动的影响、饮食五味与脏腑的关系、饮食五味治疗具体的疾病等,以及药膳治疗疾病的原则、方法、禁忌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黄帝内经》药膳理论的基础上,后世医家不断总结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药膳理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运用日常饮食来进行保健和治病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药膳理论和应用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邓乾德.诸子百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223.
[2]江灏,钱宗武.古今文尚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77.
[3]廖文远.战国策新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7:461.
[4]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1688.
[5]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60-62.
[6]关贤柱,廖进碧,钟雪丽.吕氏春秋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84.
[7]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112.
[8]田代华.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5-176.
[9]熊漫琪.伤寒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
[10]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5-340.
[11]葛洪.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4-100.
[12]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67-377.
[13]孟诜.食疗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胡思慧.饮膳正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