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的低碳化及政策建议

2012-01-25 19:12杨培源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

杨培源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关注,催生了时下颇为流行的低碳概念。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用于解决工业高排放、高能耗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忽视了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实际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2大重要来源。在当前人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步伐,无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 紧迫性

目前,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这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难题,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发展低碳农业就成了一个既紧迫又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农业占据了全球化石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同时农作物又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备相当的碳汇功能;还由于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由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业的发展。因此,低碳农业作为低碳经济实现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有更为明显的紧迫性。

1.1 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

对中国而言,来自国际的节能减排压力和影响日趋明显,减排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演变成政治问题。在此背景下,作为低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低碳农业发展问题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国,来自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据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近1/5,而化肥使用过量及化石能源的高消耗是导致我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化肥的过量使用和农业的粗放经营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平均施用量已上升至434.3 kg·hm-2,是化肥使用安全上限的1.93倍,但其利用率仅为40%。我国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原料是煤,制成1 t氨的生产过程释放大约3.4 t的CO2。施肥不当也会加剧温室效应,每年通过淋溶、挥发等途径损失的化肥氮素超过1 500万t。另外,农业中化石能源的高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近几年的数据表明,农业领域的3大能源煤炭、石油及电力的消费弹性均>1,农业生产中能源利用效率呈不断下降趋势。此外,我国农业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农业能源消费结构日趋不合理,因为相对其他能源而言煤炭的排碳量更高。据统计,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的煤炭消费就导致了高达1 673 t排碳量。统计资料显示,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t二氧化碳[1]。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气候变暖,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农业病虫害发生的规律改变和出现的范围扩大,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尤其是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都会更进一步地造成地力下降、施肥量增加,农药的施用量增大,这必然导致释放更多的温室气体,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

1.2 是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活环境的现实需要

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将低碳化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首先,发展低碳农业可有效遏制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和低效率。我国人均农业资源贫乏,却存在巨大浪费,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使碳排量居高不下。我国的化肥有效利用率仅30%~4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60%~70%,每年因不当施肥造成1 000万t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成为温室气体N2O的重要源头,而其温室效应系数为CO2的310倍[2]。我国农业每年用水量约为4 000亿t,占全国用水量的68%,是最大的用水户。据水利部有关部门测算,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意即从水源到田间有1/2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未被植物所利用。灌溉后农田水利用率也很低,每吨水生产的粮食约1 kg,仅为发达国家的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表明,中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其中只有约1/3能被作物有效利用,大部分进入了地面水、土壤及农产品中[3]。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使能量、化肥、农药形成严重浪费并成为温室气体源头,导致碳排量居高不下,给低碳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其次,通过发展低碳农业可有利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形成。我国农作物附属产品量巨大,如我国农村每年粮食种植产生6亿t秸秆,畜禽养殖产生30亿t粪便,这些农作物附属产品的不恰当使用造成了大量的碳排放,若能对其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增加农村优质清洁能源供应[4-5]。此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农村因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造成生产和居住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低碳农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改善。低碳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3 是消费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现代农业严重依赖于化学肥料、合成农药以及农业机械,是典型的“西式农业”。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极大地缓解了人口与食物之间的矛盾,但对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也给我国带来了诸多的消费安全问题。长期的石化农业模式破坏了耕地资源,严重损害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潜在风险。另外,石化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往往只使用本地品种从事生产的做法,不论在作物还是家畜方面,在生产中大都使用少数几个品种,结果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危险。更为严重的是发展石化农业,致使我国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及化肥污染严重,动物性农产品的抗生素、激素残留,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问题。而发展低碳农业既能促进农业向生态环保、高效多元化发展,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全面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还能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凝聚起社会力量完善生态管理机制,并能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良性循环。因此,从优化生态环境基础的角度看,发展低碳农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另外,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要求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都要达到进口国的单位能耗标准和环保标准。在当前低碳化的国际语境下,选择发展低碳农业不失为我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绿色壁垒,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治本之策。

2 面临问题

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气候状况,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低碳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1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的生产方式依旧粗放,农民的生活方式还相对落后,这对我国发展低碳农业而言是一个现实的制约。另外,由于农民收入低下,传统的消费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改变,适合低碳化的消费方式还难以形成。据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低于1 000元时,低碳绿色产品即使溢价5%人们一般也不接受,而当家庭月收入超过8 000元时,人们意愿购买过绿色产品的比例是100%。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是4 923元,折合家庭月收入远未达到8 000元的水平[4]。收入过低使得他们不得不选择传统的高碳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农业的经济功能被过度放大,生态功能则难以兼顾,使低碳农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

2.2 小农体系难以满足低碳农业发展中的市场要求

中国人多地少,有360万个自然村,2亿多小农户,非平原农业地区、山区和林区占国土面积80%以上,其基础是小农制经济。改革开放后较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并未能完全肢解或改造传统小农经济。截止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生产单位实际上仍然是农户,而从事生态生产的农户与其他农户的生产仍较为分散、孤立,产业化程度低,难以发挥组织协调功能,无法克服低碳农业的多功能效应所诱发的市场失灵后果。因为低碳农业更强调对国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涵养水资源、保护土壤、净化水质和空气、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等,这些属性赋予低碳农业公共产品的特征。也正是由于低碳农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其正外部性效应,因而,难以避免在供给方面出现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等现象,因此低碳农业由分散小农来提供必然会出现供给不足甚至枯竭。

2.3 小农分布制约低碳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制度尽管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然而“分而不统”的现实使我国仍然呈现出小农高度分散的状态。我国这种以小农分布的农业特点,直接影响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组织,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成本。使低碳农业难以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集约化效应,因而很难通过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政策法规宏观调控管理体系以及环境与产品质量监控体系等系统来解决常规农业转向低碳农业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生态问题,也无法解决低碳农业与宏观管理之间的接口与协调。另外,分散化小农的科技容量狭小,难以发挥农业产业化的科技驱动性功能,很难使农业充分地吸收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运用和推广节碳固碳技术,很难发挥低碳农业发展中的科技驱动力量。

2.4 宣传引导乏力,制度供给滞后,低碳意识淡薄

低碳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治本之道在于社会成员低碳意识、低碳偏好和低碳行为的形成,这需要政府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承担责任、有所作为。但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关于低碳经济的宣传通常是针对城市和工业,在新一轮的低碳化转型中农村和农业又一次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更遑论农业碳交易制度、农村环境管理制度等支撑低碳农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体系,这显然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发展。加之,低碳农业是一个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它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有一个社会基础,但有调查表明有将近80%的人对绿色产品一无所知,90%以上的农民对低碳经济是第1次听说,99%的农民对低碳农业可能是闻所未闻[5]。由于农民对低碳农业意识薄弱,在日常生产中也就不会采取发展低碳农业的措施。同时,由于政府宣传引导不够,低碳偏好的社会消费还远未形成,社会缺乏对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故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难以通过消费者的支付来实现,使低碳农业缺乏起码的市场基础。

2.5 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支撑较为薄弱

农民是发展低碳农业的主体和重要实践者。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按照低碳农业的发展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建立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农业是技术和劳动双重密集型产业,既需要高素质人才还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比如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间种套种等需大量人力投入;垄作免耕、灌溉节水、生态施肥、病虫害防治、新型农作物育种、畜禽生态养殖、间种套种、循环立体农业等,一般都要投入更多技术、人力和时间。但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偏斜化运行,使农村的生产力要素单向、持续地流入城市和工业部门,导致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素质的“逆向选择”。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基本上是文化程度较高、年富力强的男性,现在许多地方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极限,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农业主要劳动力呈兼业化、老龄化和女性化,88%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或初中以下,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低碳农业对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这种状况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对机械、农药和化肥等简单、快捷农业生产方式的依赖,显然这种趋势与低碳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2.6 投入不足制约低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农业科技投入是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目前我国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农业科研经费还远不能满足低碳农业发展对技术的要求。政府对科研经费的财政拨款虽然不断增长,但扣除物价因素之后,经费总额增长并不高。从国际上农业科研投入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相比较国际平均水平,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呈下降趋势,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在1985年为0.4%,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为0.20%~0.23%,2009年农业科研投资强度降到0.1%,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投资平均水平[6]。除了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上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科研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用、农业推广费用的投资比例失调。加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直接影响到农业低碳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科技投入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制度缺失将严重制约低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推动力的发挥。

3 政策建议

3.1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低碳氛围,促成低碳意识

低碳农业是一个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政府的支持是多功能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举办培训、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公民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转变公众和社会观念、营造低碳氛围、促进低碳意识形成,为低碳农业产品奠定市场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针对农业部门,地方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介绍低碳农业生产技术;通过举办技术培训、信息发布会、下乡等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活动加强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启动低碳农业示范园区,给农民以实际的低碳体验和示范指导,促成农业对低碳技术和低碳农业的理解和偏好。要塑造政府的生态服务理念。在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要使生态服务的执政理念变成政府行动的指南,政府的行政理念应该从传统的“单一经济发展理念”向“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理念”转变,从“环境监管理念”向“生态服务理念”和“生态责任理念”转变。特别是在低碳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重视在政府领导者层面倡导生态服务理念,建立领导干部的环保绩效观,将环保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硬指标。

3.2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低碳农业发展的机制

低碳农业发展既需要有健全的资源与环境产权制度,还需要完善的碳交易制度,也离不开切合实际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农业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现象,必须依靠政府的相关制度来规范,其中产权制度是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因此,作为政府责任,应加快对农业资源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的界定。可根据不同农业资源的属性,进行恰当的产权界定。再通过对农业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与结合来提供充分的激励和约束。对公益性和外部性很强的农业资源,应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结合。而对排他性、竞争性强,公共外部性相对较弱的农业资源,则应明确分离所有权与使用经营权。另外,从长远看,加入国际碳交易市场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因此,为了将来直接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积累经验,也为我国碳交易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经验,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为此,要完善碳源量与碳汇量的计量体系,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完善各种交易的组织机构。充分利用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在专业服务能力、市场基础设施、交易结算系统上的互补性,为碳交易有效进行提供保障。还应适时推出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碳交易的衍生工具,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有效降低治理碳排放的社会成本。

3.3 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吸引人才下乡

人是发展低碳农业的主体,因此要彻底逆转目前农业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持续流失,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使农村社会环境成为生产空间的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文化和生态的多功能空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把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功能拓展奠定物质基础,使农村成为人力、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汇聚点和增长极。同时,要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并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系统的建设充分开发农村的人文价值,吸引城市资金、人才回流农村,使农村能够依托低碳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从现在起应坚决节制农村土地、资金和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地区和工业领域转移,注意社会舆论和政策导向,不宜过分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4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要结合各地农村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大力创新类型多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以及各种农工贸一体化形式,充分发挥组织载体优势,增加低碳农业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从而使低碳农业的非经济价值得以合理实现,保证农民参与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通过农业产业化可进一步发挥科技的驱动功能,使农业有利于充分地吸收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运用和推广节碳固碳技术,从技术上实现农业的低碳发展。具体而言,推进低碳农业产业化可按照区域特色和市场规律,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突破所有制界限,有效融合各种经济成分形成多组分、多方位、多层次的经营体制;二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形成跨乡、县、区省,甚至跨国的联合涉农组织;三是突破行业部门隶属关系的界限,将农、工、商、贸、科、教等诸行业部门连结起来;四是突破城乡分割的旧体制,把城乡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进而实现整个区域内的农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生产网络。

[1]郑恒,李跃.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6):26.

[2]程存旺,石嫣,温铁军.氮肥的真实成本[EB/OL].(2011-12-05).http://www.docin.com/p-44030734.htm.

[3]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1(5):72.

[4]陈晓春,唐姨军,胡婷.中国低碳农村建设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0(2):108.

[5]邓水兰,温诒忠.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2011(5):90.

[6]商五一,梅方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6(3):83-86.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发展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