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琪芬 岑笑嫣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桐乡 314500)
颅脑损伤后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后脑脊液漏、脑室内积血、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等病变有良好效果,近年来陆续有关报道[1],更因其具有创伤小、可控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神经外科已得到广泛开展。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我院运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患者32例,通过严密的监测、精细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在我们把护理后的心得介绍如下。
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5~68岁,其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6例,脑室内积血6例,脑脊液漏5例。
给患者取侧卧位,腰部后弓,大腿贴紧腹部,穿刺点选择在L3~L5的椎间隙,严格消毒后实行局部麻醉,然后将腰穿针缓缓地刺入,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看见脑脊液流出测压,再把硬膜外导管置入其中,穿刺处用安舒妥透明敷贴固定,外接一次性脑室外引流器,根据调节器及高度控制引流的速度。
因护理得当,本组病例中,堵管2例,颅内低压1例,无意外拔管,无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认真倾听患者的每一项主诉,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早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2.2.1 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神经外科患者大部分都是意识不清或者烦躁不安的,所以针对此类特殊患者,管道的固定显得特别重要,扩大胶布固定的范围,胶布松动时及时更换;适当使用镇静剂,双上肢予约束带固定,防止牵拉及误拔管,搬动患者变换体位等由2名以上护士完成[2],操作完毕须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2.2 加强引流观察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密切观察穿刺点及硬膜外导管与外装置连接处有无脑脊液的渗漏,注意动态变化,在护理单中详细记录,若脑脊液的颜色变深或者变为血性,则即刻向医生汇报。
2.2.3 引流应适度,忌过快过量
引流量一般控制在150~200mL/d为宜,过度引流常会导致颅内压骤降,导致致低颅性头痛,而颅内低压又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吸收减少,可能诱发脑积水,更甚者可致颅内血肿、脑疝的发生[3]。
2.2.4 预防感染
及时清倒引流液,做好高危管道交接班、引流量的标识、记录。搬动患者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流;定时留取脑脊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引流液近3/4容器满时及时按无菌要求倾倒,减少倾倒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置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1周,不超过2周。拔管的前一天先试行夹管,如果患者没什么异常反应,则可考虑拔管。
神志清醒的患者及昏迷患者的家属多数会产生恐惧心理,误认为腰大池引流是抽骨髓,而有回避和拒绝治疗的心态。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腰大池引流的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等优点及治疗的必要性和预后等,取得患者的配合,家属的支持。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反复间断腰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感染机会,使医生随时掌握脑脊液的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随时留取脑脊液化验,以掌握颅内的动态变化。故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高度的责任心,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临床治愈率。
[1]万里妹,刘宏奇,徐辉,等.持续腰池脑脊液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4-95.
[2]李冬梅,朱建英,倪宝英,等,持续腰穿外引流防止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2.
[3]Kasuya H, Shimizu T, Kagawa M,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drainagfeere brospinal fluid patients with subaraehnoid hemorrhage a retro spective analysis 108 patients[J].Neurosurgery, 1991,28(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