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绿
(翁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韶关 512600)
①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无生命体征改变,无下腹痛或轻微短暂下腹隐痛,B超提示盆腔包块直径<4cm,无内出血或内出血量少。②无肝、肾疾病,无MTX及米非司酮用药禁忌。③要求保守治疗或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④观察48h血β-hCG有上升或无下降趋势者。⑤自愿采用保守治疗,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当出现内出血或者保守治疗失败,应马上行手术治疗。
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输卵管妊娠病例中,筛选其中符合上述条件者48例为保守治疗对象,年龄18~38岁,平均年龄27岁。临床表现: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3~56天,平均43天,其中阴道流血20例,轻微下腹隐痛18例。孕产史:初孕者12例(其中3例未婚),有孕产史36例(人流史28例,剖宫产史8例),带环者6例。
所有病例均住院治疗,将48例患者随机分到3个治疗组,每组16例,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和生命体征改变,每周复查盆腔B超,复查血β-hCG至正常(血β-hCG<3.1μg/L)。A组:MTX2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用5天。B组:米非司酮100mg,口服,2次/天,连服7天。C组:MTX联合米非司酮,第一天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同时MTX20mg/d静脉滴注,连用5天。
治愈:①症状消失。②盆腔包块缩小或不继续增大。③无内出血发生或少量的内出血未继续增多。④血β-hCG恢复或接近正常。失败:①血β-hCG持续上升。②出现腹痛或原有的腹痛加重。③出现内出血或原少量内出血量增多。④盆腔包块增大。⑤心管搏动持续存在或治疗期出现心管搏动。失败病例均手术治愈(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
A组16例,治愈6例,成功率37.5%;B组16例,治愈7例,成功率43.7%;C组16例,治愈13例,成功率81.2%。26例治愈病例中,阴道流血时间为8~20天,下腹隐痛消失时间为5~18天,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为12~50天,血β-hCG转阴时间为9~40天。
22例失败病例治疗前血β-hCG>30μg/L,其中4例治疗前B超发现有心管搏动,治疗后B超复查仍持续有心管搏动。不良反应:A组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骨髓抑制。B组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肝功能异常。C组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口腔溃疡,1例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者均极快恢复。
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如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剖腹、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等,其并发症严重可致患者术后输卵管受损,生育能力下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能够令异位妊娠组织溶解, 并无管壁损伤,防止患者手术形成瘢痕和周围组织粘连,适应于要求生育的妇女。保守治疗有局部或者全身用药等[1]。
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血、尿β-hCG测定使受精后7~10天即能诊断妊娠与否,结合B超检查,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可以在破裂之前确定,从而为开展非手术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MTX是一种滋养细胞高度敏感的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2];米非司酮具有强烈的抗早孕激素活性,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应用米非司酮使蜕膜、绒毛组织变性,LH下降,黄体溶解,胚囊坏死[3];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有相加作用[4]。
据有关资料报道[5-6],静脉应用MTX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率59.4%,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率61.7%,且短时间内达到高浓度是米非司酮治疗成功的关键,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成功率87.5%。本文治疗成功率均低于有关资料报道,联合用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原因,血β-hCG>30μg/L,有心管搏动的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差。因此对血β-hCG>30μg/L或B超发现有心管搏动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慎用MTX和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本文认为采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并可保留生育能力,符合条件者值得应用。
[1]纪新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5(17):299.
[2]杨桂玲.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35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818-2819.
[3]张皙洁,杨越波,李小毛,等.影响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5):342-344.
[4]李培莉.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8-9.
[5]陈建芳,钱红浪.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37-38.
[6]A Recurrent Ectopic Pregnancy within A Previous Caesarean Scar:A Case Report[J].J Reprod Contracept,2011,22(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