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2012-01-25 15:03王景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8期
关键词:骨化髋臼骨性

王景超

(柳州市中医院骨三科,广西 柳州 54500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好发于青少年男性,部分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僵直或屈曲畸形,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为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006年8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24例(25髋)AS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例(25髋)中男22例(23髋),女2例(2髋),年龄20~61岁,平均35.5岁;病程6~21年,平均14.5年。20例(21髋)术前疼痛,4例(4髋)髋关节融合、骨性强直;19例行走需助行器材,5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髋关节总活动度0°~118°,平均43.6°,Harris评分6~59分,平均34.6分,骨盆X线片显示髋关节不同程度骨性强直融合,5例(6髋)髋关节明显骨质疏松;患者类风湿因子阴性,HLA-B27阳性,血沉、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在正常值范围。

1.2 手术方法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全麻下患者侧卧位,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充分松解关节周围挛缩软组织,必要时切断股内收肌,松解部分前关节囊。对髋关节骨性强直、骨盆倾斜者采用大转子截骨术,电锯断开股骨颈,近端股骨头、颈部分活动或粉碎后取出,髋臼磨锉至软骨下骨,注意髋臼前倾角,避免损伤髋臼后壁;常规安装人工髋臼及股骨假体柄,假体安放复位后于股骨大转子后方钻孔,将股外旋肌群缝合于股骨大转子上,重建髋关节后外侧软组织的完整性,反复脉冲冲洗预防异位骨化,留置引流管。本组使用骨水泥假体9例10髋,混合型假体(Hybrid)1例1髋,非骨水泥假体14例14髋。术后切口处冰袋冷敷24h,抗生素使用2d,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严重骨质疏松者肌注密钙息。

1.3 评定标准

临床效果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和整体功能评价,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为差;X线观察假体周围有无松动和异位骨化;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

2 结 果

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未出现异位骨化,Harris评分61~92分,平均84.5分。随访3~36个月,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1例股骨柄假体<2mm非连续性透亮线,髋关节总活动度70°~190°,活动范围明显改善。

3 讨 论

AS好发于15~25岁男性,晚期髋关节软骨面破坏、消失,极易形成骨性强直。既往多以发病20年、病情稳定,ESR、CRP正常为全髋关节置换时机,但髋关节强直后肌肉废用性萎缩严重程度与手术难度呈正相关,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难度随之递增,疾病早期与晚期行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有明显差异[1],对髋关节疼痛难忍、关节僵硬及非功能位融合,药物疗效不明显的患者,若全身情况较好,无体内活跃感染灶,应及时手术治疗。

AS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时相对年轻,且多合并骨质疏松,对手术时机、操作水平、假体选择、术后康复等有较高要求。对年轻、CT显示髋臼及股骨骨质尚好者应选用固定牢固、接触面积大、植骨容易的生物型假体,即使将来假体松动需要翻修,也可避免骨质过多破坏及骨水泥取出困难;对年龄较大、骨质疏松严重、股骨髓腔大、皮质薄者,螺钉固定牢固度欠佳,易造成皮质破裂、骨折等,可采用骨水泥型假体,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矫正挛缩关节、骨盆倾斜及髋关节骨性融合者髋臼假体精确放置为手术难点。后外侧入路可清晰显露臀肌,准确评价外展肌功能,利于瘢痕增生组织及骨痂切除,髋臼前方软组织挛缩者可于大转子水平横行切开阔筋膜,充分松解以利股骨头脱位切除,髋关节纤维强直及骨性强直者可先截断股骨头颈。骨性强直者股骨头与髓臼的真正界限术中难辨,应注意患者体位,随时调整髓臼锉方向,使其对准原髓臼中心[2]。髓关节高度屈曲强直畸形者关节囊挛缩、前方肌群短缩,影响术后髓关节活动,应允许术后残余畸形存在,避免术中软组织松解过度导致假体松脱。CFP(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假体系统)可全长保留股骨颈,对股骨近端骨质破坏较少[3],翻修手术时可从股骨颈基底部截骨,假体取出及新假体安放较为方便,临床可酌情选择。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与功能失调、术中骨诱导刺激、创伤性炎症、感染等有关,AS患者异位骨化发生率不高于因其它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者,围手术期不必针对性预防用药[4],操作轻柔、骨碎屑冲洗彻底,早期髋关节功能锻炼及放射疗法等均有助于减少异位骨化的发生。髋关节骨性强直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改善有限,与髋关节长期活动受限、髋部肌力差、周围软组织挛缩及骨化性肌炎有关,应结合主、被动活动,逐渐增加关节周围软组织延展性。AS患者髋关节长期处于强直状态,术后应逐渐提高其活动度,常需2~3年甚至更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但负重过早、活动量过大可诱发假体松动,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应避免负重12w,使用双拐保护4w,但不宜卧床太久,以免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1]常增林,李锋,陈安民,等.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J].中国矫形杂志,2003,11(10):1339-1342.

[2]杨玉辉,张远鹰,王金成,等.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髓膝关节骨性强直的功能重建[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3-26.

[3]颜连启,黄冠程,郭开今,等.股骨颈全长保留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6:527-528.

[4]Kubiak EN,Moskovieh R,Errieo TJ,et a1.Orthopaedic manageme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5,13(4):267-278.

猜你喜欢
骨化髋臼骨性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