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安徽省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铜陵 244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易致脑中枢压迫或脑疝,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达50% ~60%[1],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能尽快缓解血肿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我科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对19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55~73岁,平均60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以上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血肿位于基底节区14例,破入脑室1例,位于皮层下出血5例,丘脑出血2例,血肿量 20~60ml。经治疗及护理后,19例患者好转临床治愈15例,占79%,死亡2例 (死于再出血 ),病死率10.5%。
1.2 治疗方法
术前备皮,CT扫描定位穿刺点,标记笔标记,术区常规碘伏消毒后协助医生标记点颅骨钻孔,然后经钻孔处置管血肿腔内,冲洗引流,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末端接无菌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CSS)进行评分,>85%为基本治愈,60%~85%为显效,30% ~59%为有效,<30%为无效 (未愈或死亡)。
19例患者术后近期 (3周)疗效:基本临床治愈15例,显效10例,死亡2例。
3.1 术后护理
3.1.1 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及神志意识变化,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血压及瞳孔变化情况,即时向医生回报,便于医生了解颅内压及全身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颅内压平稳下降及全身内环境稳定。术后病人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发热者头戴冰袋,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若复查CT,搬动病人时头部保持固定,头颈躯体尽量水平,并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波动过大,及引流管滑脱。
3.1.2 引流管的护理 (1)引流袋放置位置:单纯血肿,低位引流;若血肿破入脑室,有多量脑脊液经血肿腔内穿刺针引流出,为防止颅内压过低,一般将引流袋抬高16cm~20cm。(2)引流管固定,头部制动。穿刺点引流管周围清洁干燥,每日碘伏消毒两次,减少污染机会,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3)防止管腔阻塞.每日行颅内盐水冲洗2~4次,记录冲洗量,如有引流不畅,检查是否扭曲受压或血凝阻塞,如为血凝块阻塞可用尿激酶1万U加入生理盐水2ml冲洗,冲洗后夹闭引流管,1~4h后开放引流管,夹管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防颅内再出血。每次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4)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记录汇总,了解有无脑脊液漏,再出血,颅内感染。引流液颜色早期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后期淡血性且量少。如引流量多,颜色呈淡血水样,说明出血部位已破入脑室,引流液中混有大量脑脊液。如引流液突然变红或外流速度加快,提示再出血可能。若引流液混浊,提示有颅内感染可能,应报告医生采取措施。(5)病室清洁,紫外灯定期照射,谢绝探视,减少感染机会。(6)置管一般7~14天,主要视病情拔管。若生命体征平稳,CT示血肿基本清除,试夹管24小时,若无颅压增高体征出现拔管,故24小时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记录。拔管后穿刺部位用无菌纱布覆盖,以防感染。
3.1.3 预防并发症护理 (1)预防肺部感染:脑出血病人大部分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体质弱,不能自主咳痰,及长期卧床,肺部易不张,感染。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谢绝探视人员,定时湿化气道,定时吸痰,定时翻身拍背,做好口腔护理等至关重要; (2)预防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易出现应急性溃疡,故常规用抑酸剂。常规留置胃管,一可以肠内营养,可以观察胃液。及大便颜色观察,判断有无消化道出血;(3)预防泌尿系感染:积极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留置3天以上应行膀胱冲洗;(4)褥疮预防护理,患者平卧气垫床,定时翻身,骨隆起处按摩,防止褥疮形成。
3.1.4 术后功能锻炼与出院指导病情好转后,应及时进行瘫痪肢体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合理饮食,定期复查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复查。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降低患者病死率及残率,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1]阎洪发,龚惠云,左鸿,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4(3):15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