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先莲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超声科,湖北 丹江口 442700
子宫内膜息肉是内膜常见病,多发生于中年妇女。也是绝经以后阴道流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症状及应用雌激素代替治疗的人数增多,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明显上升,子宫内膜息肉也越发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临床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等。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常发生在35岁以上的妇女,而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方便、快速、无创、可重复的临床检查手段,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我院超声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易与其他相混淆的妇科疾病。
我院门诊2009年1-12月经阴道超声检查拟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并进行宫腔镜手术者共计82例,年龄28~64岁,平均46岁。其中绝经后妇女5例,绝经年限为1~6年。患者多有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史,少数无症状,经体检发现。
采用GE LoGL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10MHz。
所有入选的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内占位并拟诊为内膜息肉者,记录回声情况、大小、彩色血流分布并测量血流的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
所有入选者均经宫腔镜检查,记录术中宫腔情况,包括内膜厚度,赘生物大小和数目、有无宫腔粘连等,并在宫腔镜下行赘生物摘除术、诊刮术或宫腔粘连分解术等。
病理:除诊断宫腔粘连者外,余均取宫腔赘生物或内膜标本送病理检查。
在82例术前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中,宫腔镜术中证实存在宫腔赘生物者6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内膜息肉51例,占总例数的62.2%;黏膜下肌瘤者9例,占总例数的11.0%。术中未发现宫腔占位者22例,有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内膜增生反应,占总例数的12.2%,其中12例内膜呈息肉状增生,总例数的14.6%。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的内膜腺体及纤维间质局限性过度增生而形成的[1],目前认为与炎症、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虽为良性病变,但可发生恶性变,因此应早诊断及治疗。主要症状为:①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经期间歇性出血等;②不孕,经腹部超声由于检测方法和探头频率限制,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不高。近年来,随着经阴道超声普及,探头频率高,宫腔及内膜结构显示清晰,且不受肥胖、肠气、憋尿等因素的影响,对内膜息肉的检出明显提高。
典型的息肉超声表现为宫腔内“长舌、椭圆”的实性高回声团,局部隆起,与内膜界限清楚,位于宫腔内、颈管内及宫颈外口处,团块较大时可见内膜线形态不对称、变形或消失,部分病灶内部因腺体扩张形成囊性结构,较小时宫腔形态及回声无明显改变,较大突向宫腔时,可造成宫腔分离,病灶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大小不等。本组病例息肉最小及最大者直径约0.6cm、2.0cm。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探及蒂部血管[2]。
子宫内膜息肉与黏膜下肌瘤、内膜增生临床表现相似,需超声检查鉴别诊断,超声图像不典型时比较容易混淆。典型的黏膜下肌瘤多以低回声为主,瘤体感强,向宫腔突起,内膜线完整,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较丰富,见外周环状血流,而子宫内膜息肉病变位于宫腔内,局部回声增高,内膜息肉仅见点状,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仔细分析,可发现黏膜下肌瘤来源于肌层,或有蒂与肌层相连,故肌瘤的基底部内膜中断,借此可与内膜息肉作出鉴别诊断。内膜增生者在彩色多普勒检查中无蒂部血流信号,助于鉴别。选择在子宫内膜增生早期检查,此时内膜较薄且呈低回声,易于强回声的息肉辨别,有助提高较小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也有利于避免将内膜增生误诊为息肉。宫腔粘连常见于宫腔操作术后,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部分患者出现继发性痛经症状,声像图表现内膜层的回声不均匀,见不规则的高回声带及区域,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粘连与肌层的回声分界不清,宫腔线显示不清[2],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声像图表现较易作出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也是子宫内膜疾病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其无创,较高的诊断率及重复性较好等特点成为临床普查的首选方法。
[1]王兆敏.子宫内膜息肉264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3):114.
[2]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