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索,修福晓,杜 恺
(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辽宁 沈阳 110034)
警犬传染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三大类,其中以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危害最为严重,目前采取的预防接种也主要是针对病毒性传染病。而细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很少引起警犬的死亡,二者多与病毒混合感染、共同作用于犬体而引起疾病或者导致死亡。本文就三类传染病在警犬中的发病现状及共同特点做一概述。
1.1 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是当前流行广泛、危害或潜在危害最严重的两种疾病[1]
来自警犬方面的统计资料证实,危害严重的犬病毒病主要有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犬冠状病毒病等几种疾病。其中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两种犬传染病发病情况尤为突出。从犬瘟热的流行情况看,出了散发病例之外,个别规模警犬饲养场仍有发生。叶俊华对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的警犬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01—2006年五年内共有23个单位发生或流行36次犬瘟热病,占调查单位的60.52%,共有450条犬感染发病,死亡252头,致死率55.78%(252/450)[2];沈阳地区某警犬场自2011年4月出现了因犬窝咳继发的成年犬犬瘟热疫情,共确诊犬瘟热阳性犬26条,该疫情持续到2011年6月,死亡6条,死亡率为23%(6/26);2007年5月沈阳地区同一警犬饲养场出现仔犬犬细小病毒疫情,主要集中于7—9月,共发病90头,死亡52头。该疫情持续到2008年2月,2008年1—2月期间共发病67头,死亡22头。上述发病情况警示,一旦大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免疫失败发病,其损失是严重的。
1.2 犬冠状病毒病呈一定程度的流行,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自2002年以来,许多警犬饲养场陆续有犬冠状病毒病的流行,显上升的趋势。张汇东曾对昆明、南京、南昌和沈阳四个地区的规模警犬场875例犬传染病病例统计中,犬冠状病毒病就有310例,占全部病例总数的35.43%,其中沈阳地区某警犬场47例,南京地区某警犬场121例,昆明地区某警犬场病98例,南昌地区某警犬场33例[3]。
对警犬危害较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结核病、副伤寒、大肠杆菌病、诺卡氏菌病等。据报道,云南某警犬队发生一起由犬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引发的人犬共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疫情[4],警犬相继死亡5头,随后该警犬队数名训练员以及曾为警犬治病和解剖犬尸的一名兽医相继出现不适,经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诊断为人钩端螺旋体病;去年报道的北方某农业院校出现的因山羊感染布氏杆菌而传染多人的事件更是给警犬技术人员再次敲响了警钟,人犬共患病不容忽视。
2.1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犬腹泻的主要细菌性因素
在犬的单纯性腹泻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另外,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多与其它病毒或者寄生虫共同引起感染,临床上主要引起犬的胃肠道传染病。笔者曾对感染细小病毒死亡的犬的肠道细菌分离鉴定,发现大量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因此,在治疗犬胃肠道传染病时,不能忽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治疗。
2.2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犬突发性死亡(猝死)
产气荚膜梭菌对不同年龄的犬均可感染,以6月龄以上、体质较好的犬最为易感,病死率为100%。彭建国等对昆明地区12条死亡警犬进行PCR检测,发现了产气荚膜梭菌,并发现引起该地区犬死亡的产气荚膜梭菌主要是A型和C型[5]。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发病多呈散在性发生,还未见有群发性报道。但由于该病具有高死亡率的特点,且主要危害青年健康的犬,因此对于该病的防治不容疏忽。
2.3 “犬窝咳”是警犬大规模集结作业时易发的传染病
最近几年“犬窝咳”病的发病率较高,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染病,主要是由犬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流感病毒(CPIV)、腺病毒(CAVⅠ、Ⅱ型)、疱疹病毒、呼肠孤病毒(Ⅱ、Ⅲ型)、犬瘟热病毒(CD)、支原体等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感染引起的[6]。其中细菌主要是以败血型波氏杆菌为主,该菌能够侵袭犬的上呼吸道黏膜组织,引起犬咳喘,而且其传染性较强,通过空气便能传播。相对于引起犬窝咳的病毒性因素,其对环境的抵抗力更强,这使得犬窝咳发生后的防控难度较大。目前已有针对该菌的疫苗。在警犬大规模集结作业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该病的疫苗免疫。
从目前的发病情况看,寄生虫感染率很高,这与不坚持驱虫制度和不合理选用驱虫药物关系极大。警犬感染的寄生虫,既有各种线虫、绦虫、原虫,也有体表的蜱、螨、虱、蚤等。修福晓等选取沈阳地区某警犬基地180只警犬为调查对象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共检出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4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6.67%,5.56%,8.89%和8.89%;总感染率为80%(144/180);31.11%的犬有2种或2种以上的寄生虫混合感染。
4.1 非典型性病例增多
在警犬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常有一些慢性病例出现,即出现临床症状不典型、死亡率不高、病理变化不明显,如慢性犬瘟热,这种流行态势给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4.2 多病原混合感染
在警犬饲养实践中,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已是普遍发病的现象。犬群发病常不是某单一的病原体引起,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作用造成的。这使得警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诊断和防治难度加大。在多病原感染中,既有病毒与病毒的混合感染,细菌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病毒、细菌、寄生虫或与非传染性疾病混合感染。这种混合型感染常常导致患犬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一系列的综合征。
4.3 发病趋于幼龄化
2007年5月沈阳某警犬场出现的仔犬犬细小病毒疫情中,主要感染30~55日龄的断乳仔犬,其中30~40日龄的占45.4%,40~50日龄占47.7%,50日龄以上的占6.9%;前面提及的在23个警犬技术工作单位36次发生犬瘟热的450例病犬中,有321例是发生3月龄以下,占总数的71.33%,其中1.5月龄之内的91头,占20.22%,45~75日龄的157头,占总数的34.88%,75~90日龄的73头,占总数的16.22%,这说明犬瘟热的流行已趋于幼龄化[2]。
5.1 由于低龄化的仔犬免疫系统没有发育成熟,机体抗病能力较弱,因此,幼犬传染病的防治始终是警犬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幼犬传染病的预防上,应针对幼犬的特殊生理阶段重点掌握幼犬的免疫空白期,即从母源抗体失去保护力到第一次免疫产生有效抗体这段时间。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母源抗体的滴度,使母源抗体的有效保护力时间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在空白期做好环境的消毒和减少幼犬接触病原的机率。
5.2 针对多病原混合感染的特点,要求我们在临床诊断中既要抓住主要致病因素,又不能忽视其它致病因子。在治疗上,应把重点放在治疗主要致病因素,同时,对于影响康复的其它致病因素也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5.3 对于犬的细菌性传染病,根本措施就是环境消毒,消灭环境中蓄积的细菌病毒、寄生虫,辅以药物预防、适当的治疗,必要时实施免疫手段。
5.4 对于犬的寄生虫性传染病,防制的基本原则是在寄生虫性成熟前和动物生长迅速的关键时期主动用药,保证犬体内没有成熟的虫体和虫卵,从环境措施上阻断传播。另外,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药物进行驱虫有关,使得虫体对该药产生了部分耐药性。这一情况提醒我们:在驱虫计划中,可以适当对药物做调整,进行多种驱虫药物的交替使用。
5.5 非典型性病例或慢性病例常常是由于病原体与宿主长期受到免疫原接种、环境、药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及饲养方式的改变,病原毒力常发生变异。有些病原毒力减弱,加上犬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所导致的。此外,有些病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漂移。如犬细小病毒从1型到2a型再到2b型,再到目前国外流行的c型,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种漂移,使其毒力和致病特性发生部分改变。因此,作为警犬基地这种集约化饲养的场所,应时刻关注外界及周围环境中流行的病原特性和类型,在第一时间做好免疫和紧急接种工作。同时,对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犬,也应进行可能的病原检测,以防止漏诊,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和防范。
[1]唐芳索.当前犬瘟热的发病特点及应对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2):56-57.
[2]叶俊华.警犬犬瘟热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C]//全国兽医外科学第13次学术研讨会小动物医学第1次学术研讨会暨奶牛疾病第3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671-676.
[3]张汇东.警犬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4]彭建国,陈方良,李华.云南某地发生一起人犬共患钩端螺旋体病[J].云南畜牧兽医,2004,(1):38.
[5]彭建国,强京宁,方建强.犬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科技,2004,(12):45-49.
[6]孔庆波.犬“窝咳病”的雾化疗法及体会[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