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法 刘清彪 江黎杰 车京波
(青岛市动物疫病防治中心,青岛 266071)
犬瘟热是目前兽医临床上一种发病率及病死率很高的传染病。主要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为主,且多为混合类型,尤其是该病侵害了神经系统后形成神经型犬瘟热治疗更为棘手,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辩证施治,对10多例已确诊为神经型犬瘟热的患犬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肝经炽热,而使肾水耗损,肾阴不能滋养肝,肝火上冲于脑而致病。
肝火偏盛的犬,被突然外部发生的惊吓而引起发病。内因为“惊之气乱”,而“气为血帅”,气血逆乱而致惊悸狂躁不安。
心属火,心火内炽,实邪传肝,肝属风,肝藏血,肝主筋爪,开窍于目,肝胆被热邪侵害,伤及营血,燔烁肝经,热盛风动,因热极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相互作用而致。
肝主筋爪,热极伤阴,阴血耗伤,风火妄动而起。《原病式》云,“热胜风搏,并于经络。故风主动而不宁,风火相乘。是以热瞀螈而生矣。”“心主血脉,阴血耗伤,筋失其所养,筋膜干则收缩。内经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张,软短为拘,驰张为瘘”。本症为心肝2经。
肝风上冲,肝风上扰,冲于脑而致昏迷。风火煽动,卒然头部摇摆而转圈,本症属肝肾阴亏。
由于高热伤津,津血耗损。同时,风能涩血,筋膜失去所养,故出现颈项强直,不能上下左右运动。
由于风气通于肝,而肝依于木,木郁则化风,故风阳易动,肝气郁遇,气郁则化火。因此,气有余,便是火,治则以平肝熄风,滋阴降火,镇惊凉心。
(1)方药1:选用知母、黄连、黄芩、连翘、黄药子等取其寒之功,化犬体积之热,选朱砂、冰片、茯神、天麻等镇静安神,辟邪以开闭。
(2)方药2:选用人参、琥珀、酸枣、茯苓、茯神、菖蒲、乳香、远志、朱砂等合理搭配临床疗效显著。
某犬,德牧,性别雄,9个月龄,起初确诊为犬瘟热,治疗5 d后出现间歇式抽风,颈项强直,大量流涎。第2 d发病强度加重。该犬结膜潮红,仍有多量脓鼻涕,体温39℃,食欲一般,经检查确认为神经型犬瘟热。辩证分析:肝主筋爪,肝火旺盛,阴血耗伤,筋失其所养,筋膜干则四肢收缩抽搐,颈项强直,热盛则血旺,故结膜潮红。治宜滋阴降火,镇静安神。
中药配伍治疗:知母、黄芩、连翘、黄药子各2钱,黄连1钱,贝母,冰片,朱砂,天麻等各按其量,水煎等温凉后灌服,1剂/d,3 d后明显好转,连服7 d后再没出现抽搐症状。
期间应用头孢哌酮钠,利巴韦林等西药辅助治疗,其他症状亦基本恢复。1个月内复诊2次,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