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在绍兴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12-01-25 08:22沈秀芬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农技农民信息化

沈秀芬

(浙江省绍兴市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信息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农业信息化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农业专家、学者的关注[1-3]。

绍兴市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率先在省内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市级农业信息中心、6个县级农业信息中心、68个部门联络室和116个乡镇 (街道)联络站、30万户农民信箱用户、3700多个村级联络点组成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全市构建一个涵盖2200多户种粮大户、15000多名农机手、4164名动物防疫人员、3100多户畜禽养殖户、13000多户水产养殖户和10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400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0多家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30万多户浙江农民信箱用户组成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市场等领域的网上农民社会和27多万手机用户的手机平台[2,4],对推动绍兴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重点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素质等3个方面对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提升了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1.1 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新农业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5-6]。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和3S技术等,目前,发达国家已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精准农业、智能设施农业技术在绍兴市农业生产上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既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在花卉、蔬菜等领域推广应用农业智能化大棚设施栽培,为绍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动物疫病远程测报系统的建立,为快速及时发现防控疫病,减轻和控制疫病蔓延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加速了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传播

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条件,为农技服务开拓了新路子[7]。近年来,利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绍兴市在全省率先创建了诸如语音咨询服务、农技大师服务、“三电合一”等为农服务新模式。在农民信箱和农技110服务平台中设立了茶叶、农机、畜牧、水产、花木、粮食、蔬菜等产业集群,聘任了59名首席专家,326名农技指导员,670名责任农技员,将全市种养大户、贩销大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户按产业进行集中管理和服务,为农户和农技人员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有效提高了农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

2 搭建了农民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2.1 拓宽了与政府沟通的渠道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基层乡镇的职能由过去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拓宽了农民与政府沟通的渠道,拉近了政府与农民的距离,成了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优势,政府网站正在成为公众参政议政、参与监督的重要窗口,建立了透明、公正、查询快捷的监督平台,使政府机关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置于群众严格的监督之中。通过网上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如绍兴市开发的农机网上办证系统,之前拖拉机及驾驶员到市县农机站办理牌证,一般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办好,时间长,来去费用高,网上办理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就可办理完毕,深受广大机手的欢迎,每年为农机操作员节本增收100多万元。

2.2 架起了与市场联系的桥梁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朋友、农业龙头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各种农业技术信息,而且需要商品信息和市场动态以及综合经营信息。利用农业信息网络,绍兴组建以“千龙网”为特色的农产品交易平台,组织网上“农博会”,开展电子商务、农产品网上中介、网上交易和农产品配送等业务;利用农民信箱开发农产品价格信息播报系统,及时向社会报送农产品价格、饲料价格及肉禽蛋市场价格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农业信息系统,每年向农民发布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等各类信息50000多条,通过网络交易农产品2.5亿元,据测算,通过网络交易,每年可减少营销成本1500万元,节约电话、邮寄和纸张等通信支出41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开辟了农民素质提升的新途径

3.1 改变了传统农村“手把手”培训教育模式

农村劳动力人口庞大,不同人群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传统的教育培训方式,培训成本过高,范围窄,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道门槛,难以满足需求。我们在全市农民培训工程中,充分发挥完善的网络终端优势,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开发各种农村信息接收终端,制作多媒体教育培训课件,在指导农民学习各类农业种养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加强劳动密集、用工量大的家政服务、餐饮、农家乐、营销、物业电子操作和计算机操作等岗位的培训。许多农户不仅学会了各种劳动技能,还学会从网上下载信息,把自己的产品信息上传到网上运行发布,有的甚至学会制作网页,大力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就业技能。

3.2 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利用计算机网络,整合全社会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教育、文化、卫生等信息知识,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逐步发生变革。同时,农民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农民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农民通过接触网络,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围绕市场信息组织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使农民狭隘的小生产和传统小农意识经营管理观念,逐步被现代农业、现代经营、现代科技、现代物流理念和市场意识所替代。

[1]张海云.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8,40.

[2]陶忠良,董越勇,朱莹.“浙江农民信箱”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6):868-872.

[3]董越勇,管孝锋,陶忠良,等.应用先进实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基层信息化模式的构建 [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5):1044-1052.

[4]董越勇,管孝锋,陶忠良,等.浙江万村联网工程的应用主体及系统功能 [J].浙江农业科学,2012(1):120-122.

[5]吴定红,邹志明.开化县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与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41-1443.

[6]沈秀芬.以农业信息化为引擎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3):18-19.

[7]刘丽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研究[J].理论月刊,2007(11):166-169.

猜你喜欢
农技农民信息化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创建农技推广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见成效①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