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容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苗族医药歌诀文化探究
汤建容
(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
苗族医药是苗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苗医和苗族人民总结出很多关于苗族医药源流、苗医诊断与治疗疾病、苗药制作及功效等方面的医药歌诀文化,这些歌诀文化在苗族医药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苗族医药;歌诀文化;传承
苗族医药是苗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苗族医药主要是以家传或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苗医和苗族人民总结了很多关于苗族医药源流、苗医诊断与治疗疾病、苗药制作及功效等方面的歌诀,这些歌诀具有民族性、通俗易懂性、生动形象性等特点,且易记实用,在苗族医药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苗族民间广泛流传着《开天辟地歌》:“从斗盘古果督叉制列,创嘎乃喃处药王,黛乍黛雄尼河水,斗乃以叉帕国皇(苗语记音)。”其大意是:“天地盘古先开创,世上日月分阴阳,神农皇帝创五谷创医药,世人称他是药王,汉族苗族都一样,世上的人都起源于女皇”[1];“药王药王,周身晶亮,穿山越谷,行走如常,食果露宿,寻药找方[1]”;“千年苗医,万年苗药[2]”;“一个药王,身在四方,三千苗药、八百单方”[3]等歌诀。从广泛流传的歌诀中我们知道,苗族医药起源于苗族先民生存斗争的需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经历了人类社会漫长而初始的医疗活动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苗族先民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他们集体出猎,共同采集,所得食物共同消费。在极其简单的谋生过程中,常因误食有毒植物的果、籽、茎、叶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经过无数次尝试,他们逐渐认识到某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某些植物对人体有害,某些植物又可以治病。就这样,他们便逐步积累了许多植物药方面的知识。同样,由于狩猎及畜牧业的发展,他们又逐步认识了许多动物药方面的知识。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采矿和冶炼时代的到来,矿物药也相继被发现并不断总结出相关的知识。
根据苗医传统理论,人体生病的病因主要可分为一毒、二伤、三亏、四积、五菌、六虫、七乱、八特等八大类型,但都以毒为总纲,因此有歌诀唱到:“无毒不生病。[4]”另外还有歌诀唱到:“无乱不成疾”[6],就是说当人体内外组织结构因病害的破坏而发生组合形式的紊乱,从而导致器质紊乱及功能紊乱,因此出现病证及痛苦,所以“乱”也是八大病因之一。苗医还根据《易经》中的八卦和天干、地支对人体进行排列和标记,来看人体阴阳五行衰变和发生生克变化的信息,预测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或凶吉祸福,或病可治与不可治。如四季和五行与疾病的关系,其歌诀有:“春季属木病在肝,夏季属火病在心,秋季属金病在肺,冬季属水病在肾,四季属土病在脾”[4];甲子与五行的关系,其歌诀有:“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4]”
苗医对疾病的诊断是通过眼看、耳听、鼻嗅、手摸、指弹、口问等方法,从而了解疾病的各种病状和体征,并进行综合分析为治疗提供依据。其歌诀有“一主神态二主色,三视男女当有别,四望年龄看四季,五取腕部细号脉,第六细问再触摸,百病疑难有窍诀。[1]”苗医看病的方法很多,“三考”是其中之一。一是考察病人的功能状况,包括精神活动和心、肺、肠、肚等功能,体温高低、反射强弱等,此考察是为了掌握病情;二是考察病变的物质因素,如血色、体液、大小便以及细病毒之类的病原体等,此考察是为了查出病因;三是考察体内外的结构变化情况,如病灶组织情况,体内在眼、鼻、口、舌等窟窍的反映,某些病的特定反应区情况等,此考察是为了明确病机。病情、病因、病机都弄清楚了,就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苗药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总结,把这一方法编成歌诀的形式,即“一考功能察气魂,本命精神冷或热,架组交环常或异,检测数据不可缺;二考物质察病根,汁水浆液血气分,排泄物及异物等,病原体及抗原情;三考结构察病机,皮肉筋骨脏器窥,十窟征迹舌象类,病灶以及反应区。[5]”
苗医把一切疾病归成两大范畴,即冷病和热病,并制定出“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两大原则。苗医对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内治法、外治法和巫术治法。内治法就是患者由口腔吞服药物通过胃肠吸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外治法又称传统治疗法,病人不需服药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即用药物、手法或器具从体表治疗的方法;巫术治法就是通过捞靠、划符、化水、咒语等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苗医在长期的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有关治疗疾病的歌诀:(1)“有毒要攻,有火要退,土来和雪,雪来和霜,肿痛消退,热极转凉,毒力得散,本命安康[6]”;(2)治刀砍斧伤歌诀是“刀砍斧伤不要惊,小嫩耗儿效如神,老陈石灰兑成饼,搽在伤处肉自生[7]”;(3)治漆疮歌诀是“漆疮本是木树浆,痛来痒得心头慌,螃蟹韭菜兑酒洗,犹如神仙手拈光”[7];(4)治小儿夜哭歌诀是“小儿夜哭光吵人,闹得爹妈睡不成,灯花7个涂乳上,吃了困到大天明[7]”;(5)治毒菌中毒歌诀是“毒菌闹人有妙方,地下黄泥调成汤,中毒病人服一碗,冷水调之即安康[7]”;(6)治失眠歌诀是“一晚通宵睡不着,枉信鬼神不吃药,猪心一个配枣仁,一觉睡到太阳落”[7];(7)治枪弹伤歌诀是“明火枪弹伤人身,地牯牛与槟榔根,偷油婆入蜂糖内,捶烂包扎弹离身”[7];(8)治毒蛇咬伤歌诀是“毒蛇咬伤心头惊,烟油用来兑水吞,又把烟油涂伤处,不用花钱找医生”[7];(9)治难产催生的歌诀是“妹妹坐月不用愁,哥已找好地牯牛,一杯开水吞下去,生个娃娃在怀头”[7];(10)治筋骨痛的歌诀是“筋骨疼痛路难行,泡酒不离花血藤,川乌草乌千年健,一石瘫与锯锯藤”[7];(11)治感冒的歌诀是“哥哥感冒不要焦,生姜红糖马鞭梢,一通汗水发出后,起来去把大粪挑”[7]等。苗医在骨科中还广泛使用接、逗、扯等手法,其歌诀是“断必接,脱必逗,触必扯”[7]。苗族方药的配伍有很多禁忌并编成歌诀,如“石韦不合铧头草,内服外用非寻常;蜈蚣怕合地风虫,诸蛇休见灶马子”[2]。
苗族常见的药材加工有晾干法、蒸熟暴晒法、开水烫淋法、尿渍法、石灰水火燎法、制霜法等几种,为了便于临床使用,苗医还将草本或木本药物加工成片剂、酊剂、囊剂、泥剂、粉剂、丸剂、把剂7种剂型。苗医一般春夏采花叶,秋冬采茎根,其歌诀有“春用尖叶,夏花枝,秋采根茎冬挖蔸,乔木多取茎皮果,灌木适可用全株,鲜花植物取花朵,草本藤本全草收,须根植物地上采,块根植物用根头。[2]”苗医把一些药的制作方法编成歌诀,如对治疗筋骨疼痛药的制作有“筋骨疼痛路难行,泡酒不离花血藤。川乌草乌千年健,石风瘫与锯锯仁”[7];对治疗肾虚药的制作有“肾虚腰痛用何方?大刀豆米用一双,牛夕木瓜加杜仲,猪腰炖服是仙方”[26]等。
苗药关于功效方面的歌诀有很多,我们从众多歌诀中可以知道,有的苗药功效是非常奇特的:(1)“酸的止泻甜的补,苦的退火辣退气”[3];(2)“爬不得坡,离不开矮陀陀;上不得坎,离不开倒触伞”[2];(3)“打得一身垮,离不开四块瓦”[2];(4)“要得一身松,离不开木通”[2];(5)“周身发麻,离不开乱头发”[2];(6)“藤本中空能消风,对枝对叶洗涤红;多毛多刺能消肿,亮面多浆散毒凶”[2];(7)“补药味甘甜,注红(血)用酸涩,芳香多开窍,消炎取苦寒”[2]等。
总之,苗族医药歌诀文化是苗族人民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内涵极其丰富。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强对苗族医药歌诀文化的研究,使其传播得更远,影响力更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1]包 骏,冉懋雄.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8):16.
[2]包 骏,冉懋雄.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8):18.
[3]石朝江.苗学通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11):620.
[4]石朝江,石 莉.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7):243.
[5]吴荣臻.苗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531.
[6]花垣县民族事务所委员会,花垣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花垣苗族[M].1993(7):217.
[7]《四川苗族志》编委会.《四川苗族志》[M].四川:四川出版社巴蜀书社,2009(12):87.
Inquiry on the Medicine Verses Culture of Miao Nationality
TANG Jian-rong
(Development&Utiliz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Special Resources in Wuling Mountain,Yangtzs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8100,China)
The medicine of Miao nationality is the summary of Miao people’s fighting experience against diseases.During the time,doctors and people of Miao have summed up many verses of its origin,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the manufa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Miao medicine,which have been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Miao medicine.
medicine of Miao Nationality;verse culture;evolution
R29
A
1006-3250(2012)02-0227-02
汤建容(1969-),女,从事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
201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