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剑平 胡 川 吕晓莉
湖北省鄂州市鄂钢医院感染科,湖北 鄂州 436000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加大,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60例,本文对这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2~83岁,平均57.5岁。40岁以下共4例,占6.7%,40岁以上56例,占93.3%。60例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修改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56例,空腹血糖8.6~28.4mmol/L,并发酮症酸中毒14例。体温正常46例,咳嗽、咳痰50例,消瘦、纳少56例,乏力36例,心悸、气促30例,贫血14例,低蛋白血症8例,既往有肺结核病史10例。外周血白细胞 (10~20) ×109/L32例,(20~30) ×109/L4例,白细胞 (4~10) ×109/L24例。血清结核抗体阳性24例,PPD试验阳性36例,痰找抗酸杆菌阳性42例,肾功能异常10例,肝功能异常6例,继发感染20例。先发生糖尿病后伴发结核病50例,先发现患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6例,两病同时发现4例。其中浸润型42例,血型播散型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12例,其中4例经肺CT扫描发现隐匿病灶。跨叶、跨段且侵范下肺野占24例。病变形态:大片状病灶居多,结核空洞以蜂窝状、多发不规则、小空洞多见。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实行饮食控制,加强支持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48例应用普通胰岛素或诺和灵笔蕊,每日量12~56u不等,以皮下注射为主,重症合并症患者危重时短期静脉滴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稳定后改为皮下注射。12例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二甲双胍加美吡达治疗。
单用胰岛素者44例血糖控制满意,4例血糖控制不良;口服降糖药者8例血糖控制较好,4例血糖控制不良。肺结核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的原则,采用2HREZ/10HR方案 (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总疗程1年。定期复查血糖、肝、肾功能及胸部X线等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本组10例有肾功能改变,因乙胺丁醇 (E)80%经肾排泄采取隔日1次给药,合并感染者不使用氨基甙类药物。6例有肝功异常但转氨酶未超过3倍正常上限值仍采用2HREZ/10HR方案,半月监测一次肝功能加强护肝。肺结核疗效标准:X线显示病灶吸收或硬结钙化;空洞闭合或开放性愈合,痰菌阴转2个月连续3次。糖尿病控制较好的52例其结核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空洞缩小、闭合,36例痰菌阳性者转阴。糖尿病控制不良的8例改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改R为利福喷丁,同时改Z为左氧氟沙星,延长病程至14月6例治愈,2例恶化。
糖尿病和结核病均是当今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糖尿病病人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病并存,多数病例糖尿病在先、后并发肺结核。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情多较严重,肺部干酪性病变与空洞形成多见,排菌率高糖尿病;肺结核[1]。我国糖尿患者逐年增多,患病率高达3.21%[2]。糖尿病患者中肺结核患病率高,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新发肺结核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5倍,糖尿病患者的结核患病率比普通人群的结核病患病率高4~8倍,且呈逐年增多趋势[3]。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多为2型。而且并发肺结核的糖尿病病人大多数为中、重度。
糖尿病对结核病的影响要大于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的糖代谢失调是促发结核病的主要机制,并导致结核病迅速恶化。原因为①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引起蛋白及脂肪代谢失调,导致病人营养不良。②血糖及组织内糖量增多,为结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③由于血清蛋白减少,抗体形成下降,导致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减退。④由于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粒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⑤由于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因此,结核病治疗的疗效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控制稳定后,结核病的抗结核治疗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否则抗结核药物也难以奏效。另一方面,进展期的结核病也能促使糖尿病糖代谢紊乱,并使血糖难以控制。①结核病人表现有胰岛细胞营养不良和萎缩,胰岛内分泌功能减退。②结核病的中毒症状发热、纳差等对胰岛素分泌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均有不利影响。③结核病可使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抗结核药亦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加重糖代谢紊乱。总之,糖尿病代谢紊乱与肺结核,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宜同步治疗。治疗糖尿病时,适当放宽饮食限制,以满足肺结核治疗的营养需要。由于常用抗结核药对口服降糖药的疗效有一定影响,本文资料也表明,单用口服降糖药的疗效较差,所以除少数病程短、症状轻、血糖轻度升高的病例外,多数糖尿病患者应首选胰岛素,待病情好转稳定后再口服降糖药并注意调整剂量。伴发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多数较严重,病程进展快,空洞发生率及痰菌阳性率均较高[4],与本组资料一致。因此,抗痨治疗时应在积极
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至少3种以上敏感的抗痨药,应遵守早期、联用、规律、适量、全程的化疗原则。糖尿病如控制不理想,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也可使肺结核病加重,这些都会影响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因此,抗结核化疗疗程上应比单纯肺结核适当延长,一般应1年左右。总之,同一患者身上糖尿病与肺结核互为影响,影像学改变更明显,治疗失效率更高。同样肺结核可以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已控制的糖尿病出现波动现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更常见,从而导致肺结核病变特征多样性。因此,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关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64~465.
[2]刘国良.糖尿病诊断治疗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30.
[3]谢国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1-430.
[4]张安杰,夏建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127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