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华 杨罗燕
(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2.重钢总医院,重庆 400021)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常见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都不满意。中药熏蒸疗法历史悠久,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笔者对26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取疗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262例,男性126例,女性 136例,年龄28~76岁,平均6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27例,止痛药性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15例,多囊肾13例,糖尿病肾病74例,高血压肾病30例。主要表现均以皮肤瘙痒为主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浮肿、少尿、贫血、高血压等。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治疗护理的基础上 (降压、利尿、对症处理),应用中药熏蒸。方药:当归15 g,生地黄15 g,熟地黄 15 g,黄芪 30 g,黄芩 15 g,黄连 10 g,黄柏 15 g,加苍术30 g,五味子10 g,鱼腥草20 g,将药物封包放入仪器锅体内中,启动电源加温加热煮至沸点(100℃)后产生药汽雾,当锅舱内温度达40~45℃时根据患者病发部位选择薰蒸体位,仰卧或侧卧在治疗床上将痛疼部位对准薰蒸口。根据治疗部位和治疗要求选择“循环”或“固定”。对薰蒸温度根据患者的体质及年龄耐受能力调节并设计一般温度控制在45~55℃,时间为30 min,每日1次,10~14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慢性肾功能不全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皮肤瘙痒症疗效标准[1]。瘙痒及皮肤继发损害(抓痕、血痂、皮肤粗糙)消失为痊愈;瘙痒明显减轻,继发性皮损消退80%以上为显效;瘙痒减轻,继发性皮损消退20%~80%为有效;瘙痒无减轻,继发性皮损消退不足20%或治疗期间病情加重为无效。
本组26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27例,显效62例,有效65例;止痛药性肾病3例,显效3例,慢性肾盂肾炎15例,显效9例,有效6例;多囊肾13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2例;糖尿病肾病74例,显效25例,有效41例,无效8例。
中药熏蒸又叫“中药蒸汽疗法”“中药汽浴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利用中药煎液趁热在皮肤和患处进行熏蒸、淋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而达到治疗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学传统外治疗法[2]。它集温热效应、经络效应和中药局部渗透效应为一体。薰蒸时药汽直接通过全身肌肤孔窍、经穴等直接渗透、吸收、扩散、辐射深入到脏腑。而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功效达到治疗瘙痒的目的。
本疗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还可缓解疲劳使患者感到全身放松、舒适、易于接受。
4.1 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疾病的疗效,CRF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恢复缓慢,有治不好的心理负担,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过重,故此熏洗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熏洗的原理、目的以及同种患者治疗的情况,主动热情关心患者,帮助病患者消除悲观情绪,使患者身心放松,情绪稳定,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4.2 熏蒸前护理严格掌握禁忌症,有严重心肺疾患及传染病的患者禁用熏蒸,女患者月经期、孕妇禁作中药熏蒸。跌打损伤的出血期、癫痫、酒后或极度疲劳时均不宜做熏蒸治疗。高血压患者不宜熏蒸,血压不稳或偏高者慎用。糖尿病、中风后肢体感觉迟钝、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及体质虚弱者慎用。熏蒸时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预防烫伤,对行动不便及年老体弱者,协作患者上、下床时,动作宜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熏蒸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4.3 熏蒸中护理在熏蒸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医疗安全,熏洗温度因人而异,并注意加强巡视,熏洗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离开患者,根据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随时调节熏蒸器的温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防止患者发生晕厥、休克等意外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药液蒸发量,适时注入清水(加热水),切忌药液干涸后再加水。
4.4 熏蒸后护理熏蒸结束后协助患者用干毛巾擦干躯体,避免吹风受凉,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预防中暑,若排汗过多,可适当饮些温开水等。熏蒸治疗期间禁用冷水洗浴,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如冰激淋、苦瓜、丝瓜、小白菜等。若熏蒸后出现热疹或过敏反应应暂停治疗,对局部皮肤过敏者或皮肤烫伤者应及时向医师汇报,予以对症处理。
通过对2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完全控制或显著改善了症状,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皮肤瘙痒至今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本方法基本无副作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不失为临床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皮肤瘙痒的较好方法。
[1]戴广法.培土生金法治疗2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7,23(4):23.
[2]沈鹰.风湿病中西医诊疗概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