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静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检查、抢救的重要场所,无论何种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应激和心理反应,而严重的消极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将关爱患者的行为具体化,是当前护理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舒适护理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笔者所在医院开展“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中融入了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123例,女77例,年龄13~84岁。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6例,硬膜外麻醉128例,神经阻滞麻醉36例,局部麻醉浸润20例。普外科手术47例,妇产科手术102例,脑外科手术5例,骨科手术36例,眼科手术10例。
1.2 方法
1.2.1 术前访视 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并查看相关资料,在与患者交流时,首先要作自我介绍,让患者明白你将对他(她)的手术全程实施护理,让患者解除顾虑。了解患者的感受,同时探知患者的真实想法,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反馈,用患者明白易懂的方式进行解答。提出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指导患者予以配合的方法,如眼部手术的患者术中不可咳嗽及头部摆部;硬麻外的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嘱患者做深呼吸;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在手术过程中配合默契,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使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而不会在手术期间出现断层。术中设立手术等待间,安排高年资专职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尽力完善全程无间隙服务。
1.2.2 术中舒适护理
1.2.2.1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将患者送入安静的环境,室温控制在22℃ ~25℃,湿度50%左右。手术间内要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不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让患者感觉到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为他一个人服务。多关心患者,从而拉近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为让患者感到舒适,麻醉时给患者垫上枕头,手术过程中给患者舒适的体位,注意保暖。对于非全麻患者,护士应站在患者床头边抚摸额头安慰患者,大体讲解手术的进展情况,告知他们手术出血不多,很顺利,遇到特殊响声时要提前向患者解释,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要稳、准、快,动作轻柔娴熟,减少疼痛刺激带给患者的不适[1]。
1.2.2.2 减轻手术体位的不适,在放置体位前,将所有用来维持体位的手板、头架、布类或护腕均加上衬垫,以减轻患者的生理不适感,同时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平卧位时颈下垫软垫保护颈椎,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以免损伤臂丛神经,膝关节下垫软垫,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术后疼痛或神经损伤。踝关节下垫软垫,防止足跟受压。给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眼睛涂眼药膏,防止角膜干燥划伤,头面部手术患者眼睛用保护膜保护,防止消毒液溅入眼内烧伤角膜,耳部手术患者用棉球堵塞耳道。确保术中输入的液体温度适宜,预防低体温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1.2.2.3 手术结束时,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子,向患者解释说手术已顺利完成了。将患者抬至手术推车上时注意固定好各种管路,并将手术床固定好,车床两边均有人保护。
1.3 术后随访 术后2~3 d,巡回护士到病房随访患者,根据患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制定出整改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组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8%。
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仅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而且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使手术患者感到了人文关怀,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给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
[1]文以君.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