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霞教授治疗卵巢囊肿经验

2012-01-25 01:19:04李华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川牛膝经行胞宫

李华为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褚玉霞教授是德高望重的中医妇科专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愈人无数,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吾有幸成为褚师弟子,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褚玉霞教授治疗卵巢囊肿经验整理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的女性最为多见[1]。属于中医“癥瘕”、“肠覃”的范畴。本病早在《素问·骨空论》已有记载:“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诸病源候论》对癥瘕经行了全面的阐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济阴纲目·卷之五·积聚瘕瘕门·治疝瘕》:“寒伤于内,气凝不流,结于肠外,久为癥瘕,时作疼痛,腰不得伸,名曰肠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多因经脉失于将理,产褥调护不当,七情内伤,外感六淫,饮食生冷,劳逸失常,遂致营卫不输,新陈不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本病主要是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小腹,逐渐形成[2]。褚师根据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认为导致癥瘕的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然实证居多,实者多由气滞血瘀、湿毒壅盛,阻滞胞宫而发;虚者多由脾肾虚弱,痰湿瘀血内积所致。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血行受阻,气聚血凝,积而成块;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正气不足,湿热之邪内侵,与余血相结,滞留于冲任胞宫,气血循行不利,湿热瘀阻不化;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气血之根在于肾。若先天不足,或后天伤肾,肾阳虚则气血无力推动,瘀滞而为肾虚血瘀;或瘀血久积,亦可成肾虚血瘀,阻滞冲任胞宫,日久渐成癥瘕。褚师治疗本病分别以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补肾阳等为治则。

2 临证用药

褚师治疗本病经验丰富,师古而不泥古,临床用药灵活自如,并不断探索创新,针对病因病机,自拟褚氏消癥方 (黄芪、生薏苡仁、败酱草、丹参、茯苓、丹皮、赤芍、乌药、连翘、桂枝、川牛膝等),方中桂枝辛甘而温,有温通经脉、化瘀止痛之效;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活血止痛;乌药、丹参理气化瘀;茯苓、生薏仁淡渗健脾利湿;连翘、败酱草清热解毒;黄芪益气健脾利湿,一则气能推动血的运行,使其不能停居,以助瘀祛,二则可使攻伐破血之药不致伤害人体正气,达到扶正祛邪、寓补于攻的目的;川牛膝引血下行,以达病灶。临床褚师根据辨证分型,以及病人体质,在验方基础上加减运用。张景岳曰:“然血必由气,气行则血行,故凡由治血,则或攻或补,皆当以调气为先。”精神抑郁、两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香附;张子和有云:“邪去则正安,正安则病愈”,小腹两侧刺痛并舌质紫黯者加三棱、莪术、鳖甲、鸡内金、穿山甲、黄药子增强软坚散结、化瘀消癥之力,以达祛邪之功;一味黄芪已显褚师用药之妙,正如《医学入门·妇人门》云:“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宁扶脾胃正化,待其自化。”,倦怠乏力、纳食减少者加党参、炒白术、炒山楂等,褚师意在消其食而健其脾;褚师认为肾为元气之根,肾阳不足,则元气无力鼓动一身气血,气血停滞,癥瘕出矣,故腰酸怕冷肾阳虚者加川断、杜仲、巴戟天、淫羊藿、紫石英温补肾阳。另外褚教授尤其注重病人经行情况,常叮嘱弟子“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故若察病人经期量少而长,或经血凝块,或经期腹痛,甚至经血不下等经行不畅或阻滞时,必辨证加减运用少腹逐瘀汤或者血府逐瘀汤,使经血顺势而下,保持经期胞宫泻而不藏的生理功能。

3 验案举隅

杨某,女,郑州人,38岁。初诊:2011年9月26日。以“经前腹痛3月余”为主诉。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5岁,月经周期28-30天,5-6天净,末次月经2011年9月11日,3天净,经血量少,色红,夹血块。经前乳房胀,腹痛,得温痛减。白带正常。平时易烦躁。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于2011年9月16日查彩超示:左侧附件囊性包块 (大小67×50mm,性质待查);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CA125:56.70IU/ml(10-35),CA19-9:51.93IU/ml(10-37);CEA:1.67ng/ml,AFP:5.84ng/ml(10-13.6).中医诊断:1.癥瘕 (痰湿瘀结型);2,痛经 (气滞血瘀型)。西医诊断:卵巢囊肿。非经期治法:理气活血,渗湿利水,化瘀消癥。方选:褚氏消癥方加减。药用:黄芪30g、生薏仁30g、败酱草30g、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5 g、赤芍15g、三棱30g、文术30g、香附15g、川牛膝15g、鳖甲10g、生牡蛎30g、鸡内金15g、柴胡12g,7付,日一付,水煎服。

二诊:2011年10月5日。上药服完后,下腹部隐痛症状缓解,情绪好转,守上方加黄药子10g,10付,日一付,水煎服。另经期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红花15g、丹参30g、香附15g、乌药12g、元胡15g、官桂6g、川牛膝15g,红糖引,3付,日一付,水煎服。

三诊:2011年10月20日。末次月经10月8日,4天净,量色可,色黯,经前无不适,经行第一天腹痛,平时自觉腹部轻松,纳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于2011年10月15日查彩超示:宫颈多发纳氏囊肿,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守上方10付,隔日一付,水煎服。

经随访,杨某经期腹痛消失,余无明显不适。

[1]胡瀞月.肖承悰教授论治卵巢囊肿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1(1):33-35.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08-309.

猜你喜欢
川牛膝经行胞宫
胞宫源流考
川牛膝对淡水石斑鱼部分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妙用川牛膝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6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行
山花(2020年6期)2020-06-19 08:50:32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31
经期为何睡不醒
伴侣(2015年10期)2015-09-10 07:22:44
胞宫源流浅考
江苏中医药(2014年3期)2014-04-15 16: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