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 朱 伟 武 钰 刘继华
陕西省咸阳市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83
手外伤是骨伤科常见病,手部解剖关系复杂,末梢的血液循环差,有些创口因污染严重、引流不畅或抗生素使用不当及常规换药方法疗效不明显等原因常导致愈合差。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手部功能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1]。国内多家文献曾报道用中药薰洗关节炎、软组织挫伤等取得良好的疗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气伤痛,形伤肿”,明确指出了疼痛和肿胀是急性损伤性血肿主要的临床表现。筋肉受损,继而产生疼痛、肿胀,甚至脉络破损而出现瘀斑、瘀点等出血征象,舌质紫暗,脉弦涩[2]。究其病机,均属于各种原因所致局部气滞血瘀,脉络不和,肢体外伤早期,由于筋骨和脉络的损伤,血离经脉,凝聚成瘀,淤积不散,经络受阻,气血不通,肿痛即作。现代医学认为,外伤是引起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即而损伤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呈充血、水肿、渗出、疼痛之病理变化,外力作用于局部后,将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微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后即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出,炎性介质释放,代谢产物堆积,故局部红肿疼痛。
活血止痛散出自《临床正骨学》,为治疗跌打损伤后期筋脉不舒、局部肿痛的常用方。方中当归尾、红花、乳香、没药、苏木、白芷、姜黄、威灵仙、羌活、川楝子、海桐皮、花椒、透骨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以五加皮、牛膝、土茯苓强筋骨、补肝脾肾[4]。通过中药对术后僵硬伤口的局部熏洗,药力经皮窍而入直达病变部位,配合功能锻炼,具有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强组织修复、松解粘连、软化瘢痕、强壮筋骨的作用,使手部功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
在臂丛、指根或指总神经麻醉成功后,伤肢上止血带或止血皮筋,反复刷洗伤口周围皮肤至干净,伤口彻底消毒后铺无菌巾。清除失活之皮下组织,修整骨断端解剖并标记血管、神经,尽量保留肌腱、皮肤。
2.1 手指离断伤处理 用交叉细克氏针或微型螺钉+钢板作指骨内固定,缝合伸、屈肌腱,在显微镜下清创后,分别用10/0无损伤线吻合指神经及动、静脉,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吻合口,修整创缘闭合创面,酒精纱布湿敷伤口,适当固定。术后予精制破伤风抗毒素1500u皮下脱敏注射、抗感染,补钙及适当并抬高患肢等处理。三天后第一次换药,观察伤口渗出程度及有无缺血坏死情况,外敷特制的中药油纱 (详情见后)。
2.2 手指未节挤压性毁损伤处理 清创后固定指骨,修复肌腱,伤口适度缝合、止血,外敷上述特制消毒后中药油膏后简单包扎。术后处理同上。视伤口分泌物多少每1~3天换药不等,直至伤口干燥无渗出。有13例患者伤口出现瘀黑、功能障碍等。经施以同样中药熏蒸法+微波照射及静脉输入活血化瘀药,一般伤口在10至55天内逐渐愈合,个别可长达90天。
2.3 对伴有较大缺损的手外伤施行皮瓣移植手术处理 根据情况可选用推移皮瓣,游离植皮,转移皮瓣,人工皮瓣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指的长度,与以往单纯残端修正术等方法对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易致伤口充血肿胀,软组织机化,术后患指手功能恢复较差,自采用中药熏蒸法治疗后,术后功能恢复较以往常规换药方法效果明显改善。
3.1 外敷 药物组成 紫草20g、黄柏15g、生大黄15g、侧柏叶15g,经提取与凡士林、生油制膏浸附于纱块。方法:将油纱外敷于损伤部位,加外固定,1~3天换药1次。作用:消肿止痛,活血生肌,解痉并促进微循环。一般约15天拆线,用下述药物加热熏蒸以促进损伤处消肿、愈合,缩短疗程。
3.2 外洗 用于前期 (2~4周)。药物组成:五加皮、海桐皮、鸡血藤、透骨草、桑寄生、川断各15g,钩藤、当归各12g,白及、艾叶、木瓜、羌活、泽兰各6g,桂枝、红花各5g,加水3000ml,煎30min取药汁。新伤加黄酒100mL,陈伤加米醋100mL。将中药装入双层纱布袋中,将口扎好,投入容器中加3000mL水,浸泡30~60min后,先以武火煎20~30min,再以文火煎10min。将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用其蒸气熏蒸患部,待温度降至50℃左右时可进行淋洗和浸泡,用毛巾蘸取药液敷洗患处或直接将患处浸浴于药液中[3]。洗后避风保暖,每次熏洗30min,早晚各1次。每剂药可反复使用3日。
用于中后期 (4周以后)。中药组成:桃仁30g,红花15g,大黄20g,黄柏 20g,伸筋草 30g,当归 20g,莪术30g,防风 15g,红藤 30g,秦艽 20g,威灵仙 12g,桂枝20g。方法:将上述药物用凉水浸泡约30min,然后煮沸15min,取汁趁热熏蒸患部,待水温降至适宜后再用以淋洗或浸洗。每日2~5次。一般每剂药在春、冬季可使用5天,秋夏季2~3天。
临床治愈:关节活动自如,肿胀消失,无压痛;显效: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肿胀减轻,稍压痛;有效:关节活动改善,肿胀减轻,轻压痛;无效: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4]。
我院手外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98例严重手外伤患者,其中包括术后皮肤坏死和术后皮肤坏死并发感染骨髓炎病例,全部采用中药熏洗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对外伤术后伤口进行中药薰洗,2次/周,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的总有效率分为91%、90%、86%、81%、72%。全部患者经最短4周,最长3个月的治疗,其中创面较小者经过中药外洗创面愈合;皮肤坏死面积较大者亦可促使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迅速,为二期游离植皮术创造条件。临床治愈72例 (73.5%),显效86例 (87.8%),有效94例 (95.9%),无效4例 (0.04%),经治疗总有效率96%。
熏洗法做为中医外治法一种,具有开泄腠理,运行气血、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等功效,此法与汽浴法配合,先熏后洗,对严重手外伤创口最为适宜[5-6]。中药熏洗治疗手外伤伴随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可充分发挥药物功效,药力通过皮肤渗透,直接吸收,能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和组织缺氧,加速机体新陈代谢[7-8]。中药熏洗治疗手外伤术后伤口尤其复杂难治性伤口的疗效是肯定的,是当前临床工作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前中药熏洗从分子、基因水平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采用严格设计观察的大样本少,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公认的中医辨证方法和标准,临床医生常根据自身的经验来选方用药,缺乏统一指标,故疗效评估欠缺量化标准及前瞻性研究,今后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1]汪宁华.郑庆虎.中药浸泡治疗手外伤术后水肿38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2):1191.
[2]任晓光,孙波.中药熏洗治疗手外伤5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5,13(8):28~29.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29,147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7-168.
[5]景元伟,王上跃.中医辨证论治配合功能锻练治疗膝关节炎[J].中医正骨,2010,22(1):52~54.
[6]吴东平.张燕.中药熏洗治疗软组织损伤8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5):30~31.
[7]田民.沈俊.中药煎剂湿敷治疗四肢感染创面[J].中国骨伤,2001,14(9):522.
[8]祝乾清等.中药湿敷治疗下肢广泛性皮肤撕脱伤 [J].中国骨伤,1997,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