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继涛
吉林省镇赉县医院,吉林 镇赉 137300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则是为外科手术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条件,外科学的需求是麻醉学发展的物质基础,麻醉学的发展促进了外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临床围麻醉期的安全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与手术和麻醉相关的任何因素或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直接影响麻醉的质量及患者的安全。麻醉本身的目的不是治疗疾病,并有可能对伤病员机体造成损害。因此,了解各种情况下的危险因素,分析意外事故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防范于未然,减少失误。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谈麻醉意外的原因及对策。
1.1 麻醉选择不当 麻醉时机选择不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纠正,心肌梗塞6个月内动大手术;严重休克的人用椎管内麻醉,有气道梗阻的病人不作气管插管等;药物选择不当:哮喘病人用箭毒等致组织释放药,高K+病人用司可林。
1.2 麻醉及手术操作不当 插管误入食道或一侧支气管硬膜外管置入蛛网膜下腔未发现;大量局麻醉注入血管;浅麻醉下眼心反射、胆心反射等;空气栓塞,骨科手术中的脂肪栓塞、肺栓塞[1]。
1.3 麻醉管理不当 麻醉药、肌松药用后通气不足,气管导管扭折,分泌物堵塞或接头脱落,舌后坠,呕吐物未及时管理;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或辅助用药导致呼吸抑制未及时处理;大出血病人未及时补充血容量,或心功能障碍病人输液过多、过快致心衰、肺水肿;钠石灰失效致CO2潴留;术后拔管过早或肌松药未完全消失、再箭毒化致呼吸抑制、通气不足;病人并存疾病如心衰、冠心病、嗜铬细胞瘤未发现致处理失误;严重输血、输液反应处理不及时;在缺O2、CO2蓄积基础上引起的神经反射致呼吸循环紊乱;全麻因改变体位致循环功能紊乱或气管插管脱出[2]。
1.4 麻醉中的各种失误 药物过量;给药错误;麻醉机气源接错;注入异型血或污染血;使用不熟悉的药物或麻醉方法;无必要的设备、监测、抢救设备而强行实施麻醉。
1.5 无法预计的原因 恶性高热,药物过敏反应,心血管意外。
2.1 局麻药毒性反应 停止应用局麻药,面罩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以保证氧供。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如安定、咪唑安定等,甚或硫喷妥钠及肌肉松弛药以控制惊厥。应用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等支持循环功能[3]。
2.2 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 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快速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等维持血压、心率和心律的稳定。
2.3 脊麻后头痛 去枕平卧,对症治疗,口服止痛药或静脉输注0.45%低渗盐水1L/d,鼓励病人多饮水或含咖啡因成份的饮料。静脉用苯甲酸钠咖啡因250~500mg,严重者可用硬膜外腔填塞法[4]。
2.4 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 尽早行硬膜外腔穿刺抽出血液,必要时行椎板切开血肿清除。
2.5 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 如发热则需降温,头痛用止痛药等,局部脓肿则需引流。神经、脊髓损伤,退出穿刺针等,避免进一步损伤。辅助应用神经营养药,进行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5]。
2.6 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呼吸暂停者,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上呼吸道梗阻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如无效则应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6],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应用,呼吸支持。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导管过深,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吸出胃内气体[7]。
3.1 规范麻醉技术操作,加强麻醉期间管理 配备必备的监护仪器,应基本包括血压、SPO2、ECG、气道压力监测等。监护仪可以使麻醉医生集中精力处理病人生理变化,更快积累经验。杜绝低血容量、低血压、通气不足、缺氧、气道梗阻、用药过量和错用,返流误吸,仪器失灵,设备故障以及操作失误的现象发生[8],确保病人安全度过手术关。
3.2 做好应急准备,防患于未然 如行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等必须要备好麻醉机和急救物品[9]。估计危重病人手术中可能出现心脏问题时必须备好除颤器、心脏临时起博器,及其它相应药品、物品[10]。对胆道手术病人为防止胆心反射的意外发生,必须常规用注射器抽好阿托品、麻黄素备用。
[1]曾金祥.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原则[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3):196
[2]王哲.浅谈麻醉意外的原因及预防 [J]医学信息 (上旬刊),2010,12:1462
[3]刘文沁.浅谈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常见原因[J]实用医技杂志,,2007,6:614
[4]王丽杰.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与预防 [J]中国医药指南,2008,15:270
[5]张桓,张晗,刘延冰.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降低麻醉风险[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3:1627-1628
[6]顾亚军,郭琪.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与预防[J]中国医药导报,2009,17:162-165
[7]孟宪福.预见性措施可有效预防麻醉意外[J]基层医学论坛,2010,32:1043-1044
[8]步国华,卢宜民.赵伟新,麻醉意外的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302
[9]郭辰阳.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与预防研究 [J]中外妇儿健康2011,7:230
[10]王洁.麻醉期麻醉意外原因及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