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涓,张雪竹,韩景献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血管性痴呆(Va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发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疾病(CVD)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1]。以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精神减退和消失为主要表现,认知功能缺损和行为异常将导致病人的职业及社会生活功能下降或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尚未找到VaD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药发挥了一定的优势。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现就近年来VaD治疗领域的针灸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近年来,诸多医家根据其对VaD的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创立了各具特色的针刺验方。曹金梅等[2]认为肾虚髓空为致病之本,痰瘀痹阻为致病之标,创立“醒脑化痰”针法(四神聪、印堂、水沟、中脘),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哈伯因。孟学峰等[3]采用“调督醒神”法针刺(百会、强间、脑户等)治疗VaD 30例,总有效率为93.33%。陈峻琦等[4]以“通督调神”疗法(百会、水沟及神门)治疗VaD,发现“通督调神”疗法使VaD患者主要症状有明显好转,MMSE总分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于涛等[5]从三焦气化失司导致痴呆角度出发,采用韩景献教授创立的“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治疗轻中度VaD,经治疗发现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以及中医证候均有明显改善,且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喜得镇)。张瑞等[6]采用补肾健脑针法(百会、神庭、大钟)对照都可喜,治疗8周后,发现补肾健脑针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及神经功能缺损,临床总有效率为83.3%。
《针灸大成》载:“呆痴忘事……可刺手少阴井少冲。”井穴是十二经脉气血循行最初之处,是每条经脉气血的源泉。具通经接气、开窍启闭之功。孙善斌等[7]将54例VaD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取相关井穴、颞三针、中冲、神庭等)及药物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3周,针灸组MMSE、ADL评分明显改善,且优于药物组。有研究表明[8]针刺井穴疗法可促进Va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腑。”手足三阳经上循于头面,头与脏腑经络密切联系,头为清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气血的主宰。针刺头部可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全身脏腑气血。刘智斌等[9]将120例V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头部发际区排针法与对照组口服都可喜,治疗10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81.67%。熊飞等[10]采用头针(取双顶颞前斜线、双顶颞后斜线)治疗VaD,发现头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MMSE、ADL评分。传统的针灸理论认为针刺必至得气才有效。牛文民等[11]治疗VaD,针刺神庭、四神聪、百会及双侧的头临泣等穴,无须有得气感,静留针6 h。对照组仅予都可喜,两组比较结果表明,头针久留针法的疗效优于口服都可喜。
陈振虎等[12]将46例Va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四神聪、本神(双)、百会、风池(双))和西药组(尼莫同),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电针组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王惠明[13]以尼达尔、喜得镇为对照药物,观察电针治疗VaD的有效性,采用ADL、MMSE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表明电针可明显提高Va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总体认知功能。
眼针是著名医家彭静山在临床中总结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结合眼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及后天八卦,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王恩龙[14]采用眼针和西药对VaD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疗效。眼针组取双侧肝区、肾区,对照组口服脑复康,治疗3个月。观察发现眼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眼针组有效率为42.5%,对照组有效率为35%。
从现代医学解剖角度来看,嗅三针均邻近鼻部,其刺激区域通过血管、神经途径和嗅觉系统有密切联系。而刺激嗅觉系统能够改善VaD患者的认知能力[15]。基于此,刘智斌等[16]观察嗅三针治疗VaD的临床疗效。将60例V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用嗅三针(从迎香穴向内上方透刺至上迎香穴,从两阳白穴连线中点透刺印堂穴至鼻根部),并施以电针(疏密波);药物组口服都可喜,治疗10周。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药物组,治疗组认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均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舌为心之苗,心主神,与脑密切相关,故刺舌可调心调神,进而可调整脑的功能。此外舌通过经络、经别、经筋与脏腑相联系,刺舌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脑神又与脏腑休戚相关。李滋平[17]采用舌针(心穴、脾穴、肾穴)结合都可喜治疗VaD;对照组仅给予都可喜,治疗10周。治疗组治疗后HDS、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73.68%),提示舌针结合都可喜可改善VaD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
唐强等[18]针刺四神聪、本神、人中等穴,并结合艾灸百会、足三里治疗VaD 22例,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3.64%。表明针灸结合有明显的改善VaD患者的认知能力之功效。管叶明等[19]将68例轻、中度VaD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口服欣络舒;针灸组在口服欣络舒同时针刺百会、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艾灸神阙。治疗12周。治疗后针灸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针灸并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杨玫英[20]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46例VaD,总有效率为82.51%。郑万利等[21]依从“浊毒损伤脑络”的病机理论,以化痰开窍为法,针刺(人中、内关、三阴交、百会等穴)配合黄连温胆汤,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以MMSE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王强等[22]以补肾醒脑汤口服配合通督醒脑针法(人中、百会、四神聪等)治疗VaD。观察结果显示经针药结合治疗后患者的认知障碍明显改善。
王海燕等[23]将64例V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主穴:百会、四神聪、内关,配穴:肾俞、太溪、足三里等)结合康复训练。结果发现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大大提高患者的MMSE和ADL积分,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林树芬等[24]选取生物全息穴之心肾穴、头穴予穴位注射神经络素,同时配合体穴针刺治疗VaD,并设对照组予静滴脑复康,治疗1个月。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51.4%。边晓东等[25]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穴位敷治疗轻中度Va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ADL积分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张爱君[26]以针刺五神穴(神庭、本神(双)、神门(双))结合高压氧治疗 VaD 42例,显效 30例,显效率为71.4%.
主要有头穴电针与普通针刺对比、穴位之间比较、特殊配穴与常规体穴对比等。李季等[27]将85例中风后智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头电针(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额中线、顶中线,前两穴取瘫痪对侧穴位),对照组采用体针(风池、内关、神门等)治疗。治疗组治愈率为68.75%,对照组治愈率为51.35%,头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后智能障碍的恢复确有显著疗效,且明显优于普通体针疗法。梅成等[28]将80例Va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头穴透刺组(上星透神庭、神庭透印堂、头临泣透阳白等)和常规针刺组(神庭、百会、人中、内关等),结果电针头穴透刺疗法组在改善HDS、MMSE、ADL、FAQ积分方面同常规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能够很好的改善VD患者的认知障碍。张宏等[29]选取百会、强间、脑户3穴组合应用为主,对照组选百会穴为主分别治疗VaD 50例,治疗1个月,以HDS评分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发现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其结论表明针刺疗法具有穴位的特异性。赖新生等[30]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治以常规穴位针刺,在A组基础上B组加用百会,C组加用水沟,D组加用神门,E组加用百会、水沟和神门3穴。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运用HDS、ADL、FAQ等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发现百会、神门、水沟在改善VaD患者临床症状和智能方面各有其相对特异性,3穴合用疗效最佳。李彬等[31]通过与针刺常规体穴组对比发现,针刺四神聪、肝俞、肾俞、神门能大大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体穴组。李佩芳等[32]以“刺督调神”法(百会、风府、哑门、神庭等)治疗VaD患者43例,并用传统针刺(百会、肩髃、曲池、外关等)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ADL积分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刺督调神”法疗效优于传统针刺。
综上所述,无论体针、头针、眼针或舌针,每种针刺方法各有所长,且均优于对照西药组,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治疗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大多数RCT临床研究其样本含量较小、且大多仅限于近期疗效(3个月内)的观察和评定,长期随访的资料尚未可知,对针刺治疗VaD的疗效维持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展;②对VaD研究,多以评定认知能力的量表为其疗效评价标准,较少关注VaD患者生存质量改善(QALY);③对VaD证候学的观察资料较少,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研究也证实证候与认知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改善患者的证候,其认知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因此广泛大样本地观察和收集VaD的证候资料,对VaD证候的进一步补充和规范化及对临床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④VaD患者除智能障碍外,同时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神经症状、肢体功能及语言障碍等,针灸对于这些并发症的研究资料尚不足,仍有待研究;⑤虽然针刺治疗方法纷呈,针刺穴方繁多,但横向可比性不强,需进一步统一;⑥多数研究仅停留于疗效评价层面,如能从神经生理病理、神经免疫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刺的作用机理,将为针灸临床研究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
[1]李涛,田桂杰,韩景献.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3):333-336
[2]曹金梅,毕巧莲,赵京伟.醒脑化痰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07,27(9):29-30
[3]孟学峰,范晔,薛连峰.调督醒神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4):46-47
[4]陈峻琦,洪若熙,陈曦,等.“通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00-301
[5]于涛,石江伟,韩景献.针刺治疗轻中度血管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78-980
[6]张瑞,王玉琳,孙申田.补肾健脑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3-14
[7]孙善斌,杨骏,张闻东.辨经刺井法及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07-209
[8]周婷,杨骏.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08,15(3):123-125
[9]刘智斌,牛文民.头部发际区排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6):412-413
[10]熊飞,刘翼程.头针治疗脑梗死所致痴呆患者前后颅脑MRI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1-2
[11]牛文民,刘海洋.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0):4-5
[12]陈振虎,赖新生,江钢辉.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23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6,37(1):46-47
[13]王惠明.电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7,23(3):218-220
[14]王恩龙.眼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55
[15]牛文民.嗅三针刺激嗅觉结合头穴埋针治疗老年性痴呆300例[J].美国中华医药杂志,2000,6(3):33-34
[16]刘智斌,牛文民,杨晓航,等.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08,33(2):131-134
[17]李滋平.舌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7):29-30
[18]唐强,张立雅,朱肖菊,等.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22例[J].陕西中医,2005,26(4):360
[19]管叶明,唐巍,汪青松.针灸治疗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9,30(4):452-453
[20]杨玫英.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J].陕西中医,2007,28(2):203-204
[21]郑万利,刘淑霞.黄连温胆汤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60例[J].陕西中医,2006,27(2):175-176
[22]王强,胡莹,仲秀艳,等.补肾通督醒脑法治疗血管性痴呆25例[J].河南中医,2008,28(4):38-39
[23]王海燕,张莉梅,曹媛,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7):11-12
[24]林树芬,康西忠,刘丽.生物全息穴注射神经络素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7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67
[25]边晓东,罗开涛,李蕴文,等.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血管性痴呆30 例[J].江西中医药,2009,40(9):61-62
[26]张爱君.五神针高压氧并用治疗血管性痴呆4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101
[27]李季,胡玲香,李应昆,等.头电针对中风后智能障碍康复作用的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5,31(5):342-343
[28]梅成,苏云海,周振坤.头部电针透刺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量表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6):72
[29]张宏,邹玉红,郭文乾.针刺督脉三穴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08,26(1):116-117
[30]赖新生,黄泳.百会、水沟、神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8):559-563
[31]李彬,杨丽娟.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2006,25(6):365
[32]李佩芳,於先贵,王涛.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