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 萍 张振中 蒋加明
(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262200)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皮肤紫癜、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近几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诊断依据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中紫癜性肾炎出血性皮疹和肾损害的主要诊断依据[1],排除肾功能异常者。全部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9.5~63岁,平均35.7岁;病程最短11天,最长180天。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1~64岁,平均34.6岁;病程最短12天,最长160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口服扑尔敏、藻酸双酯钠、复方芦丁、肌苷、强的松,静滴复方丹参+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知母6~12g,黄柏6~9g,黄芪12~30g,生地黄15~30g,山药10~15g,山茱萸6~12g,茯苓6~10g,泽泻6~9g,牡丹皮6~10g,桃仁6~12g,红花6~10g,蝉蜕6~12g,紫草9~15g,枸杞子6~15g,旱莲草10~30g。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30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后(静滴药物不超过30天)统计疗效。每周化验血常规、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
疗效标准:完全缓解:症状消失,血压正常,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均正常,24h尿蛋白定量<0.15g。显效:症状消失,血压、肾功能正常,化验尿红细胞或尿蛋白有一项转阴性,另一项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症状消失,血压、肾功能正常,尿红细胞和尿蛋白未转阴性,但有一项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完全缓解31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30例中完全缓解12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
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讨论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特征性出血样皮疹和肾损害,病程长、复发率高,治疗彻底较困难。诸多医家多以热壅迫血妄行为主要病机,治疗多以凉血止血为主。但经多年临床观察,该法对清除紫癜、肉眼血尿确有效果,但对于消除蛋白尿、尿潜血及远期疗效(少复发)则效果不是很好。笔者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多为风热入营、热伤血络、热毒内灼、伤津耗气致气阴两伤;脾虚气亏,脾不统血;阴津不足,阴虚火旺,灼伤脉络所致。故治疗宜滋阴补气为主。疾病发展过程中,人体防御能力,即正气的强弱是决定性因素。《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明确指出了人体正气强弱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滋阴益气补肾、固护正气是彻底治疗紫癜性肾炎并减少复发的最有效方法,这也经以上治疗验证。方中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黄芪、茯苓、泽泻、牡丹皮为六味地黄汤加味,滋阴益气补肾,消除尿蛋白、尿潜血;知母、黄柏、紫草、旱莲草滋阴泻火、凉血止血,消除血尿、紫癜;蝉蜕疏风散邪,可抗过敏;另外,各种原因所致出血,血液一经溢出,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多数学者认为血瘀贯彻紫癜性肾炎全过程,这也是紫癜性肾炎难痊愈的原因。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沉积在肾小球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补体、血小板及肾脏的微血栓等,均相当于中医“瘀血”,在血液中存在的循环免疫复合物、补体、增高的血脂及活化的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等,形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可看做瘀血的一种无形表现[2]。故方中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肾损害。诸药合用,达到标本兼治,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
[1]叶任高,沈清瑞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
[2]沈庆法 .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