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涛 王红艳
山东万杰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213
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王申涛 王红艳
山东万杰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213
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性学科,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关于疾病的学科。因此,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难掌握、难理解、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现象。针对于此,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病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病理学又分为人体病理学、基础病理学、临床诊断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实验病理学等等分支,研究的对象不同,手段也不同。因学时和教学条件有限,在教学工作中,首先侧重于基础病理学讲授和认知,掌握基本理论,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普遍存在难掌握、难理解、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现象。针对此现状,本教研室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考得过,用得上。
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传递人类文化、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主渠道[1]。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本学科的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学科高度分化、高度集中、高度综合。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现状必须突破常规,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更新。
1.1 教学观念的更新 经过几十年的教学改革和探索,由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已经过渡为启发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目前正逐步过渡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1.2 整合性教学改革 创建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临床医生,而不是培养病理医师或病例教师[2]。因此,在病理学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务实性和服务性,充分发挥其桥梁性作用。其主要内容是:修订和更新总论和各论内容,并引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侧重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正常与异常的联系、形态与机能的联系,与病理生理学、临床内外妇儿等学科进行内容上的整合。让病理学真正成为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让学生在后续学科的学习中省时省力。
1.3 教材选择改革 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适合本校学生的,才是最成功的。多选用一些有彩页、有光盘、有配套练习题的教材。内容也应该浅显易懂,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2.1 注意教学民主,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是引发兴趣的直接动力。学生经常把自己在某方面受到教师的鼓励视为一种成功,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因此,在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素,并及时提出表扬和肯定。
2.2 精心设计问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时,要提得巧、问得妙,问题难易适当,达到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效果。
2.3 典型病例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以后工作中要“用的上”。通过典型病例和情景式教学把学生引入到“医生”的角色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已学知识充分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在病理学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加大教学密度,利用模拟各种疾病的变化过程或者一些疾病的典型病变形态变化,可以使学生从动态直观中得出结论,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记忆效果。
3.1 病理学在考试方法上要逐步实行考教分离。学习病理学的各专业学生使用不同的试卷,该试卷的难易程度要与本专业学生素质与水平相当。病理学教研室不担任本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命题。考教分离的考试方法,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激励了教师敬业爱岗、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热情和竞争意识。
3.2 积极探索多种考试模式,打破以往一张卷决定最终成绩的模式,逐步把实验课考核建立完善,加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期末成绩由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共同组成。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病理学作为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研究疾病的学科,就应该充分发挥其桥梁性作用,为临床医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的改革是任重而道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既有一般教学规律和形式的探索,又不限于一法,在寻求共性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授课风格,发挥个人特长。在努力充实自己的同时,争取将知识最大限度的传授给学生。
[1]曲德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病理解剖学的教学尝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3):525.
[2]赵永年.明确目标、强化基础——关于病理学教学的几个问题[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3,8(2):40~41.
R36
A
1007-8517(2012)11-0058-01
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