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红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应用清肝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体会
崔淑红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肝硬化腹水;清肝散;治疗
肝硬化中医称“积聚”症,肝硬化腹水为“膨胀”的范畴,肝硬化成因非常复杂,多由各种慢性肝病延续发展而来。多虚实并存,本虚而标实,肝脾肾三脏不足为本虚,气血水互结为标实。停水为标,血瘀为本。主病在肝。在治疗上,万变不离其宗,以养肝血,化肝瘀,行肝气,解肝郁,祛痰湿,通经络为治疗大法。不论病情发展到何种阶段,都应针对“瘀”来治本、或兼治各种标证。
肝硬化中焦病变为多,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内伤等。致使肝脾受伤、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积而成“积聚”。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病初在肝,传脾而重,传肾更重。瘀血郁肝是病原,气虚脾弱是病体。当肝硬化出现腹水时,是病入晚期的表现,是脏腑大虚之后果。病初在肝,病久入络。治疗应重于脾肾,再以肝脾肾三储论治。而用药“一病必有一方,一方必有一主要”,这是徐灵胎氏的临床心得,也是医家不传之秘。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精当,重在理法方药之兼备。
1.1 清肝散瘀,软坚消癥 用桃仁、羚羊角、土虫、全虫、赤芍、三棱、蜈蚣等为软缩症瘕痞块的有效药物。
1.2 扶正固本 用生黄芪、人参须。生黄芪性温,对于肝弱不升的病情最为适合;人参须补气健脾而通络脉,与生黄芪同用更加强其补气消食作用,二药合用大补肝经之气。
1.3 行气解郁 郁结是肝病发展的枢纽。调和气血在肝硬化各期治疗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药用香附、川芎、柴胡、白芍等。
1.4 利水除胀 消除腹水是减轻胀满、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对肝硬化高度腹水者,审其人形体尚实,体质尚健康者,可选甘遂10g、大戟10g、海藻20g等以峻逐水邪,通利二便,水下即停。
自拟清肝散,方解:桃仁、羚羊角、土虫清肝散瘀;海藻、山栀、地龙、全虫、蜈蚣、山甲、三七、赤芍软坚消癥,通经活络;佐山药、人参须、生黄芪、内金、白芍、牡蛎、当归健脾益肾,养肝生新;用香附、川芎、川军解郁通行十二经脉,攻效清肝散瘀,软坚消癥,解郁固本。为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剂。以上诸药共细末备用。
石某,40岁,2011年6月23日初诊。腹胀9个月,2010年曾诊断为肝硬化,确诊为肝硬化晚期。
上级医院同位素诊断报告:肝位置正常,外形缩小,边缘欠整齐,失常态,肝内放射性分布欠均匀,左叶稍大,脾区可见大量放射性浓聚,此为肝弥漫性病变。
超声波检查:肝上界在4肋间,肝区波型较微小,复波迟钝,脾厚7cm,下界不清,侧卧位,腹水量大。肝功:谷丙转氨酶115U,谷草转氨酶127U。
在某医院6月9日化验单,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0×1012/L,白细胞3.9×109/L。腹水化验:未发现癌细胞,血沉:第1小时32mm,第2小时63mm。
6月23日一诊:面色晦暗微黄,巩膜已黄染,腹部高度膨隆,腹皮绷紧,腹壁脉络显露,脐突起,肌肤干燥,形体消瘦,肋下胀满,少食胀满难忍,口干苦,大便秘,3~4日一行,小便短少,舌少津,苔白腻,脉弦数,肝肋下1cm,脾肋下4cm,高度腹水,下肢不肿,肝郁日久,疏池失司,气血瘀滞,水道不通,水与热互结于阳明,阳明腑实,则腹部膨隆,胀满难忍。病热很急,用一般攻阳明经药物不能胜任。法宜急则治标,用大剂攻下泄热遂水药物。用二丑30g、茯苓20g、川军10g、白术15g、榔片15g、炙甘遂2g、炙大戟2g、海藻20g、木香5g。
6月27日二诊:上方服2剂,每日1剂,每日早服清肝散6克,服至痊愈。早服之意,在《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 “春三月,此胃发陈”,清晨阳气升发推陈出新,用以散瘀清肝,以助肝经升发之力。一年春为肝木,一日晨为肝木。所以此时用行散之药。服用上药后,小便量稍增,腹部见松。药虽中病但药力不足,再以上方增其药量。二丑30g、茯苓30g、川军10g、白术15g、榔片20g、炙甘遂5g、炙大戟5g、海藻20g、木香5g。
6月30日至7月3日:上方又服6剂,现胀满略减,稍能进食,但下午低热,有郁热外露之象。以前方加茵陈30g、胆草20g,清热利湿。
7月10日上方6剂,腹膨大消,脉沉弦,再拟行气逐水,佐以扶正之剂。方用茵陈30g、胆草2g、二丑30g、茯苓30g、川军10g、白术20g、榔片20g、炙甘遂10g、炙大戟5g、海藻20g、木香5g、党参30g、生芪30g。
7月16日上方加减服6剂,现已不觉胀了,日进食增加,大便正常,下午体温36.5~38.0℃,自觉乏力,脉数,邪气已去七八,已显正虚,气虚发热。应以补脾土。此时中午服补中益气丸2丸,续用山药30g、党参30g、生芪30g、二丑30g、茯苓20g、川军10g、白术30g、榔片20g、炙甘遂10g、炙大戟5g、海藻20g、木香5g。
7月22日前方加减再服12剂,现仅少量腹水,治疗本病屡行攻伐水湿,本易伤阴,故以攻补兼施,清热滋阴逐水之品。方用山药20g、茯苓20g、川军10g、白术20g、海棠20g、木香5g、知母20g、炙鳖甲20g。晚睡前加服六味地黄丸2丸。
8月2日服上方3剂,下午体温降至37.3℃,腹水全消,小便量 2000ml,大便日1次,手心热,脾肋下4cm,脉弦数,舌尖红,苔白。再以上方加减服6剂,午服补中益气丸2丸,睡前服六味地黄丸2丸。
8月5日前药尽剂,体温正常,腹水全消,精神初振,身体见胖,脉沉滑。脾肋下3cm。本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原则,停服峻剂,续服两周清肝散、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再以浆粥自养,以利于巩固病情及身体康复。
现随访病人工作一年,病情稳定。
本例为肝硬化腹水晚期。症为血瘀,水膨。当时属病重至极,有急转直下之势。据其肿胀俱急,口干便秘等体征。未出现便血,认定尚在可攻之时。应以急则治标,标本兼顾的原则。所以在峻下腹水的同时加服清肝散。也就是治本散瘀,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攻其腹水非用峻烈之品,猛攻其邪,是不能奏效的,因此选用炙大戟、炙甘遂、二丑、川军等药,而治疗遵照阴阳五行生长规律,终于战胜其病邪。
R575.2
A
1007-8517(2012)22-0089-02
2012.09.13)